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涛 《文化学刊》2008,(3):10-15
"民间语言"又称"民俗语言"、"语言民俗"。从民俗学的学科属性和学术史上的研究实践来看,民间语言主要指那些有着鲜明浓厚的民俗文化特色的俗话套语。常引起民俗学者注意的语言现象可归纳为以下两  相似文献   

2.
赵丽 《文化学刊》2009,(3):90-94
我们现在居住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传媒都得到高速发展。传媒语言作为传媒时代的产物及标志,真实地折射出社会及民俗发展的轨迹。本文力图从民俗角度入手,打开传媒语言的内宇宙,以民俗视野来研究考释传媒语言的语源,让读者领会到语言与民俗在传媒时代的相互博弈,以此引起人们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兴趣。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语言与民俗关系的研究,已经成为语言学界与民俗学界相关学者所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领域研究的开拓者、知名学者曲彦斌先生新近主编的《语言民俗学》(大象出版社,2015)一书,是继其早年出版的语言与民俗关系研究的拓荒之作———《民俗语言学》(曲彦斌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1版,2004年增订版)一书后,又一部以民俗学为旨归的语言与民俗关系研究的  相似文献   

4.
《文化学刊》2008,(3):4-4
民俗语言学是综合运用语言学、民俗学及其他相关科学方法、材料,对语言、言语与社会习俗惯制等民间文化现象相互密切联系的形态(即民俗语言文化形态)、性质、规律、机制、源流等,进行双向、多方位考察研究,从而给予科学解释并指导应用的人文科学。  相似文献   

5.
王端 《文化学刊》2008,(3):117-121
民俗语言又叫"民间语言",是指广大民众口头传承的,具有浓厚民俗文化特色的俗语和套话。民俗语言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本身既是一种民俗事象,同时又是其他民俗事象的载体。在跨文化交际中,民俗语言往往容易成为交际障碍,影响人与人的沟通与交流。对外汉语教学中,民俗解说是帮助留学生跨越交际障碍,提高汉语交际能力的有效手段。民俗解说要充分考虑留学生的实际汉语水平,不同学习阶段应有不同的侧重点。民俗解说还要从当代生活中的民俗现象出发,兼顾历史变迁和地域差异。对外汉语教师只有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饱满的热情、开放的胸怀,才能实现课堂教学中语言与民俗的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6.
在语言民俗研究中,要注重民族语言的民俗表达与民族认同。民族语言民俗的表达,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张殿典 《文化学刊》2008,(5):166-173
《里语征实》是一部流行于民间的以俗语为辑录对象的准辞书,它为我们今天的民俗学、语言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线索。以《里语征实》所收录的民俗语汇为语料,运用民俗语言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将其与民俗文化相结合,研究本书语汇与民俗文化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有利于从多个角度对本书的民俗语汇进行分析,展示本书民俗语汇的独特风貌及其与民俗文化的血肉联系,且对发掘隐藏在民俗语汇背后的民族文化心理、地方文化心理等方面的要素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叶春生 《文化学刊》2013,(4):135-138
民俗语言是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许多民俗文人事象,正是通过这些地域民俗语言的言传身教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本文以深圳地区的本土民居(含广府、客家两民系)所操的待业粤方言和客家方言为研究对象,指出人群混杂、言言交错的现象普遍存在,语汇、语态、语音都折射出这一地域民俗的特异涵义,要仔细体味领略,充分利用这些语言资源,进行立体研究,使民俗语言这一学科确立起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9.
王焯 《文化学刊》2009,(5):38-40
近日,“语言民俗、民俗语言与文化多样性的传承和变异”专题会议作为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世界大会的专题之一成功举办,成为由中国学者创立的民俗语言学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盛会。专题会议围绕民俗语言与社会生活、跨文化交流中的民俗语言问题、民间隐语行话研究和其他有关的跨学科交叉研究四个议题展开探讨,与会专家发言精彩,会议成果丰硕。此次专题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表明民俗语言学得到了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世界人文科学领域的普遍认可,而且在民俗语言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化学刊》2009,(5):F0002-F0002
曲彦斌研究员主持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的“语言民俗、民俗语言与文化多样性的传承和变异”专题论坛  相似文献   

11.
袁耀辉 《文化学刊》2008,(3):166-170
曲彦斌的《民俗语言学》(增订版)从多元化共存的背景中,对我国语言、民俗的动态的过程作了整体性的考察,突破了传统以单一的研究为方向的局限,以崭新的科学观点和研究方法,把一种全新的学术理念和写作  相似文献   

12.
泉镜花文学深深根植于日本的民俗世界。泉镜花以自己的方式支持并影响了日本民俗学的发展。他将魑魅魍魉带入文学世界,将童谣、民间传说化为想象力的源泉。一代代人自幼耳熟能详的口碑传说更是通过不同的形式参与了泉镜花幻想世界的构筑。  相似文献   

13.
王妍 《文化学刊》2011,(2):133-137
我国对俗语的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作为清代笔记类俗语杂书,《言鲭》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全书分为上、下两卷,共收录词条280个。就目前的研究来看,并没有任何论述从民俗语言学角度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语言研究。基于此,本文以《言鲭》中所收词汇为研究对象,主要对其中蕴涵的大量民俗语汇从民俗语言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来探讨《言鲭》的意义、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拟运用应用语言学、文化地理学、民俗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调查分析桂林城市语言生活的实际状况,全面系统地了解桂林城市语言生活的基本面貌,考察在推广普通话和建设国际旅游名城的时代背景下桂林语言生活和城市发展共生共变的动态过程。计划将调查所得的语言事实材料用于桂林话和普通话接触变异研究,进而分析桂林普通话、新桂林话的特质及其发展变化趋势,最终就正确处理普通话推广和桂林方言文化传承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提出建设性的应对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董丽娟 《文化学刊》2011,(5):107-112
文章简要回顾了民俗语汇研究的历史和传统,包括语言学界、民俗学界及民俗语言学界国内外的学者对民俗语汇的研究,提出“大力加强民俗语汇的基础理论研究势在必行”。文章还试图对民俗语汇研究过程中关于“民俗语汇”的概念界定与定位问题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并对近年来民俗语汇研究的一些新的进展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6.
厕所名称民俗语源小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厕所”由于其特殊之功用及其污秽之特征,人们多采取避讳态度,很少谈及。然而厕所又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之处所,从古至今,有关厕所之称谓众多,从民俗语言角度出发,对“厕所”一词诸多名称进行民俗语源的考释,可以探求其语义生衍流变背后之民俗内涵和背景。  相似文献   

17.
刘家佶 《文化学刊》2008,(4):103-108
《目前集》是明代名人笔记,该书收录670余个条目,具有珍贵的民俗语言学研究价值。笔者对其进行民俗语言学研究,稽考民俗语汇的百科性及修辞心理的运用。《目前集》的存在为研究明代以及明代以前的历史和民众日常生活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材料。虽然《目前集》是名人笔记体的准辞书,并且体例结构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但对于同时代的辞书编纂,尤其是对后代辞书的编纂体例及词源考辨上都有内在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花儿是一种古老的多民族口头传统,其学术史已近百年。无论是表演还是研究,它都已走出国门,引起了世界民俗学界的广泛关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一些民俗学者也对它进行了调研,发表了一些成果,丰富与发展了花儿学科,也极大地促进了花儿在海外的传承与传播。但近年来,花儿的研究似乎已经陷入一种窠臼,创新成果较少,理论上缺乏大的突破,重复性研究较多,这对于花儿诗学的构建和学科发展极为不利。在这样的一种学术背景下,曹强和荆兵沙的《"花儿"语言民俗研究》以新颖的多学科视角,研究方法的多样和深入而突破了花儿研究的局限,为更深入挖掘和阐释花儿文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孟国 《文化学刊》2014,(1):88-94
汉语修辞语用研究专家谭汝为教授,在进入21世纪后,华丽转身,把研究的重点转向民俗语言学,特别是在天津方言研究、天津地名研究两个方面,成果丰硕。其研究成果得到前辈学者和同行专家交口赞誉,成为津沽文化研究的领军人物。  相似文献   

20.
韦燕宁 《文化学刊》2008,(5):101-105
刘禹锡的《竹枝词九首》和《竹枝词二首》从内容题材到语言风格都具有浓郁的民俗特色。其内容题材既有对巴蜀世俗风情和山区民众的生产劳作的描写,也有对峡江山川胜迹和男女婚恋爱情的抒写,真实地表现出巴蜀人民的思想感情。而语言艺术则是俚而不俗,俗而趋雅,自然清新,雅俗共赏,不但为文人所喜爱,也为民间所接受和传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