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屠格涅夫】屠格涅夫(1818—1883),19世纪伟大的俄罗斯作家,主张废除野蛮的封建农奴制度。其作品具有强烈的民主倾向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长于细腻的心理描写和抒情,对大自然的描写也充满诗情画意;代表作有随笔《猎人笔记》和长篇小说《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等。  相似文献   

2.
巴金的《爱情三部曲〈雾〉》深受屠格涅夫作品《罗亭》的影响。巴金通过借鉴屠格涅夫作品,使其作品《雾》在"人物""思想情怀"以及"行文方式"等方面都与《罗亭》有许多相似相通之处,并且通过重构又具有其个人独创性。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作家屠格涅大的作品与中国新文学有很密切的关系。新文学运动中,屠格涅夫的作品特别是他的散文诗是较早译介到中国的外国文学作品,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过极大的影响。鲁迅、茅盾等著名作家都曾对他给予了高度评价;巴金说他写短篇小说主要是受了屠格涅夫的影响;艾青也说过,在杭州读书时,他“开始读了屠格涅夫,而且爱上了屠格涅夫”。在后来,艾青还写过一首《乞丐》,与屠格涅夫的一章散文诗同名,在内容上也有相通的地方。 因此,研究外国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不能不谈及屠格涅大,连中国散文诗的诞  相似文献   

4.
海上升明月     
巴金 《现代语文》2005,(8):21-21
阅读导引。巴金,(1904),原名李芾甘,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有《家》、《春》、《秋》、《雾》、《雨》、《电》、《火》等。在这篇文章中,巴金老人从颜色、亮光、动态三方面描写月亮从海上升起来的景象,细腻又充满动感的描写,是我们应该细细品味的。老人把自己的行船比作孤舟,把“与晚风、明月为友”当作自己向往的一种境界,作为海上的“过客”,这是老人心境和自然融为一体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意识形态理论出发,从个人思想意识、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及两者的融合与妥协等三个方面,探讨了巴金对屠格涅夫作品取舍的原因,认为巴金对屠格涅夫作品的选择性翻译是个人兴趣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此看出巴金在翻译选材上的标准。  相似文献   

6.
唐惠忠 《高中生》2009,(18):14-15
巴金善于在娓娓动听的叙述和真挚朴素的描写中,倾泻自己感情的激流,细腻独到,具有打动人心的艺术力量。尤其是在"激流三部曲"中,真挚浓烈的爱憎感情,随着流畅而充满抒情气质的文字跳荡,以生活中熟悉的人物为原型塑造的艺术典型,鲜明生动。对客观现实的细致描绘,构成一幅幅真切感人的生活画面。  相似文献   

7.
巴金在桂林抗日文化城翻译了屠格涅夫的两部长篇小说——《父与子》和《处女地》。这两部作品的翻译反映了意识形态对巴金的翻译选择和翻译方法的影响,体现了巴金的"信"与"达"的翻译态度。本文从意识形态理论这一宏观视角来探讨巴金的翻译选择,从传统的微观翻译理论来观察巴金的翻译方法和翻译态度。  相似文献   

8.
评论巴金创作,把《家》作为他的代表作,几乎众口一词。我认为《寒夜》是继《家》以后巴金创作上的又一座高峰,又一个新的里程碑和代表作。一《寒夜》和果戈里的《外套》在题材上有近似之处。《外套》生动地描写了旧俄时代一个穷困潦倒的抄写公文的小公务员巴什玛金的悲苦生涯;《寒夜》以同样生动、甚至更加细腻的文笔,更加沉郁的感情,描写了抗战时期的旧中国在贫病交加的死亡线上挣扎的小公务员汪文宣的悲惨遭际,但是巴金笔下的汪文宣身上带着特殊的中国贫苦知识分子的印记,是  相似文献   

9.
细节描写是指作品中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止行动,以及景物片断等具体的细腻的描写。细节描写的目的是要达到生动形象,做到写人如见其人,写景如临其境,能给人真切的感受。写作大师们总能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并用细腻的笔触去表现这些细节,成为文学园地里一颗颗熠熠闪光的珍珠,成功塑造读者心中一幅幅永恒的画面。  相似文献   

10.
细节描写在文学创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凡成功的作品,都离不开生动细腻、丰富多彩的细节描写。因为它对于揭示作品的主题思想,突出人物性格特征,增强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等,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恩格斯把细节的真实性看作是现实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茅盾在谈到人物形象塑造时也曾说:“善于描写典型的伟大作家,不但用大事件来表现人物性格,而且不放松任何细节描写。”(《鼓吹集·关于艺术技巧》)。  相似文献   

11.
巴金影响了一代人。我从小就受巴金作品中人物的影响,他作品里描写封建家庭走向新的社会以及追求民主、自由的青年,当时给我很大触动。由于巴金作品的青年特色,其作品有着更加深远的意义,他影响了一个时代和这个时代的青年。  相似文献   

12.
日前,收录了萧珊一生创作的作品、书信日记和译文的缔珊文存》与读者见面。据悉,此次出版的《萧珊文存》堪称记录萧珊最全的一部作品,部分书信日记还是首次公开披露,真实地反映了巴金夫妇的生活风貌。《萧珊文存》共71万字,分三大部分,分别收录了萧珊创作的散文、诗歌、写给巴金和儿女及朋友的书信、私人日记,以及她翻译普希金、屠格涅夫的中短篇小说等,部分散文作品是第一次结集出版。  相似文献   

13.
屠格涅夫以善于描写爱情著称于世,他的小说生动感人地展现了爱情的美好,却无一例外地让爱情走向悲剧性的结局。屠格涅夫本人的生活及爱情经历,使他认为爱情不可捉摸、个人在生活中不可能找到幸福。他对爱情悲剧的描写一方面来自于他的爱情观,另一方面也是揭示人物性格、反映社会现实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纯朴优美的湘西风俗画——试谈沈从文小说艺术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从文的湘西作品乡土气味鲜明浓烈。善于在现实的细腻描写中浸透浪漫的抒情幻想;把人物心绪化为传神氛围,构成暗示,诱发读者体味人物的内心奥秘;清新简洁的话言富有古朴的地方色彩,再有质朴的自然美。  相似文献   

15.
<正> 在巴金的创作生涯里,有两部具里程碑性质,足以代表其小说面貌的作品。它们是《家》和《寒夜》。本文想通过这两部作品的分析,对巴金小说的艺术风格作一粗浅的探讨。 (一) 《家》和《寒夜》的写作,虽然前后相隔近十多年,但作家的艺术个性——这被屠格涅夫称为“自己的声音的东西”,却象一根红线贯串了这两部作品。其特色之一是:作家所关心的,在艺术上作刻意追求的,是人心的发掘和探索。研读《家》和《寒夜》,我们可以发见一个颇有兴味的事实:这两部作品对人物肖象、体形和服饰的描绘都很简约。在《家》里,作家对最主要的人物形象——觉新  相似文献   

16.
沈石溪是中国动物小说的重要开拓者之一。纵观沈石溪十余年动物小说创作,大致经历了一个篇幅上的由短到长、审美观念上由朦胧到自觉、创作手法上由粗糙到细腻的循序渐进的变化过程。他的动物小说以动物为本位,在对动物角色的选择上,有一种"强者情结"。沈石溪善于描写悲剧,同时,沈石溪的动物小说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这大大增加了作品的思想厚度和冲击力度。  相似文献   

17.
《寒夜》是巴金最后的一部长篇小说,这部作品的诞生,标志着巴金在现实主义艺术探索中所达到的最高成就。作品以抗战时期的国统区重庆为背景,描写了一家小职员的悲剧。  相似文献   

18.
巴金的长篇小说《寒夜》(1946年),通过生动、细腻的文笔,描写了一个善良、懦弱的书局校对员汪文宣的悲惨遭遇,以感人逼真的事实抨去了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不公平的社会制度,为“吐尽血痰而死和正在吐血痰”的下层苦难知识分子鸣不平.它是巴金现实主义的力作,一直拥有大量读者,在国内外产生过强烈影响。可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部优秀小说竟被扣上了“不敢面对鲜血淋漓的现实”“没有带上光明的尾巴”等帽子,进而斥之为一部“没有希望的作品”,曾一度基本否定了它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重要价值.然而,  相似文献   

19.
巴金自诉,其“作品只能说是一个年轻人的热情的自白和控诉”,强烈的主观热情和政治批判态度,使他不太注重民俗风貌的描写,以致于李健吾认为,“不长于描写”的巴金,只能“用叙事抵补描写的缺陷”,因此有学者提出:“要研究四川文学与巴蜀文化,选择巴金也不太合适”.但是追求“创作与生活的一致”,力求“真实”地表现出自己亲历社会人生,巴金的创作必然会表现自己所处的区域人生状貌和生存形态,体现出特定生活环境及文化背景的模塑影响,他的作品必然地要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巴蜀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20.
《寒夜》是巴金先生很有影响的一部小说。本文试从这部作品中所描写的社会环境,刻画的人物形象,运用的写作手法等方面,论述巴金先生现实主义表现艺术的成熟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