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播短消息因其时间短、文字少、要求高往往不易写好,犹如精致的钟表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如何在纷繁的新闻事件中准确把握采写广播短消息的标准,笔者认为,写好广播短消息,要深入了解广播短消息的结构、做好采访、精心谋篇。  相似文献   

2.
如果说现场直播、连续(系列)报道等是广播宣传的重武器,那么,短消息就是广播的轻武器、常规手段和主打样式。短消息以其篇幅短小、简洁明快、易懂好记等特点,深受听众欢迎。短消息作为最能体现广播优势的手段之一,为各家电台所重视。  相似文献   

3.
时下,当你打开收音机,一条接一条的消息接踵而至,其中大部分信息过耳即忘,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报道可谓凤毛鳞角。特别是在每年的好稿评选时,这种感觉更为明显。与专稿、连续报道、系列报道相比而言,短消息显得薄弱。对此,有的同行习惯认为,广播的优势是快,报纸的优势才是  相似文献   

4.
5.
消息为什么要短?为了适应读者的需要。众所周知,大多数读者工作十分紧张,每天能抽出来读报的时间很少,但他们又希望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更多的国内外大事和各种信息,因此大多数读者要求消息短,简明扼要。另外,消息短了,可以多登一些别的文章,多传递一些信息。 短消息是读者的期盼,是时代的呼唤。消息只有写得短,才能写得快,只有快,才能保持新闻的时效性和新鲜感;也只有短下来,才能使报纸版面活起来,令读者赏心悦目。 短消息有如此多的优势,为什么消息短不下来呢?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观念问题。在过去,“重要消息…  相似文献   

6.
苏小明 《东南传播》2014,(7):168-169
短消息是广播新闻节目的最主要表达方式。本文通过泉州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频率的具体实践案例,分析了优质广播短消息的关键要素和创作技巧,阐述其创优"支点",是"力"与"美"的展现。  相似文献   

7.
马蕾  李翠平 《青年记者》2012,(24):60-61
时下,广播短消息已经成为各级电台新闻节目中使用最广泛、使用频率最高的新闻体裁。广播短消息的篇幅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中国广播电视奖评奖细则规定广播短消息的长度在1分30秒之内。为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事"说清楚,广播短消息一般要求一篇稿说一件事,主题要集中,重点要突  相似文献   

8.
短,是新闻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胡乔木同志1946年提出“短些,再短些”,这一号召时,要求新闻五分之四是五百字左右的,目前各家报纸也一直大力提倡写短新闻,那么,怎样才能将新闻写短,写好呢?笔认为,采写一篇好的短消息,当然在认识事物,提炼主题,取舍,结构谋篇等方面都是很有考究的,但语言的运用更是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环,本便从这方面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9.
简短是消息的特征之一。我国古来就有“文以辨洁为能,不以繁褥为巧”的说法。国外的新闻界也认为,新手写一篇消息要用五六十字,而行家却只要20到25字就够了。可见,把消息写短了才是真本事。然而,现在有些通讯员写消息动辄上千字,有的甚至长达几千字,拖泥带水,不知所云。为什么短不下来,据我分析,大概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在思想认识上有误区,认为稿子长才有份量,才能显示出其中的价值,而且写长点编辑删才有余地;一方面是写作不得法,没有掌握技巧,无论新闻事件大小、新闻价值轻重,都喜欢把消息写得有头有尾,有导语…  相似文献   

10.
孙春兰 《新闻前哨》2001,(12):20-21
广播语言的形象化,就是将广播新闻事实中的那些听众看不到、摸不到的景象、事件和事理,运用鲜明、逼真、具体和生动的语言,通过广播展现在听众面前,使他们身临其境,如见其人,获得真切的感受和深刻的理解。也就是说广播形象化的语言反映的是具体新闻事实的形象、形态。 广播语言应该形象化,这是广播的特点和听众听觉规律决定的,也是广播新闻稿件写作的重要特点。 广播语言的形象化与文学艺术创作中语言的形象化是有区别的。文学艺术创作中的语言形象化,即饱蘸浓墨的描绘和精雕细琢的刻划。广播语言的形象化则不同,它受广播传播特点…  相似文献   

11.
由于广播是听的而不是看的,一瞬即逝、不留痕迹,不便反复研读。因此,广播新闻的写作有着自身的特点。迅速及时广播比报刊、通讯社特别优越的是随时都可以把新闻传播给听众。广播新闻应该尽量避免那些时间概念模糊的“最近”、“前不久”、“连日来”等词句,而要求写明具体时间,“今天上午”、“七月×日下午”,甚至几点几分。例如在国庆节前天晚上,在浙江侨乡青田县的城西小学,举行灯会游行,当记者在街上观看到丰富多彩的美丽彩灯时,立即赶写出一条新闻。当时正值晚上8时,县广播站还在播音,这条“城西小学举行灯会游行”的消息及时地播了出去以后,听众纷纷上街观灯,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新鲜形象由于听广播没有充分的时间思考,所以一般理论  相似文献   

12.
笔者曾在2004年第6期《中国广播》刊发文章《信息时代的短消息创优》。本文再论及这个问题。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信息时代的需求量,使短消息在媒体尤其是广播中的地位更加重要。以短消息为主体而构成的新闻节目大容量、快时效,成为当今广播生存发展的根本。获得2003年度中国广播奖一等奖的3篇稿件《美英军队开始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三峡发电啦!》、《北  相似文献   

13.
当今我们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一个新闻事件,由数十家、上百家媒体同时在第一时间发布消息已不是什么稀罕事。在这种信息满天飞的情况下,广播新闻消息,尤其是短消息如何创优?如何在信息的海洋中抓取、彰显那些优质、特色、独家的新闻信息?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个高难度动作。全国性、行业性  相似文献   

14.
邓河春 《新闻界》2000,(6):42-42
广播新闻稿该短还是该长 ?对于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见解。   主长者认为短稿没有分量、没有深度,只能写点动态,不符合当前实际和时代要求。   主短者认为长稿长篇大论,听来厌烦,广播稿本来就是以动态新闻、短新闻为主。   应该说,以上两种认识,都失之偏颇。   关于广播稿的短长问题,不能就事论事,而应从广播在时代中的地位、作用、影响、特点来研究这个问题,从而得出恰如其分的结论。   在现代化传播媒介中,广播、电视、报纸、通讯社、新闻性刊物:应该说,各有短长、各有优势、相互配合,共有共荣,不…  相似文献   

15.
广播稿作为一种新闻稿,同报纸、通讯社发的新闻稿在写作上有若干相同之处,但是广播稿写出来不是直接给人看的,而是给人听的,因此在写作上就与报纸通讯社发表的新闻稿又有若干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传媒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广播电视台是新闻传播的重要平台,对新闻稿件的要求应更加严格,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广播电视台记者需要尽快提高采访和写作技能,与广播电视台合作播出高质量的新闻,充分发挥出自身在媒体行业中的优势。但是,在实际的采写过程中,电视记者仍然会遇到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他们需要重视这些问题,提高自身的技能。本文首先分析了新时期新闻采写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然后总结了新时期广播电视记者的采访和写作技巧,希望对记者的采访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何可一 《视听界》2002,(3):36-36
在江苏电视台新闻中心报送总台的2001年度好新闻推荐目录上,笔者看到被推荐的共有40条长消息、4条短消息。而在每天日常播出的各档新闻中,长消息和短消息的条数比例大概是1:3。10:1和1:3,这两组数字的巨大差距充分说明从质的角度来看,真正出彩的短消息可谓是少之又少。  相似文献   

18.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是我国惟一一家向国外进行广播的国家级电台。每天使用38种外语和汉语普通话及四种方言,对世界五大洲广播。作为一种传播媒体,国际台和其他新闻媒体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是宣传对象不同。国际台的受众对象主要是外国人、海外华人、华侨,分属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国内听众比起来,有很突出的内宣和外宣之别。其次是宣传手段不同。对外广播现在主要还是依靠短波跨国界长距离传送,要求必须富有短波广播的特点。国际台的特殊性决定了对外广播新闻稿的写作,无论形式还是内容,和通讯稿、报纸稿、对内广播稿都有显著的不同…  相似文献   

19.
我在采写新闻稿件时总以为没人看得起短消息。因此写作时就宁长勿短。2001年插秧时节.我在姜堰市华港镇采访中发现,一些田头呈现由一派忙碌景象:农民们正在地里采摘各种蔬菜,一辆辆停在路边的大卡车和农用车正在等待装运。据了解,四五个小时后.这些新鲜蔬菜就可运到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大中城市.有的经过紧张加工销往台湾等地,像这样的“田头市场”仅半年时间的销售总额就可达3000万元。  相似文献   

20.
杨德才 《新闻界》2004,(2):78-78,73
广播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她曾经辉煌过。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日益发展的今天,广播多少显得有些没落。“弱势媒体”的称号不知什么时候被戴在了头上,连一些广播从业者自己都显得底气不足。广播正经受着“时不山人”的创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