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泛舟于明净澄澈的湖面,陶醉于湖光山色的奇瑰,领略"人在画中游"的和谐境界,我们会自然发出"诗情画意"的感叹;至于携春踏青,风垄雨畦,断桥拂柳,看"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归"的诗家新景,或见仕女执团,粉蝶翩翩,人扑蝶蝶戏人,我们也会雅称"诗意"……对于教师来讲,进入书声朗朗、生命灵动、人文关怀、智慧流溢、潜心涵咏的课堂意境,我们也会由衷发出"诗意"的感叹.或许由于王崧舟老师"诗意语文"的先人为主,我对他的阅读是带着这些诗的意象开始的.  相似文献   

2.
正德国哲人、诗人海尔德林在《人,诗意的栖居》中写道:只要良善和纯真尚与人心相伴,他就会欣喜地拿神性来度测自己……人就会诗意地栖居于这块大地之上……诗人的"栖居"是追求"精神"上的"存在"。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也在不断追求精神的存在价值,希望通过语文组课程文化建设,引领我们  相似文献   

3.
在高三语文考试复习中,诗歌鉴赏是学生一大难点。造成学生诗歌鉴赏答题障碍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难以理解诗意。那么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意?首先就要关注诗歌的标题。很多学生在实际解题的过程中没有标题意识。实际上,标题中包含很多有效信息,比如《咏素蝶诗》这个标题,"素蝶"说明这首诗以"素蝶"为写作对象,而以具体的物象为写作对象的诗歌往往都是咏物诗,前面的"咏"则进一步确认此诗的体裁是咏  相似文献   

4.
基于对语文教学中功利、技术和效率至上等(理性)思维的深刻批判和持续反思,走进重建后的新课程,我们欣喜地看到语文教学的百花园中一派诗意盎然。在这里,我们观瞻着人文大旗在猎猎长风中高高飘扬,领略着诗情画意在小桥流水里轻轻荡漾……“语言是人存在的家”“,所有的思都是诗”,语文的诗意之旅,不正是语文的“回家”之旅吗?实现了对人的终极眷顾,实现了对人类文化的深切体认,实现了对人“诗意栖居”的执著向往,语文以前所未有的感性光辉和诗性魅力向人们发出了召唤。脱胎于祖国博大精深的五千年文化,并借鉴西方浪漫主义美学的有益成份,诗…  相似文献   

5.
诗以"歉疚性"的顿悟,吟咏出了"叔叔"敬佩性的感喟:清纯的坚强,美丽的乐观……让成人世界的"我们"得到的不仅仅是感奋、感动、感悟.这首诗,诗语清新,诗情真纯,诗意隽永,如清泉之水,甘冽新甜,似清茶之香,绵厚纯净.……  相似文献   

6.
"诗画本一律",富有诗意的画,使人感到趣味隽永、余意无穷.古今的画家,常以名诗佳句入画,生发出画外有画、味外有味的意境."深山藏古寺"、"竹林深处锁酒家"、"踏花归来马蹄香"……这些诗句一经画家巧构,再用画笔绘出,不仅表达出诗境的美,而且画也具有了诗意.以诗作画,难度较大--它不是诗的图解,要求画家深刻体会原诗,画作既要源于诗作,意境又要高于诗作.  相似文献   

7.
文学的真正记事是从诗开始的。《诗经》如此,荷马史诗也是如此,而海德格尔引用的荷尔德林的"人,诗意地栖居"一句诗,则使人感受到诗对于人生的必要意义,诗也许更代表着人类本质追求的美。我们欣赏"静女其姝,候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的含蓄美,欣赏"亦知之所善  相似文献   

8.
正《现代汉语词典》对"诗意"的解释是这样的:"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由此可见,"美"是诗意的最显著特征,给人以美感享受应是语文课追求的目标。语文的本色是诗意,语文的活力、灵魂、生命是诗意,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自然也是诗意。在语文面前,每个学生就其天性来说,都应该是"诗人",而我们教师,则应该是"种诗"的人。那么,我们该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播下诗意的种子呢?  相似文献   

9.
诗意是诗的高级形态,是诗的根本,历代诗论多有论之.若诗无意,则若兵之无帅,兵而无帅,则为乌合之众.诗意只有"高"、"深"、"新",诗才会意味无穷、流传百世.  相似文献   

10.
诗虽简单,却意蕴深长;诗意灵动,激发人的想象力.所以,诗的美要用心去品;诗意撩拨着人的心弦,给大脑插上隐形的翅膀,让思维在思想的天空翱翔…… 诗意语文是近年来语文教师提到最多的词,可是,同事在一起谈论低年级的字、词、句教学时,总会说“如此简单的东西,何来诗意?”学生也不能感受其中的美,有的只是机械的重复模仿.  相似文献   

11.
江南如酒     
有两个字,音韵流美,温和润泽,光是念及便会齿颊留香,神思飞越.这两个字就是——江南.古有杜荀鹤的欣喜感叹:"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今有郑愁予的深情吟唱:"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同莲花的开落……"顺着诗的韵律,我们来到江南. 秀美如画的风景是一杯女儿红,透明澄澈,清芬扑鼻,让人微醺.这里,每一片树叶都是水灵灵的眸子,每一滴露珠都闪烁浓浓的诗意,每一处风景都令人流连忘返.紫砂壶里,泡的是西湖龙井;古戏台前,演的是《白蛇传》的美丽神话;乌篷船内,沉酣的是中国式的梦境.  相似文献   

12.
北图藏敦煌写卷7677V《方言诗一首》中出现了不少难以索解的俗字和俗语,导致学界对该诗的性质和诗意主旨的理解出现较大偏差。本文在考辨诗句中"■吓"、"■■"、"迗迆"、"■迌"等语义所指的基础上,分别对各句进行解读,阐发诗意主旨,认为该诗寄寓了诗人退隐遁世之情,表达了对时光飞逝的感叹。  相似文献   

13.
据我所知,有些人是不喜欢女孩子的,究其原因,大多数人会说:女孩子太小心眼,太爱哭了,是弱者……就连有些女孩子自己也常常发出“我要是男孩子那该多好”的感叹。难道女孩子真的是弱者吗?  相似文献   

14.
基于对语文教学中功利、技术和效率至上等(理性)思维的深刻批判和持续反思,走进重建后的新课程,我们欣喜地看到语文教学的百花园中一派诗意盎然。在这里,我们观瞻着人文大旗在猎猎长风中高高飘扬,领略着诗情画意在小桥流水里轻轻荡漾……“语言是人存在的家”,“所有的思都是诗”,语文的诗意之旅,不正是语文的“回家”之旅吗?实现了对人的终极眷顾,实现了对人类文化的深切体认,实现了对人“诗意栖居”的执著向往,语文以前所未有的感性光辉和诗性魅力向人们发出了召唤。  相似文献   

15.
不仅宠物会给主人捣乱,连家里养的植物也会使坏.植物"报复"并非罕见现象.同我们人类一样,植物也是生物,也会喜悦、惊恐、同情、反感.土豆被削皮时,会发出叫喊声,只不过其音频入耳无法接收.……  相似文献   

16.
教育的诗意     
对于我个人来说,"教育的诗意"这一念头,源于马卡连柯的《教育诗》和梁晓声的《论教育的诗性》的启示。对于诗意的理解,却也不能不提到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句:"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这句诗经海德格尔在《海德格尔诗阐释》中加以解释,几乎成为当代人文主义者默念的教条。之  相似文献   

17.
<正>能给人以诗一样美感的意境,便是"诗意",具体一点说,诗意是和"美""美感"连在一起的,是一种像诗所描绘的那种形象化的意境。诗意生活,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我们有一双随时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的慧眼,或依据自己的情感和想象,来营造一种情调,一种浪漫,那就可以称得上是"诗意地栖息"了。19世纪德国著名诗人荷尔德林有一句名言:"人充满劳绩,但还应该诗  相似文献   

18.
"记得少年骑竹马,转眼已是白头翁。"这句诗除了感叹"光阴似箭"、时光不可倒转之外,也充满了对快乐童年的怀念之情。我们这一代人回忆童年的时候,总是伴随着许许多多民间传统体  相似文献   

19.
人们常说,语文是眩目的先秦繁星,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千古绝唱的词诗曲赋……诗人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课堂作为学生和教师栖居的主要场所,也应充满浓郁的诗意——流动着诗的灵性,洋溢着诗的浪漫,弥漫着诗的芳香,勃发着诗的激情,回荡着诗的旋律,演绎着诗的精彩……然而不幸的是,  相似文献   

20.
儿童拥有诗的天性,每一个儿童都是一首美丽动人的诗。常州市新北区新桥实验小学以"共建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成就每个人"为办学理念,全方位构建基于儿童诗的"诗意校园文化",培育有诗性气质的学生和教师。营造诗意的校园环境校园环境是传播诗意文化的重要场所。学校于2010年搬迁时,在新校园的建设中移植了承续学校历史的心灵景观——紫藤长廊,并将"诗意栖居"的办学理念融入到校园建筑、主题景观和校园环境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