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拉饵和搓饵是我最常用的两种用饵方法,这两种饵的使用,要根据季节、环境、对象鱼灵活机动掌握,现用这几年积攒下来的用饵经验,来谈谈如何运用这两种用饵之法. 一、用饵之道 一方面环境决定用饵.在春冬、深秋之际,以拉饵为好.一般来说,鲫鱼和白鲦是我的主要对象鱼.因为气温低,水温较低,在大多数鱼不开口的情况下,白鲦和鲫鱼是比较爱吃食的,钓这两种鱼,拉饵是我的首选.它雾化好,质量轻,便于鱼吞食,可用细线小钩,调3~4目钓1~4目.而在夏天、初秋,天气热,水温也高,各水库、堰塘中的小白鲦等闹钩也很多,用拉饵则不现实,如果大打鲫鱼、鲤鱼则要准备好一定硬度的搓饵.  相似文献   

2.
谷得史密斯 《钓鱼》2007,(3S):61-61
假饵 路亚钓黄立最理想的假饵通常都在2.5~5厘米的大小范围。如果你用更大的假饵,你更可能会吓走大多数黄立,而优点则是钓到大鱼的机会提升了不少。  相似文献   

3.
郑少华  侯建平 《钓鱼》2014,(20):46-47
拉饵和搓饵是我最常用的两种用饵方法,这两种饵的使用,要根据季节、环境、对象鱼灵活机动掌握,现用这几年积攒下来的用饵经验,来谈谈如何运用这两种用饵之法。  相似文献   

4.
垂钓鳙鱼(俗称“胖头”或“花鲢”)的用饵,钓界首推酸臭饵。鲢鱼喜酸,鳙鱼好臭,似已成共识,几乎所有的垂钓出版物在谈及鲢鳙垂钓技术尤其是垂钓用饵时都持同一看法,香甜饵大都被排除,仅少数几种垂钓书把甜饵也归入鲢鳙钓饵,但排位最末。“鲢鱼鱼饵以酸味为主,而鳙鱼鱼饵以酸臭为主,并略带甜味……鳙鱼既然偏爱酸臭甜味,因此在制作鳙鱼鱼饵一定要使它以酸为主,以臭辅之,略带甜味。”《钓鱼技术问答》一书如是说。  相似文献   

5.
钓友都有体会.小杂鱼闹窝最令人心烦:换面饵、大饵、硬饵、大浮重坠等.效果有时并不理想,但我地钓者用嫩苘籽饵,效果非常好。当你打窝后小杂鱼闹得正欢时,改挂此饵,小杂鱼就不吃了.钓上来的全是大鲫鱼。  相似文献   

6.
谭佛航  地木拉提 《垂钓》2001,(10):50-52
以小昆虫或爬虫为饵钓草鱼,最具秋钓的特色。秋虫膘肥体壮,大豆虫、油葫芦大都一肚子黄油,堪称是草鱼的美味佳肴。还有蚱蜢、蝼蛄、地蚕甚至蜻蜓、蛾子,悉可为饵。尽管有些虫子携带不便,但却可以在水边随捕随用,作为即兴钓饵,颇有秋钓情趣。  相似文献   

7.
话说沙蚕     
老海 《中国钓鱼》2001,(5):30-31
沙蚕是海钓中的一种天然万能鱼饵,用它能钓大海中的各种鱼类、虾类、蟹类。海钓人由衷地喜欢用沙蚕做饵,是因为它有着其他荤饵、人造饵等不可替代的作用,用沙蚕做饵有着浓郁的贴近大自然的心理感受。  相似文献   

8.
刘悟 《垂钓》2001,(12):50-50
休闲台钓,饵不能化散得太快,否则钩子要唱空城计;也不能太黏太硬,黏饵硬饵是死面疙瘩一个,不受鱼儿的青睐。我认为,休闲台钓用饵要黏散结合、软硬兼施。这些软、散、硬、黏各不相同的饵,仍然要遵守台钓用饵诱钓一致的原则,至少要有一种味儿的饵唱主角。  相似文献   

9.
有钓友提到:酸饵除发酵的饵料外,还有其它什么可做酸饵?为了求得酸味,我们曾用过醋和醋精,但效果均不好。请介绍一些做酸饵的方法。答:酸食是鲢鳙草鲤鱼比较喜爱的饵料,但它们对醋和醋精等只酸不香的味道并不喜欢。我们也做过类似的试验,也是不成功的。当然,比较理想的酸饵,还是通过发酵的酸饵,最受上述几种鱼的欢迎。因为发酵酸饵不仅酸,而且酸中透出香甜。其实在我们身边就有许多鱼儿爱吃的酸味物质,有的只要简单加工,就可成为有效的酸饵,下面介绍几种。面肥也叫老面,这是北方作面食的一种发酵添加剂。将它掺到钓饵中对钓…  相似文献   

10.
天然虫饵当中,我最欣赏的是汉江里的水蚂虫。用这种虫子在汉江钓鱼,效果只有三个字:好得很!就拿汉江里最难钓的鲤鱼来说,用蚯蚓钓,出满勤的话。一年之中钓三五尾就不错了(挂鱼除外)。但是用水蚂虫做钓饵,一天钓上十条是常有的事。黄颡鱼对红蚯蚓很感兴趣,我在汉江大桥上夜钓经常用它。然而,在一起钓鱼的几个人中,若有一个人用水蚂虫做钓饵,另外几个用蚯蚓的,就多半只有看的份儿了。  相似文献   

11.
邹卫平 《钓鱼》2006,(14):37-37
商城钓友因为多为野钓.搓饵与拉饵用得较少,最普遍用的是包饵。原因是野钓环境中,水面积大,鱼的密度小,守钓为诱鱼中的一个明显特点。以高频率的扬竿来养窝的方法。在野钓的环境下可能多数是无意义的.甚至适得其反——容易招引杂鱼。同时也容易惊扰大鱼。因此。每一钩入水.保持“钩上有饵”与“钩在饵中”这两种状态的时间相对要长一些。有时真的需要鱼不咬饵,我不动钩。另一方面,野钓的对象鱼多数情况下是不确定的,可大可小,有鲫有草。饵的大小与状态也要尽量以一当十。大小兼顾。这对于专为池钓设计的商品鱼饵的使用.带来一定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2.
严实 《钓鱼》2007,(4X):16-17
搓饵大,重,鱼吸不进嘴,所以用拉饵,但拉饵盛行并不完全是鱼吃口轻。比如鱼聚得多,鱼叠鱼,摞起来了,频繁接钩,拉饵因为轻,下降慢,逮接口有利;水浅,水浑,鱼层乱了,用拉饵是因为鱼抢钩快,反应强烈;鱼食动态饵,搓饵两钩触底没口,要逗了才咬钩,改拉饵,自然动态,鱼就咬钩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钓鱼》2007,(5)
假饵路亚钓黄立最理想的假饵通常都在2.5~5厘米的大小范围。如果你用更大的假饵,你更可能会吓走大多数黄立,而优点则是钓到大鱼的机会提升了不少。  相似文献   

14.
拟饵钓技巧     
庞在虎 《钓鱼》2005,(18):42-42
拟饵是用于钓取肉食性且有掠食行为的鱼类,如大口黑鲈、红梢、鳜鱼、鳃鱼、翘嘴红鲇等。使用拟饵钓鱼不是所有的拟饵都能奏效,它的前提是拟饵的大小、形状、颜色必须符合所钓对象鱼的食性。施钓的时间符合被钓对象鱼的习性。虽然用拟饵钓对象鱼较为宽泛,但也必须注意季节和用饵。如果你在钓鳃鱼时用了蚂蚱型拟饵,设想,你一天的努力都可能白费。尽管鳃鱼有掠食行为,但它还是有视觉。换言之,拟饵只有必备了饵的具像,对应了鱼的食性和有掠食行为的鱼,你才有可能钓获。因此,选择拟饵的前提与技巧,就是拟饵使用是否对路。  相似文献   

15.
笨葛朗 《垂钓》2014,(4):18-20
颗粒饲料不是万能饵 莱鸟野钓,最难拿捏的就是用饵问题。菜鸟们大多有过去竿坑、鱼塘垂钓的经历,这种经历对他们的用饵思路影响很大。要知道,养殖鱼和野生鱼的食性差别很大,甚至完全是两码事,因此,若是把鱼塘或者竿坑的用饵思路生搬硬套在野钓上,不碰壁才怪呢!  相似文献   

16.
张之晔 《钓鱼》2007,(11X):20-21
台钓出现之前,钓鱼人对长竿短线钓法的关注主要是钓饵,看别人用某种饵钓得好总是剥离了环境、钓组去认识的。台钓之后人们注意到环境与钓饵,钓组与钓饵是一个整体,把它们割裂开来,只见树木不见人,饵再好也没有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王麟 《垂钓》2002,2(12):61-62
现在市面上的拟饵品牌已经多到令人眼花缭乱的地步了。然而不管是哪种品牌的拟饵,也不管是何种形状或颜色组合的拟饵,它们的内在特性是一致的。钓鱼人应该掌握这些特性表现,并根据对象鱼栖息地和习性以及环境和气候等诸多因素,从中选择最适用的拟饵。  相似文献   

18.
署类饵     
取煮熟的红薯去皮切成骰子大小,装钩后沉底钓鲤鱼;换成无味的马铃薯则会有草鱼、鳊鱼咬钩;用小钩,挂切成小块的熟芋头,专钓大鲫.传统钓鱼用自然饵,其中薯类饵都要经过蒸煮切,否则无法装钩. 台钓后用商品饵了,包括藻类饵、薯类饵、麸类饵以及麸薯合一的复合饵都是粉状,经兑水,揉搓后静置一段时间就有了黏性.于是上饵方式变了,改装为搓,继而有了拉饵.  相似文献   

19.
《钓鱼》2004,(16):48-48
撒饵杓:撤饵杓是专用于撤饵的必需品。根据撤饵的距离,长度有50CM、55CM、65CM、75CM。从钓位到漂的距离较近时用50CM和55CM的,中距离用65CM的、远距离用75CM的。想一次投八多量鱼饵使用M号杓,少量而不间断撤饵使用S号杓即可。使用特氟隆或钛的杓不易粘上鱼饵。而且重量轻,长时间使用也不会感到疲倦。  相似文献   

20.
黄旺意 《钓鱼》2006,(18):40-41
时值高温。正是一年中钓鲢鳙的好季节,正确掌握了解鲢鳙的食性习性,对提高钓获大有帮助。鲢鳙属滤食性鱼类,钓友们普遍认为鲢鳙喜食酸甜饵。鳙鱼喜食酸甜带微腥臭的饵。因此在钓鲢鳙之时用饵应投其所好,用酸臭饵诱钓。笔者何以说鲢鳙对于香甜酸臭腥饵不拒是有原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