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广播记者如何践行"走转改",创新报道形式和方法,做活、做优"三农"报道?笔者认为,一方面在内容上要符合中央不断出台的惠农政策,要有时代内涵;另一方面,记者在采访中要接地气、转作风,善于寻找"三农"之变;同时写作上要改文风,认真研究广播语言,用好农民语言,使听众愿意听、喜欢听。  相似文献   

2.
县级广播电视台处在基层,面对的受众绝大部分是农民。农民对节目的认可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影响该台的形象。而有关农业、农村、农民的报道,也因此成了县级广播电视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在各种传播方式中,没有哪种方式能比现场直播更令受众有身临其境、身在其中的、真实的感受。广播的现场直播具有传播及时、现场感强、双向交流等显著特点,同时也打破了对广播“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常规思维模式.树立了电台的形象和品牌,成为各级广播媒体采用越来越多的一种报道方式。运用好现场直播,充分发挥其优势.记者的现场报道成功与否是关键环节之一。笔者认为。做好现场直播,广播记者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罗成友 《今传媒》2006,(11X):55-56
农民、农业和农村,越来越受到中央的重视,“三农”问题的报道,也越来越引起广大读的关注。 记笔下的每一个字,都是记感情的真实流淌。作为搞新农村报道的记,首先得从感情上与“三农”融为一体,才有可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报道来。  相似文献   

5.
严志成 《传媒观察》2006,(10):58-59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同时也是新闻宣传报道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人类学视野中,人已无可争议地成为第一性而存在,而这也是我们讨论“三农”问题这一中国历史性议题的一个根本前提。在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背景下,关于“三农”问题的报道频频出现在各类媒体上。  相似文献   

6.
谈到"三农"报道,人们常常想到前些年一些记者热衷于每年报道春种、夏锄、秋收、冬闲的"四季歌"。现在,农村的形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的报道思想、报道内容、报道手段也都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段新勇 《青年记者》2009,(14):41-41
“三农”报道不容易写,更不容易写好。对一个记者来说,报道“三农”,必须经历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所谓“厚积”,可谓包罗万象,农林牧副渔、政经文教卫,都是软知识硬本钱,而在此之上的对“三农”的领悟、对“三农”的感情更是一个重要的积累。  相似文献   

8.
杨海清 《青年记者》2010,(14):60-60
《临沂日报》立足市情,始终把"三农"作为主要报道领域,不但在一二版要闻版上有较多篇幅的"三农"报道,并专门开辟《新农村》专刊。作为《新农村》专刊的编辑,笔者认为,做好新时期的"三农"报道,要做足以下三方面文章。  相似文献   

9.
对于“弱势媒体”的这一新说我是最近才接受的,其实作为一种现象它早已存在,只是它更形象地比喻了当今社会激烈的媒体竞争。眼下报纸电视甚至网络正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惟独广播显得冷冷清清,特别是县级广播更是门庭冷落。广播在六七十年代的辉煌场面已成为历史留在老广播人的心里,“广老三”的称号更是把广播定格为一种弱势媒体。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关键。因此,党中央明确提出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当前全党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的问题来加以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1.
潘文华 《新闻前哨》2007,(10):48-48
贴近现实,选取与现实直接对接的报道主题作为省级党报驻地方的记者,到底应该怎样去关注"三农"发展呢?在近年间的湖北改革发展的历史性进军中,仙桃解放思想,锐意革新,开拓进取,在全省率先完成了国企改革,加快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市域经济走在全省前列,成为多年来的一个"排头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主流媒体的城市电台,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为农民有效地服务,如何承担起重大的历史责任,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课题。答案应该是:作为城市电台,应该办好对农节目,为农民提供更多、更高有效地服务。  相似文献   

13.
杨涛 《视听纵横》2005,(5):109-109
广播电台记与报纸字记的最大区别在于广播记可以出自己的声音,这也是广播报道的一大优势。广播记出自己的声音,现场感强,有自己的声音魅力和个性特色,它比播音员播报更能体现报道的权威性、真实性、可听性,更具感染力。广播记必须善于用自己的口述和音响把听众带入现场。  相似文献   

14.
三农问题始终牵动着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心。因此,新闻工作者要站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高度,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三农题材当成新闻宣传报道的重中之重。然而各类媒体在争相报道三农工作的同时,收到的效果却不尽人意。其主要表现在大家的报道都千篇一律,没有新意;再有大部分报道缺乏真实性,难以得到认同。如何改变现状,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加以浅析。  相似文献   

15.
是央一号文件的出台,使“三农”问题成为人们更加关注的焦点问题。县(市)、广播电视台如何强化对三农问题的深层次宣传,以引导农民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速奔小康的步伐,是当前急需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17.
18.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村是经济、社会、化比较落后的地区。“三农”问题历来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随着社会的转型,原有的经济格局被打破,农产品市场放开,农民流动量增大,农村各类矛盾日益显现。及时反映“三农”问题,大力宣传党和政府的农村政策是我们新闻宣传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过去我们报道“三农”的新闻时总是局限于种、管、收的“四季歌”,不敢触及深层次的矛盾,报道内容陈旧,报道方式僵化,越来越不能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播发的新闻不难看出,突发新闻报道正在成为广播新闻报道的常态。新闻实践需要对突发新闻及突发新闻报道的研究,以便更好地驾驭突发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20.
岳明 《新闻世界》2013,(6):68-69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不仅关系着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去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又明确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这对三农宣传报道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方新闻联播作为权威性强、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地方主流媒体,在新时代下如何发挥主流媒体的政治优势,积极破解当前宣传报道中的难题,让农村百姓既能及时了解到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又能客观的反映“三农”发展的现状,做到节目好看、耐看,这需要在节gl策划、新闻采访等环节上不断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