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看来,一个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主要在小学阶段。一个孩子在幼儿园时期的背唐诗也好,学外语也好,都不是重要的,也就是说孩子和孩子之间,不会因为一个孩子比另外一个孩子多背诵几首唐诗或多记住了几个外语单词,就会拉开了多少智商的距离,那只会满足干做家长的虚荣和自得。与此同时,做家长的往往能够看得清楚的是,逐渐拉开距离的是在孩子的小学阶段。饭是一口一口吃的,  相似文献   

2.
王晓春 《班主任》2012,(8):66-68
正有一天,爱因斯坦的父母外出归来,当他们推开院门时,不禁大吃一惊:院子里有一座楼房的模型!那模型跟真楼房的样式几乎没有什么区别,简直是真楼房的浓缩!等再仔细一看,原来这座微型楼房全是用小废木块搭的。而且那些小木块互相咬合在一起,着力平均,好像一个懂几何学和力学的中学生搭的。他们不相信这是小爱因斯坦的杰作。  相似文献   

3.
朱国忠 《中国教师》2010,(19):63-64
<正>教师这种职业容易让人放大职业痛苦。许多教师在工作五六年之后,工作的激情就开始消退,人生的信仰就开始动摇,时常怀疑曾坚如磐石的教育理想。毕竟,每个孩子都会在不可预料的时境中出  相似文献   

4.
教育界出现了“学困生”概念,那么,“学困”是怎样形成的?怎样解决“学困”?我们应怎样思考“学困”问题?采取怎样的措施呢?  相似文献   

5.
博客进入学习和教育教学领域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了。个人教育博客、师生博客、班级博客、教育群博客等如雨后春笋,生机盎然,而其他博客更是如火如茶,一片欣欣向荣。博客掀起了全民写作的新高潮。  相似文献   

6.
《山东教育》2005,(3):123-124
一所毗邻港澳、地处繁华闹市的口岸中学,多年来没有因为思想品德和不良行为而开除或劝退一名学生,那些原本失去自信的“问题学生”在接受了这所广东省“绿色学校”里那种仿佛具有特殊魅力的“瞬间教育”后,开始自觉地远离了不良行为习惯,成长为品学兼优、家长满意和社会欢迎的优秀青少年,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相似文献   

7.
“和谐的人”:爱因斯坦眼中的教育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鑫 《教书育人》2006,(5):41-42
众所周知,爱因斯坦是20世纪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创立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开辟了从经典物理学步入现代物理学的新纪元。为了纪念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提出狭义相对论100周年,还把2005年命名为“爱因斯坦年”。但鲜为人知的是爱因斯坦不只是一位科学巨人,也是一位哲学大师和教育学家。他曾在多所大学担任教授,对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在当前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理想状态应由和谐的个体构成)之时,深入研究爱因斯坦的教育思想,对于贯彻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方针,深化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等都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9.
吴连芹 《宁夏教育》2011,(10):78-78
现在的父母,有的是过于严格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有的是对孩子要求过分宽松,导致孩子很难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需要家长寻找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10.
章乐 《生活教育》2008,(12):63-63
"现在条件好了.为什么我(班)的孩子却不珍惜学习的机会?为什么我(班)的孩子一点学习兴趣也没有?为什么我(班)的孩子就是贪玩,从来不自觉?我们的家长、老师经常这样抱怨。在抱怨之余.很多家长和老师又会用自己小时候珍惜学习机会、有学习的兴趣.自觉学习的经历来教育自己  相似文献   

11.
<正> 在法学教育中,教育学生“为什么学”、“怎样学”、“学什么”法,是教师教学的重点所在。一、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法学的正确态度我们知道,法学本质上是一门如何组织和运用国家政权,确认和保护社会成员的权利和义务的学问。它对于取得了国家政权的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要想组织好自己的国家权力,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把社会推向前进,必须掌握自然科学和各种社会科学,其中也包括法学知识。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学习,并且要学好法学。现在有不少学生存在着“懂不懂法无所谓,只要不危害  相似文献   

12.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发现儿子患上了一种成长顽疾——一喜欢和人“较劲”。可悲的是,较劲的对象主要就是我——一个专门搞教育的研究者。我要他向东,他偏要向西;我要他学习,他偏要去玩;我要他吃饭,他偏要玩手机…有时担心自己会失去耐性,发生“擦枪走火”的事件。面对在“甜水”中“泡”大的孩子,家长有啥办法呢?  相似文献   

13.
老子的道和爱因斯坦的上帝分别是他们各自关于世界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理解和体验的产物。爱因斯坦的上帝概念相当于老子哲学中的“天之道”概念。老子的道和爱因斯坦的上帝不仅是人们在科学文化研究活动中的思想基础、科学直觉和灵感的源泉,而且是人们从事科学文化活动的世界观、方法论、审美观和价值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4.
陈杭 《教育》2012,(19):64
英国人对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视的。孩子出生后,家长便把家庭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英国人的家庭教育,可谓"无空不入",就连餐桌都成了父母教育孩子的家庭课堂,而且形成了一种社会传统。"餐桌教育"内容主要分为三方面:一是进餐礼仪,二是进餐习惯,三是环保意识。寻常的餐桌,成了英国人见缝插针的家教课堂。改变孩子任性、自私的习惯在英国,孩子从与大人一起上餐桌进餐时起,家长就开始向孩子传授进餐的礼仪,如何喝粥、如何吃西餐、如何与客人同桌进餐,先吃哪样菜、后吃哪道菜以及进餐时的穿着,如何与同桌客  相似文献   

15.
周丽 《生活教育》2008,(12):34-34
据《重庆晚报》报道,日前,120名6至16岁的中小学生来到重庆奥体中心.体验了一次新颖的"胆商"测试。结果显示.超过七成的孩子"胆商"不及格。记者翻阅了几十份测试问卷.发现"平时很活跃.一到台上就很害怕""不主动跟陌生人打招呼""遇事总喜欢征  相似文献   

16.
范蕊 《教书育人》2004,(5M):8-9
在考虑如何进行教育之前,我们有必要弄清楚我们究竟希望获得怎样的教育成果。  相似文献   

17.
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引起人们的关注,教育中暴露出的问题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吸引人们的目光。许多老师和家长就闹不明白:为什么老师们苦口婆心的教诲,却还有相当数量不愿学习的学生?为什么家长们含辛茹苦的供养,培育的孩子却那样自私任性?此情此景,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教育——你怎么了?  相似文献   

18.
小学阶段是孩子接受正规教育,逐步培养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此时的孩子年龄小、自律性不强,让家长通过"签字"随时掌握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成长情况,及时和老师进行信息沟通,是一种比较积极的办法,能有效促进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的养成。从这个意义上说,"家长签字"作为老师和家长共同实施教育活动的一项内容很有必要。然而,在现实中却出现了许多"怪现象"。  相似文献   

19.
杜显志 《山东教育》2004,(31):13-13
消费者是上帝,这个道理现在人人都懂。在教育上,到底谁是上帝呢?老师,学生,家长,还是领导?细细分析一下,不难发现:教育上的上帝有两个,一是领导,二是家长。你不知信否?  相似文献   

20.
一位高一的学生在国内时被其老师称为没有“学习头脑”,而到了美国以后,则被其老师称为“学习天才”。同一个学生,中国老师和美国老师的评价截然相反。由此,这位学生的家长说出了这样一席话:“处在学习过程中的学生就像一杯没有倒满的水,在中国老师这里通常看到一半是空的,而在美国老师那里却总是看到一半是满的。”前否定,后肯定。我们暂且称这种现象为“半杯水”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