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把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比喻为“普罗米修斯窃火给人类”,“左联”正是这种“窃火者”。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发展史上,“左联”起了开创和奠基的作用。“左联”非常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斗争,非常明确地把确立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理论和批评理论“作为主要工作方针”。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许多问题,都在“左联”时期得到研究并结合实际运用。“左联”的自我批评精神,“左联”在理论上的原则性和坚定性,“左联”在理论斗争中的民主作风和自信力,都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  相似文献   

2.
近十年来学术界对“左联”的历史评价、新现实主义文艺思潮、现实主义文学方向、创作成果、重大论争以及历史资料的一些考证情况,分别作了回溯、分析梳理和综述。  相似文献   

3.
悲剧女性形象在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可谓比比皆是,俯仰即拾。而在这些成功塑造悲剧女性艺术形象的作品中,《为奴隶的母亲》又是其中一篇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范之作。小说塑造了春宝娘和秀才妻两个悲剧性女性形象,将她们可悲可叹的命运表现得可谓淋漓尽致,对社会的感悟和批判算得上是鞭辟入里,入木三分。  相似文献   

4.
一《为奴隶的母亲》写于一九三○年一月,同年三月发表在鲁迅主编的《萌芽》月刊上。它是我国早期的无产阶级革命作家柔石较为成功的现实主义作品,也是三十年代左翼革命文艺运动中产生的一个优秀短篇。《为奴隶的母亲》的写作年代是中国社会最黑暗的年代。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广大劳动人民过着极其贫困和落后的生活。在所有被压迫被奴役的人群中间,劳动妇女的社会地位是最低贱的。除了政治的压迫、经济的剥削以外封建礼教、伦理道德、宗教迷信,这些社会上有形无形的毒鞭,无时无刻不在抽打着妇女的心灵。劳动妇女从降生到死  相似文献   

5.
小说<为奴隶的母亲>的主人公春宝娘是再普通不过的农村妇女,更是身为母亲的奴隶.她被作为流通物--生子的工具被典卖.她的悲惨遭遇以及流着血和泪的屈辱、悲苦的命运强烈地震撼着读者的灵魂.在其悲苦的生活经历和结局中处处都表现出她极度的奴隶性,这根源于她生存的极其落后的经济状况和长期的封建宗法社会制度观念的影响以及地域性相沿的陈旧的典妻陋习等社会因素,同时也有她自身性格软弱、忍辱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奸雄危国正风沦,左翼联盟黄浦滨:旗鼓喧喧《呐喊》热,檄文烈烈《女神》新。龙华敢作先头鬼,西牢犹闻败阵轮。  相似文献   

7.
关于中共“一大”前党员的人数,目前未见详细统计.笔者根据所见资料,能考出姓名的最早党员如下:在中共“一大”前,党员就是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或支部)的成员.当时国内的主要共产主义小组有六个:上海、北京、湖南长沙、湖北武汉、山东济南和广东广州;在国外的主要是日本和欧洲.“一大” 开会时,日本东京派有代表参加,而欧洲则没有.那里的一些共产主义者都是在“一大”后陆续加入党里的,所以欧洲没有被算作一个正式的共产主义小组,因此最早的一批党员也就不包括他们了.  相似文献   

8.
一、校园的丁香 我是1991年9月13日到伊犁师院上班的。 此前三天,9月10日教师节,自治区党委贾那布尔副书记找我谈话,命我到伊犁任职。面对人生突然的变动,一时茫然,找来一本《林则徐日记》,躺在沙发上看了两天。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为奴隶的母亲>一文透视了女性的生存悲剧,从伦理道德的压抑、女性自身的软弱、以及看客的精神虐杀,展示了造成作品主人公悲剧命运的深层因素,以及作家对女性生存状况的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10.
中外文学史上,呈现过无数部绚丽多姿的悲剧作品。它们以深沉的社会思索和独特的艺术典型,在揭示悲剧的命运和控诉产生悲剧的时代上,不仅有着一种震聋发聩的社会认识力量,而且具有一种凝重的历史审美价值。柔石的《为奴隶的母系》,就是一部蕴含着丰富的悲剧美学特征和美学意义的作品。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对悲剧给予如下的概括:“悲剧是人底伟大的痛苦和伟大人物的灭亡”。这就是说,构成悲剧,必须是合理的、正义的、美好的、善良的人物,陷于不幸、痛苦或灭亡。这些悲剧人物,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人民真的、善的、美的品德、愿望和要求,他们或为正义、为真理、为人民利益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或为个人的幸福和生存权利而艰难地挣扎,最终却陷于毁灭。这种不幸、痛苦和灭亡,并不是由于生  相似文献   

11.
陕南公学(1948年12月-1950年5月)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创办的二十多所院校之一,是在陕南的突出代表,为军队和地方培养了近三千名干部,为解放和建设大西南、陕南、大西北以及新疆和平解放提供了重要的力量,他们在各条战线发挥了积极作用,有的后来成为积极分子和骨干力量,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奠定了干部基础.  相似文献   

12.
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和沈从文的《丈夫》,是三十年代异彩纷呈的小说创作中引人注目的作品。柔石和沈从文有着大不相同的生活道路和艺术追求,然而在1930年的1月与4月,却不约而同地选择“典妻”、“赁妇”的视角,来探索生存的价值。柔石在1924至1931年的七年文学生涯中,给我们留下了为数不多但弥足珍贵的作品。早期的《疯人》、《旧时代之死》、《三姊妹》等,写的是青年  相似文献   

13.
1930年,柔石在他的优秀短篇小说《为奴隶的母亲》中,塑造了一个不朽的被压迫的劳动妇女的典型——春宝娘,她的多重奴隶地位,使这一形象具有鲜明丰富的现实意义和历史内涵。  相似文献   

14.
一九三○年三月二日成立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到今年已经整整五十周年了。“左联”是在大革命失败后,阶级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形成尖锐对立,中国人民不得不进人一个由中国共产党单独地领导群众进行革命的新的时期,即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伟大历史背影下成立的;是在革命遭受挫折,处于低潮,而革命文学却趋向旺盛,必须建立组织,加以具体领导的迫切需要中成立的;是在经历了一场关于革命文学的激烈辩论,发现了敌对思想的干扰,迫使双方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在文艺运动中的指导作用,必须团结起来,共同对敌的情况下成立的。  相似文献   

15.
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和许杰的《赌徒吉顺》是中国现代文坛上两篇典型的以“典妻”为主题的作品。本文从表现主题、描写角度和方法等方面分析两者的异同,并对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强烈的悲剧意识和封建宗法文化对人性的戕害进行了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贵州教育》在抗日战争的烽火里诞生,经历了民族危亡、国家动乱的锤炼,走过了六十年的风雨历程。而今,在邓小平理论阳光雨霹的抚育下,吐蕊绽蕾,枝叶繁茂,开花结果。 1938年10月,正当日寇大举进犯我国,狼烟四起,抗战军兴之时,贵州地处大后方。为唤起民众抗日,实施战时教育,贵州在义务教育委员会成立后,创办了《贵州教育》。《贵州教育》前身为《贵州义教》,其宗旨是协助短期小学教师进修,推行义务教育,后因组织不健全,缺乏专人主持,中途停刊。为适应战时教育的需要,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通令各级学校兼办社会教育,贵州省  相似文献   

17.
陕南公学(1948年12月-1950年5月)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创办的二十多所院校之一,是在陕南的突出代表,为军队和地方培养了近三千名干部,为解放和建设大西南、陕南、大西北以及新疆和平解放提供了重要的力量,他们在各条战线发挥了积极作用,有的后来成为积极分子和骨干力量,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奠定了干部基础。  相似文献   

18.
成立于1904年冬的光复会,是浙江这块社会土壤的必然产物。其政治主张、组织、行动颇具特点,其功勋足以传世;而由于其与同盟会的分歧所造成的历史悲剧,尤其值得我们分析和总结。一进入本世纪初,由于清王朝封建统治的腐朽和帝国主义侵略的深入,浙江会党起事频繁。1900年有诸暨白旗党和衢州人民的反教会斗争,温州地区的“神拳”运动,江山刘家福领导的终南会反清起义,而宁海王锡彤的反教会起义,时起时伏,从1900年6月坚持到1903年10月,1903年夏秋间濮振声领导白布会在桐庐等地的反清起义更具声势。  相似文献   

19.
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部分,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主体基本原理与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列主义党的学说的重大贡献。六十年党的宗旨与时俱进,从为人民服务到执政为民,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0.
《继续教育》2009,(9):F0003-F0003
8月1日,在全国人民鸯迎祖国六十周年华诞前夕,在各地军民欢度八一建军节之际,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以《清华继教》第二届读者沙龙为契帆.敝请读者代表共聚清华创新大厦大会议室,以读者沙龙的形式纪念祖国六十岁生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