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宏观上,“词汇的融合”通过数据表明,莆仙话更接近闽南话而与闽东话稍远,莆仙话的词汇独有率比其与闽南话或闽东话的共有率更高,这是其独立为闽语次方言的一个重要依据;微观上,“词语的叠置”、“词语的合璧”和“词义的泛化”是莆仙话由于地缘临近而混合闽东话某些特征的突出表现。  相似文献   

2.
学者们一般认为莆仙话与闽南话的文白异读基本相同,并以此作为莆仙话脱胎于闽南话的重要证据之一。本文对此作了补充和修正,从数量、类型、音值等几个方面看,闽南话与闽南话和闽东话的文白异读均存在较大差异,且其中不乏创新之处。因此,我们认为莆仙话白读历史上与闽南话属于同一支派,而后来有了自己不同于闽南话的发展,其中一些发展是闽东话影响的结果,另外一些是莆仙方言自身的演变(特别是音系简化)而致。这是莆仙话过渡性特征的重要体现之一。  相似文献   

3.
仙游话是闽语莆仙方言的一个次方言.在此运用意义、语音和字形三原则对仙游话、福州话和厦门话词语的同异状况进行考察,不难看出共同的闽语源头、三地密切联系的社会生活和宋代以来莆仙地区自成一体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分别是三地方言词语同异的根本与主要原因,可见仙游话是亲于厦门话、疏于福州话而具有自己特点的闽语莆仙方言的一个次方言.  相似文献   

4.
蔡国妹 《闽江学院学报》2007,28(4):39-41,74
处于闽东和闽南交界地界的莆仙话是闽东话对闽南话长期影响和渗透的产物,但往往体现出其自身独立发展演变的特征。入声舒化现象是莆仙方言最具有研究价值的特征之一,即部分白读的入声已舒声化,阳入白读混入阳平,阴入白读混入阳去。这种分化以文白读和古韵摄为条件。其产生于一百多年前,产生原理是喉塞韵尾-弱化消失,音节延长,单独成调,在语言系统的经济性原则的作用下,并入调值和调类相近的舒声类。这种入声调的演变过程在闽语的其他方言点及南部吴语和徽语中也同样存在。  相似文献   

5.
莆仙方言是闽语五大次方言之一,它是受闽东话的影响从闽南话分化出来而形成的一种极具特色的过渡性方言,很有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但据以往研究资料,在闽语中莆仙方言的研究者和研究成果都比较少。莆仙方言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公开发表的文献,集中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在研究内容、方法、视角等方面进一步拓展,以促进和加强莆仙方言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拟从明(微)、泥(娘)、疑三母来探讨莆仙话方音史上的鼻冠塞音现象,以及它们的历史演变。构拟它们的发展过程.指明了莆仙话和闽南话的鼻冠塞音各自所处的不同演变阶段,以及演变次序的先后。最后论证了该方言的鼻冠塞音的性质。  相似文献   

7.
地处福州与闽南之间的莆仙地区是福建主要侨乡之一,印度尼西亚是其重要的侨居地。从自然适应性、社会适应性、人文适应性3个层面分析近代莆仙侨乡民居建筑的审美文化。莆仙侨乡民居建筑兼具闽东福州与闽南的传统建筑文化特征,与南洋建筑文化融合过程中表现出局部的洋化现象,形成了东南两方兼得相宜、内敛尝试性开放、中外兼容并蓄的闽东南侨乡民居建筑文化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8.
马来西亚的闽南话属于一种跨境语言。由于槟城是马来半岛北部(北马)闽南话典型的核心区,所以通行当地的闽南话——“槟城福建话”保留了许多从本土闽南话流传下来的核心词汇。它也汇集了当地闽南人在不同时期因语言文化接触和创新而产生的特殊词汇。通过揭示“槟城福建话”与本土闽南话共有的特征词,即从本土闽南话传承使用的,以及它本身独有的特征词,即移民及其后裔在不同时期因创新或借用而形成的,说明两者共存的特征词表现出“槟城福建话”与本土闽南话之间语言与文化纽带的联系,也证明了当地闽南人对祖籍方言的忠诚态度。相对的,槟城福建话独有的特征词主要反映当地闽南人的文化特征,也说明语言的变动发展是经过长时间的变异和整合过程中完成的。  相似文献   

9.
漳州方言也叫“漳州话”、“漳州腔”、“漳州音”,是汉语闽方言闽南次方言的一个大支系。本文以漳州市区话为主体,将漳州话和普通话的词语作简要比较,从构词方式、词的来源、词义范围等方面找出漳州方言与普通话在词语上的主要差异,进而分析二者各自的词语特点。  相似文献   

10.
人体类词语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词汇,其使用频率高,词义和构词都颇具特点.潮阳话常用的人体类词口语色彩浓厚,不少词的词义丰富,构词形式多样.这些人体类词语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价值,其中以詈骂文化最为突出.通过这些詈骂词的分析,能够更好地展示潮阳话口语词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闽南人移居菲律宾的历史悠久,并构成了菲律宾华人社会的主体,因此闽南话也成了菲律宾华人社会的通用语言。闽南话在菲律宾的多元语言文化环境中,具有适应性与传承性两个明显的特征。适应性主要表现在与他加禄语的互相借用,以及富有地域特色的新词与新义的产生,体现了海外汉语方言离开祖籍地之后的创新与发展。传承性主要表现在方言特征词、古语词与方言老词语的较好保留,体现了海外汉语方言对祖籍地方言文化的继承与保留。  相似文献   

12.
闽东方言孕育于福建省东部的崇山峻岭之中,有着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任何一种语言在发生与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闽东方言也是如此,其地点方言寿宁话更是如此。一种语言的特点一般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上,寿宁话与普通话的比较研究也从三要素上谈。寿宁话在语音上与普通话有较大区别:比如前者没有翘舌音、前鼻音,但却保留入声的弱化喉塞音。在词汇上,寿宁话保留较多富有中古色彩和近古色彩的汉语词,比如:箸(筷子)、厝(房子)等。在语法上,也有一些富有古汉语特色的句式和用法,比如"有"字句,宾语前置句等。闽东方言作为汉语的一种次方言,它必然与普通话有着联系。由于中原汉人入闽的时间和地点不尽相同,所以闽方言保留了不同时期古汉语的特点,同时不排除受古百越族语言影响,所以闽东方言可谓是不同时期不同语言的融合,其地点方言寿宁话也是如此。研究寿宁话与普通话的异同,一方面可以了解闽东方言的现状,更重要的是给闽东方言区人民学习和使用普通话提供一点借鉴,达到推广普通话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以1230个词语为例,将梅县话词汇与普通话词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梅县话说法与普通话相同的词语共617个,占总数的50.16%;梅县话说法与普通话不同的词语共613条,占总数的49.84%。也就是说,梅县话与普通话词汇之间,一半左右词语相同,一半左右词语不同。  相似文献   

14.
兴化话罗马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近代莆仙地区兴化话罗马字产生的根由,并以兴化话罗马字撰译的《新约全书》为主要研究对象,归纳出其拼音方案,并依据该方案,探讨其与今天的莆田方言音系存在的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15.
邳州地处徐州市东部,邳州话中目前还保留着许多元剧白话词语,本文选取了部分词语,将元剧中的例句与邳州话加以对照解释。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语普通话单音节词只有“AA”重叠式,没有“AAA”重叠式,而闽南话词的重叠形式发达,单音节词不但有“AA”重叠式,也有“AAA”重叠式,而且“AAA”重叠式还有许多特点,许多重叠变化形式。本文着重谈谈闽南话“AAA”重叠式的一些特点,一些变化形式。  相似文献   

17.
茂林是广西玉林市玉州区所辖的一个镇,闽南话就集中分布于茂林镇上桥背、下桥背和石圳塘等自然村,通行范围很小,受周边方言影响很大,是一种闽南方言岛现象.通过茂林闽南话的声韵调系统及其演变规律的描写揭示其音韵特点,列出同音字汇,收字2700多个.  相似文献   

18.
马祖话与福州话同属闽东方言区南片方言,其常用词语大同小异,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是海峡两岸语言文化同根同源的有力佐证。  相似文献   

19.
南阳话属于中原官话的南鲁片。文章先描写南阳话中表示人们内心、吃喝、说话、过日子等方面种种愉悦感受或感觉之"美"的语义、语法、语言使用上的特点,再对比南阳话中与普通话里的"美"相关的"好看"、"排场"和"不错"等三类词语,最后主要比较南阳话和河南其他四地方言中与普通话里的"美"相关的词语之现状及变异并简析原因。  相似文献   

20.
闽南话动词“有”字,读u~(22)音,主要表示领有、存在、估量等,它的否定式是“无”,读bo~(24)。“有”、“无”放在名词性词语前后,可以充当述宾词组的述语和主谓词组的谓语。例如“有厝宅,无家俬头(有房子、没有家具)”、“学堂内有,口面无(学校里面有,外面没有)”。这些说法,闽南话跟普通话没有什么差别。但闽南话的“有”、“无”还有许多为普通话所没有的特殊用法,这些用法颇具浓厚的方言色彩。(下列例句都用白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