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初中生策划意识与能力培养的主题建议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策划意识与能力的重要时期,是衔接小学和高中的重要时期,它既要继承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具有的初步策划意识与能力,又要为高中生开展各项策划活动所需的能力做好准备。就初中生可开展的策划类活动主题来说,我们建议学校可以围绕学生在各学段生  相似文献   

2.
3.
策划意识和能力的形成过程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低年级的学生是策划意识与能力的启蒙阶段,高年级则是策划意识与能力的初步提升阶段。我们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和能力结构设计不同的培养目标和重难点,有的放矢开展活动。学校和教师要有策划意识,从整体上规划活动主题,从而把策划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落实到学校整体的教育目标中。  相似文献   

4.
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培养具有积极态度的新型人才是新阶段教育的目的所在。而指导学生形成自主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具体表现在:一是具有自立的意识和能力,二是具有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在对学生的诸多能力的培养中,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开展探究式教学的目的不是把少数学生培养成为科学精英,而是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要使他们在主动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研究自然所需要的探究能力,形成探究未知世界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下面,从科学探究意识与能力两个方面来说明在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相似文献   

6.
21世纪呼唤创造性人才。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是关键。教师要坚信每位学生都有创新潜能,他们的创新能力主要是在他们的自主活动——创新实践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7.
培养数学应用意识与能力,就是为了解决从事的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这是中学生学习数学的深层含义。兴趣的激发是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内驱力;加强数学建模训练、培养建模能力、建立适当的数学摸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实际问题解决的形式是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体现。因此说,教师要求学生会提出、分析、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数学问题,使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形成应用数学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8.
一、树立创新意识 21世纪呼唤创造性人才.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是关键.教师要坚信每位学生都有创新潜能,他们的创新能力主要是在他们的自主活动--创新实践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9.
<正>自我教育就是学生忘了在学校所学习的全部内容之后剩下的本领。是指学生通过认识自己,改变自己,调控自己和评价自己,达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主要是达到两个目标,即生活教育和学习教育。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更应该把如何培养学生的这种自我教育作为重要课题来研究。以达到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这个教育的制高点——自我教育。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这种教育能力,如何成功塑造为由他律转为自律呢?  相似文献   

10.
"教育、科技和人才,是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基石,也是综合国力的核心。只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养一流的人才,建设一流的国家。"这是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内容,也是总理对教育发展、人才培养和国家建设的具体要求和殷切期望。对此,笔者理解为,一流的教育必是创新的教育、一流的人才必是创新人才、一流的国家必是创新型国家,而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担负起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  相似文献   

11.
在自觉中追求创生——论当代学生策划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策划",在当今社会已不是陌生词。通过网络,可以搜索到与"策划"相关的上千万篇网页记录。然而我们发现,"策划"多与"营销"、"企业"、"广告"等词语同时出现,其最终目的大都与尽可能地获得高额利润相联系。但仅这一现象就表明,策划意识与能力已经成为当代市场经济中极受重视的素养之一,乃至于成为一类专业人才的特殊素养。  相似文献   

12.
"策划",在当今社会已不是陌生词.通过网络,可以搜索到与"策划"相关的上千万篇网页记录.然而我们发现,"策划"多与"营销"、"企业"、"广告"等词语同时出现,其最终目的大都与尽可能地获得高额利润相联系.但仅这一现象就表明,策划意识与能力已经成为当代市场经济中极受重视的素养之一,乃至于成为一类专业人才的特殊素养.  相似文献   

13.
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教学活动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生存。  相似文献   

14.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能够处理数据,观测资料,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可提供自然现象和社会系统的数学模型。"这是《新课标》对数学做的解释。事实确实如此,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企业商业农业各类的生产活动,日常生活中的交易计算,还是我们的学习研究活动,没有哪一样是可以离开数学的。  相似文献   

15.
16.
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在于用数学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于养成应用数学的意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的“应用意识主要表现在: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运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  相似文献   

17.
张志武 《文教资料》2005,(20):175-176
在劳动课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缺乏协作意识和能力,在劳动过程中不会协商,常不懂得分工与交流,操作过程中发生矛盾常以告状或攻击性行为来解决,遇到困难往往求助于老师而不知从同伴那里寻求帮助,同伴遇到困难时也很少有意识去协助解决,当活动材料缺少时,只有少部分的同学懂得选择与同学合作。这种现状必须引起我们教师的高度重视。协作是学生未来发展、适应社会、立足社会的  相似文献   

18.
崔国丽 《西北职教》2007,(10):38-38
为什么要加强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1、新编《全日制普通高中数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本)对数学作了如下的解释:"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能够处理数据、观测资料、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可提供自然现象和社会系统的数学模型。"这就决  相似文献   

19.
20.
李小瑜  郭华 《宁夏教育》2006,(10):46-46
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可以促进学生有意义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在课堂上不敢提问,不会提问的现象较普遍,提出的问题也少有价值;而教师也不太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的培养,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方式还是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和教师问,学生答。为此,我们应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入手,采取如下做法。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提问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之从没有疑问到产生疑问,可以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其学习的兴趣。为此,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应走“三步曲”,即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