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文学史视野考察《文心雕龙》有其积极意义。首先,历史书写是刘勰的言说习惯。从某种程度上说,《时序》可以看成一篇短小精悍的文学简史。以《时序》为中心,再结合其他诸篇,可以看到,刘勰客观上书写了一段从先秦到南朝宋的文学史。其次,历代文学的书写中,对帝王及帝王文学的大力书写是一大特色,充分体现了刘勰的文学理想。第三,从价值评价的角度看,十代文学的发展有高下之分。在刘勰看来,周代及其以前的文学是后代无法企及的高峰。  相似文献   

2.
《文心雕龙.时序》是一篇专门论述文学发展与时代演变关系的论文。在这篇文章里,作者认为政治教化与时代风气、学术风气、统治者的态度都可以对文学发展的方向、内容、风格产生一定影响。刘勰生活在南朝宋、齐、梁时期,其时代风气、统治者对文学的态度都恰好印证了他的观点。当时的文坛追求新奇、绮丽浮夸的风气盛行,虽然刘勰对这种文风极为不满,并力图创作《文心雕龙》来矫正这一流弊,但从作者实际创作情况来看,却难以摆脱其影响。  相似文献   

3.
刘勰东晋文学与玄学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晋一代十分短祚,东晋文学在诸多文学史书中都少有提及或仅寥寥数页而已,而东晋作为文学史上的一个不可跨越的阶段,颇有研究探讨之必要。此文重在论述梁代文学批评家刘勰对东晋文学与玄学的看法,主要从《文心雕龙》各篇对东晋作家作品的相关评论,对东晋文坛玄风大盛状况的评价以及为何全书一字不提陶诗三方面进行了逐一阐述,以此管窥刘勰复杂的文论思想以及东晋文学的原生态。  相似文献   

4.
刘勰《文心雕龙》从第二十六篇《神思》到第四十四篇《总述》的十九篇,刘勰称之为“剖情析采”,是刘勰关于创作论的论述。其中《体性》篇的“体”即语言风格,“性”是指文学主体的情性,刘勰从“体”和“性”之间的关系对文学风格进行了论述;又将文学艺术风格归结为了八种类型并且指出了每种风格的特点。《风骨》篇则从“风”、“骨”即从文章结构和语言方面对文学风格进行论述,提出“风骨”的主要特征就是“气”与“力”。综合《体性》《风骨》两篇对文学风格的不同论述进行分析对比探讨刘勰的文学风格论。  相似文献   

5.
<正>刘勰十分重视对文学变化发展问题的研究,他在《文心雕龙》(以下简称《文心》)中不但总结出一些文学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而且提出过文学发展的基本路向。该书第一篇《原道》就接触了“人文”的起源和发展问题;从《明诗》到《书记》二十篇文体论中,通过“原始以表末”,简要阐述了各种体裁的起源和发展;在创作论和批评论中,以《通变》篇从理论上专门论述了在文学发展中的继承与革新问题,以《时序》篇论证了文学的变化发展与时代社会的关系,提出了“歌谣文理,与世推移”、“文变杂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相似文献   

6.
《文心雕龙》不是近代意义上的文学史著述,却带有明显的文学史意味,其中《辨骚》、《诠赋》等篇尤具代表性。刘勰并非有意撰写文学史,而是在探求各体文学特征和写作规范的过程中不期然而然地走向分体文学史,在文体论和创作论的交汇中不期然而然地勾画出各体文学发展流变的历史脉络。这种异于近现代文学史写作的撰述策略使《文心雕龙》得以融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三者于一体,值得今人思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读刘勰的《文心雕龙》,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历史作为有形或无形的身影,在篇章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整部作品中,刘勰文学的历史发展观点显而易见,这种观点在当时是十分进步的。这里就以《诠赋》、《辨骚》、《时序》、《通变》等各篇章,从文体演变与作品评论,创作的继承与革新,文学与时代的关系等方面,浅谈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体现出的文学的历史发展观点。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上,刘勰最早对《诗经》的文学特质进行了细密全面的分析和考定。《文心雕龙》五十篇,有二十七篇论及《诗经》。《文心雕龙》广泛而深刻地分析和论述了《诗》的情采特征、章句锻造、比兴艺术、夸饰技巧、摹景手法及声律事典的运用原则等。可以讲,《诗》既是《文心雕龙》“原始以表末”的最重要的依据,又是其“选文以定篇”的首要范本。  相似文献   

9.
刘勰的《文心雕龙》虽不是一部文学史巨著,但其中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学史思想。它包括以“文原于道”为核心的文学起源论;以“质文代变”、“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参伍以相变,因革以为功”等为核心的文学发展论;以从史学到文学、从“博观”到“见异”和“唯务折衷”等构成的文学史方法论;以“六义”作为文学史评价标准等四个方面。这一系列系统而独到的观点对新世纪的文学史学学科建设仍具有着深刻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学史家既要尊重文学现象本身,又要从特定的文学史观来把握文学现象。如何处理这一矛盾。可以从刘勰的文学史观上得到启示。描述文学现象要做到真实客观,而探求文学现象背后的发展规律,不仅要理据充分,而且要有时代性。  相似文献   

11.
对《文心雕龙.隐秀》的论争由来已久,笔者在认定该篇补文为刘勰原作的基础上,对该篇作了详细的论证,认为该篇主旨阐明了刘勰文学作品审美特征见解。“篇隐句秀”是刘勰对文学作品审美特征的总要求,这个要求有尊重文学自身特质的一面,又含有刘勰所处时代的文艺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2.
文学与现实的关系问题,是文学理论中的一个根本问题。古往今来的文艺理论家,尽管他们的见解是多种多样的,错综复杂的,但是,他们在这个问题上不可能不表示自己的基本观点或其倾向性。刘勰,作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一个杰出的文艺理论家,他必然会就这个问题表示自己的意见。刘勰对文学与现实关系的论述,主要见于《文心雕龙》的《时序》《物色》及《原道》等篇。他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见解,直到今天,仍值得我们珍视。  相似文献   

13.
为文主"变"是贯穿《文心雕龙》全书的一个重要思想。在该书的《通变》篇,刘勰对文学之"变"又集中阐释了自己的观点。然而,对于"通变"的解释,目前学术界并未统一意见。本文尝试在文学史发展的视野中,从对"变"的分析入手,换一个视角对刘勰的"通变"思想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4.
《文心雕龙·辨骚》篇的主要内容,是辨析"楚辞"与《诗经》相较的"四同"、"四异"。刘勰高度肯定屈赋和"楚辞"作家的创作成就,不仅仅是着眼作品的艺术实绩,更主要的还在于它体现出文学变通发展的理论意义。该篇在《文心雕龙》全书的论文纲领中属于"文学总论",作者本着"依经立论"的原则,就"楚辞"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阐述了文学发展的"通变"原则。  相似文献   

15.
《辨骚》是刘勰的《文心雕龙》中,辨析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的楚骚的一篇专论。在刘勰之前,汉人刘安、班固、王逸、刘洵、杨雄等对屈原的作品,都进行过评论,但见解不一。而刘勰,一方面指出他们“褒贬任声,抑扬过实”;另方面,又把屈原的作品与儒家的经典作品作了比较和对照,在具体分析了屈原作品的内容和它的艺术创造性、充分肯定它的价值和地位的基础上,提出了很多独到的文学见解。因而,读一读《辨骚》这篇历史上评论屈原作品的重要论文,不但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和分析屈原的作品,而且可以更深刻地了解刘勰的文学观点。  相似文献   

16.
《文心雕龙》“体大虑周”,包含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文学史、作家论、鉴赏论、作家品德论等七个方面的内容。《文心雕龙》(以下简称《文心》)主要是一部文论著作,开了中国古代文论专著的先河,但它同时也是一部最早的文学史大纲。文体论各篇,是刘勰比较集中讨论文学史的部分。他注意各种文体的产生和发展,溯本求源,勾画出每一种文体的发展简史。如《明诗》篇实际上就是一篇诗歌史;《诸子》篇是先秦诸子百家简史;《诠赋》篇则是辞赋简史。其他各体,亦复如是。《文心》把文学理论和文学史紧密结合起来,简要勾勒出了从先秦、两汉…  相似文献   

17.
《原道》是《文心雕龙》一书首篇,它跟下面的《征圣》、《正纬》和《辩骚》四篇,构成刘勰自己所说的作为总纲的“文之枢纽”。刘勰在《原道》这篇文章里主要是要确立自己的文学观,探讨文学的本源。“原”,“本于”的意思。“原道”就是本于“道”。《序志》篇中说:“文心之作也,本乎道”,也是说明这个意思。刘勰把他著作的前25篇称为“纲领”,后25篇称为“毛目”,那么这篇《原道》就可以理解为它的“纲领”中的“核心”之作了。  相似文献   

18.
<正> 文学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怎样?刘勰在《文心雕龙》的《物色》、《时序》等篇中着重阐述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他不仅正确地认识到文学是自然和社会的反映,而且还探讨了文学反映自然和社会的规律。 首先,刘勰考察了文学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情以物兴”、“物以情观”、“辞以情发”的观点,明确地表述了“物”、“情”、“辞”三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以阿城的《棋王》和刘恒的《狗日的粮食》两篇小说作为蓝本,比较分析其对“吃”的书写的内涵与方法,透视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文学对“吃”的书写的转型,并揭示出这种转型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心雕龙&#183;诸子》篇一直不被龙学研究者所重视。刘勰通过对诸子学术的评述,比较系统地表达了他的子学思想,其核心是“以子离经”的思想,表现了他充分认识到子学所独有的学术价值、文学价值。这种思想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他认为子学与经学同样都有悠久的历史,提出了“经子异流”的论点,这大大超越了《汉书&#183;艺文志》子学乃“六经之支流裔”的观点,从而表达了他抬升、推崇子学的思想;二、刘勰的“以子离经”的思想,表现在他对诸子文学成就精辟而客观的评论上,指出了子学独有的文学性;三、《诸子》篇所谓的“道”的内涵,实是以儒家思想为根本,而兼容其他各家的。这是刘勰从两汉经学思想体系挣脱出来的结果,也是魏晋以来儒家一尊局面逐步被打破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