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家书抵万金     
“家书抵万金”。这吟颂了几百年的诗句,我真正体会到其真谛却是在读大学时。在网络化、信息化,人与人交流快餐化的今天,每每回想起当时的感动,仍然激动不已,内心充满温暖与幸福。  相似文献   

2.
家书抵万金     
为了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或者说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我成为了"飘一族"。几年的飘动生活使我感受到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也许生活本身就是多姿多彩的,正是这样生命才会有意义。在为了所谓的幸福而追逐的几年里我虽然得到了很多,可是也失去的很多,然而有些时候却得不偿失。  相似文献   

3.
<正>在过去,交通不便,也没有发达的邮政系统,要把一封信送到收信人手中,往往需要很长时间。信,连接着写信人和收信人,或传递重要的信息,或寄托绵绵的思念,它在很多历史事件中都曾扮演重要的角色,也在家人或爱人间传达着彼此的牵挂。  相似文献   

4.
《留学生》2006,(5)
小时候背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心里不甚了了,不以为然。长大后步入社会,人变得越来越现实,社会也发展到"言而无信"的程度(只通电话,没有信件),于是越发不理解书信何以与黄金同价?去年启程去英国之前,一直安慰自己:不是第一次出国,英国以前也来过,我又深爱英国文化,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虽然学习艰苦,学习之余还要打工,但还是可以好好地享受留学生活。现代通讯  相似文献   

5.
万金家书     
  相似文献   

6.
万金家书     
考上中专以后,父母双双护驾,将我送到了学校。从此,我开始了异乡求学的生活。 第一次离家这么远,真的好想家。那时,唯一的办法就是将自己的思念贴上花花绿绿的邮票,让它载着我一起飞回故乡。每两周一封信几乎成了我固定不变的模式,我、总会收到如约而至的家书,一种和谐而安宁的默契很自然地将我与家拴在了一起。 每次开启同样的信封,心中总会有一种慰藉与归宿感,一如幼时投入母亲胸怀时的温暖,得到父亲赞赏时的欢娱。家书一般都是大哥执笔的。其实大哥待业在家,但总是以一种激励的口吻告诉我要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不要虚掷了时光。对于这一点,大哥有着深深的自责,自觉愧于教训我,却仍将希望寄予我这个现在家中唯一的读书人身上。“姊妹中,你是最小的,但我们相信,你是最棒的。”记得那时,读到这句话时,我有一种很优越的感觉,继而又被不安代替了。我想,自己若有负家人,那将会怎样呢?我不愿多想,也不敢多想了,只是不停地在内心激励自己,告诫自己:做最棒的,做最棒的。 有一回,收到了一特别长的家信,是三姐写的。平常  相似文献   

7.
万金家书     
小伟 《职业技术》2006,(7):30-30
爸爸:今天,是我走进清华大学的第一天。今晚,是我在新生宿舍楼将要度过的第一个夜晚。趁着同学们还没有来报到,我要在今晚把积压在心头多年的夙愿向您坦露。爸爸,在我们这个贫寒的家里,您是最苦最苦的一个。由于妈妈痴呆,在我和妹妹出生之后,您只得又当爹又当娘,里里外外全靠您  相似文献   

8.
9.
家学抵万金     
中国的文化形态多种多样。古往今来,“家书抵万金”,同样的,家学也可抵万金。家学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独特样式。 中国是一个重家学的国度。老百姓说,“官不过两代”,“富不过三代”,而对于书香世家,除极少数人轻蔑外,绝大多数人是敬重推崇的。尽管中国历史上许多杰出人物出于布衣,起于卒伍,成就了伟大事业,但是讲究书香传家的传统与艰苦奋斗的传统一样,几千年来生生不息,许多家学深厚者也的确成就斐然,超乎常人。  相似文献   

10.
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名字命名的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隆平高科”,于5月31日在深交所上网定价发行。这是我国证券市场首次以科学家名字命名的上市公司和股票。袁隆平可获姓名使用费580万元,并以资金投资占5%的股份。 据“隆平高科”董事长田际榕等介绍,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从事农业高科技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经营的农业高科技企业,已经通过国家科技部和中科院的“双高”认定。公司的优势在于作物的遗传育种技术,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其中袁隆平以379.16万元资金投入,折股250万股…  相似文献   

11.
《留学生》2007,(5)
老爸:你好!再跟你聊聊吧,能用中文,感觉就是不一样。我想说的是,你们二老用不着为我的生活担心了。我已经进入了预定轨道,知道自己接下来应该怎么做。我是为自已的目标、自己的前途、自已的未来而来英国学习的,这是我出来前对双亲的承诺。因此,我奉劝老妈别总牵挂着我,真的,我已经能够独立面对一切了,至少我能养活自己,并且活得很好。老爸你也是,我知道你是最相信我的,信任可以增强我的责任感和前进的动力。但有时候,你也会担心我吧?我正式告诉你,请别为我担心。你本身有很大的工作压力,又有那么多琐碎的事,活得够累了。你一想到它们心里就不舒服,对吧?我能感受到,因为现在的我,有时也会被一些让人头痛的事纠缠着。至于是什么事,我不会告诉你们。你们为我操心这么多年,我也该学着承受一切了。这种经历对我来说是必要的。以前,你、妈妈、我,这好比是一个世界,你要一个人支撑。现在,我自己又是另一个世界,我要独立支撑。相对你,我的压力又算得了什么?这种磨练对我来说,真的非常必要。将来,我、妻子、孩子,那又是另一个新的世界。那个世界将  相似文献   

12.
《留学生》2007,(3)
一个留学英国的少年,一个在家守望的父亲,通过电子邮件及网上聊天的形式,记述了留学一年间,一个家庭、两代人如何一起设计儿子的未来?为什么要选择到英国勤工俭学?如何降低留学成本?以及办理入学申请、签证、护照等各个环节手续的操作过程和具体思考。从中可以感受到一个父亲对远在英伦的儿子殷切的盼望,也可以看到一个少年从少不更事到独立于世的成长经历。  相似文献   

13.
《留学生》2007,(6)
志达:你好!今晚,我与房客谈了一会儿,他提供了其姐姐的电话号码,你可以跟她联系。他姐姐到英国一年多了,住在伦敦郊外,从电话号码上看,离你那儿不远。他姐姐很能干,刚去英国时,什么活儿都干,在超市搬运、扫厕所等,现在在餐厅里负责几张桌子,工资和小费加起来,一月能挣800多英镑。她上午学习两小时,下午坐火车去打工,凌晨一点回来,很不容易,真像一个"狂打工"。在打工的事情上,你可以向她请教。她很聪明,学习英语也很有办法。还有,你要注意你出机场时的落地签证,时间是多少,要提前续签。而且,银行要求存单上有5000镑,这点很重要。你在购物上务必要节省,除了生活必需品,不能再买其他东西了。  相似文献   

14.
我总觉得,我和苏霍姆林斯基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他是孩子的父亲,我也是;他是老师,我也是。或许正是由于这样的人生交汇,我的体验才会如此真切。苏霍姆林斯基《给儿子的信》一书总共选取了苏霍姆林斯基写给儿子的二十二封家信,其中谈及了学习、劳动、生活、理想、做人、真理、美、爱情、友谊等诸多话题,这些话题的探讨对我们平时的家庭教育及学校教育都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在这些信中,苏霍姆林斯基大量提及的词汇是"劳动"。苏霍姆林斯基出生在贫  相似文献   

15.
一日,我将娘家——《辅导员》杂志社的来信,从“书信往来”袋中取出来,放在办公桌上阅览。5年积存的200余封来信,着实令办公室同仁吃惊不小。尽管有的信纸已发黄,但字迹依然清晰可见,字里行间充满着《辅导员》杂志的编辑们对一个普通基层辅导员的关心与挚爱。细细咀嚼回味,我不禁热血沸腾、心潮澎湃,那一幕幕往事,依旧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16.
编辑同志: 近年笔者碰到不少乡村教师,他们时常有缺书之虞。由于学校布局分散,教育经费有限,学校零星图书不敷应用,书报资料虽多而常常不翼而飞,有时不得不奔波百余里,去县城买几本书,教学教研极不方便。如果能够将零散的图书集中起来,由专人管理,乡镇投入少量资金,不断有目的有方向地购进新书,再收集整理一些旧报旧刊,教师们检索查阅,欣赏研究,综合效益甚大,对乡镇基础教育事业的贡献功莫大焉。时下教育的规模在不断扩大,教育的体系正在逐步完备,整个教育事业正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凤庆县洛党镇象庄村抗日烈士王之豪同志的田野调查,我们发现了十四件有关台儿庄战役的“平安家信”、两件当时邦平镇公所出具的“抚恤给予令”和1084团长常子华签发的《免除兵役义务证书》等历史遗物.这些历史遗物对补充证实滇军作为一支地方抗日的中坚力量在台儿庄战役上的某些具体历史细节,对诠释抗日烈士忠孝两全的高贵品质,对研究70年前云南滇军参加抗日战争的历史具有重要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8.
19.
<正>家风、家规是"述立身治家之法,辨正时俗之谬,以训子孙"的法宝,家风、家规是不该被遗忘的财富。2014年春节,农历马年初一到初七,中央电视台推出《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采访多位知名人士、企业家、作家和普通民众,激发了民众的热议。"说家风,晒家规",成了不少人在茶余饭后的共同话题。"小时候曾因不诚实被家人揍过",姚明对家教的最深体会是两个字"诚实"。赵本山谈起家训时说:"我爹  相似文献   

20.
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平时不经意的一句话,往往能影响人好长日子乃至一生。这篇不足八百字的短文,鞭辟入里地说明了这一道理。作者抓住一个闪光的细节,即玛莉娅脸上的那颗黑痣,又配搭一个合乎情理的人物:牛津大学教授。那不是一颗美人痣,而是一颗十分难看的黑痣,所以招来人歧视的目光,小女孩自己也痛苦不堪,只好埋头书海,“才能抛却萦绕于四周的那些冷漠眼光和可怕的孤独感”。然而,此情此景,却被那位牛津大学的著名教授看在眼里。教授说她那颗黑痣,“就是她日后卓然不凡、超群脱俗的标志。”教授的话是富于哲理的: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