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瑛 《教育导刊》2006,(8):20-21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注重对学生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进行口语交际能力评价十分必要。其一,口语交际能力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实施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其二,社会各方面对当今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普遍感到不满意,这种现状与我们的基础语文教育密切相关。口…  相似文献   

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突出语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素养。”“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  相似文献   

3.
课程标准中.关于口语交际的理念是:“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充分重视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需要,也是社会对未来人才的需要。口语交际训练只有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多途径展开训练.才能适应学生的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口语交际不仅要求训练每个学生的听和说的能力.而且要求在口语交流中培养语言交际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中的有利时机.抓住各个环节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5.
口语交际教学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而言十分重要。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各种情境,充分利用课内外案例,对学生进行示范引领,让学生明确口语交际的方法与如何规范表达。教师要及时、具体、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以及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进行拓展延伸,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对口语交际的评价建议中明确指出:“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查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环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这一简练的评价建议.点明了口语交际教学评价的几个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7.
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口语交际课是语文科的一种新课型。它是根据现代社会对人的口语交际能力的高要求而设置的.目的是规范学生语言习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的发展,比能听会说要求更高。听话、说话有时是单方向的,但口语交际是双方互动的,它不但能训练学生听说技巧,更能训练学生灵活、机智的处事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努力创新,不断探索.有了自己的一些心得。以下就是我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8.
莫秋文 《海南教育》2009,(6):125-125
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口语交际课是语文科的一种新课型。它是根据现代社会对人的口语交际能力的高要求而设置的.目的是规范学生语言习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的发展,比能听会说要求更高。听话、说话有时是单方向的,但口语交际是双方互动的,它不但能训练学生听说技巧,更能训练学生灵活、机智的处事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努力创新,不断探索.有了自己的一些心得。以下就是我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9.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要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必须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开展多种实践渠道,让学生在多种口语交际的实践活动中学会交际,提高能力。  相似文献   

10.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新课标中把过去的“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目的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能力。对处于起步阶段的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阅历浅,知识有限,对语言文字的感受理解往往是表层的,语言表达往往言不由衷、辞不达意。在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时,他们有时不知道如何说,从哪儿说起,说的话东一句西一句,看到什么说什么,想到哪儿说哪儿。如何上好低年级的口语交际课。让学生会说、爱听、乐于表达呢?在教学实践中.我对口语交际课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11.
朱建国 《云南教育》2007,(10S):18-19
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课程中一个重要的学习领域,实施科学有效的口语交际能力评价,对促进教师口语交际教学水平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改革评价机制,提高评价水平,改进语文课程评价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实施科学的口语交际评价应坚持情感性、激励性、差异性、综合性原则,构建多元化的口语交际评价目标。倡导灵活性的口语交际评价标准,注重评价主体、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口语交际能力是孩子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生活技能。笔者在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中发现.低年级孩子刚刚接受口语交际的训练.他们往往对贴近自己生活的话题更有交际的欲望.  相似文献   

14.
“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牛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笔认为对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评价必须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正确把握小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认知  相似文献   

15.
口语交际是生活的工具,生活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在口语交际时如何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交际场所,开展学生口语交际活动,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6.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 ,是小学阶段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新课程标准指出 :口语交际教学应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 ,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在具体教学实践中 ,我除了坚持在教学活动中训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更注意抓住学生爱玩这一有利时机 ,挖掘玩中的口语交际训练因素 ,将口语交际训练与学生的玩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尽情地玩 ,在玩中乐 ,乐中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拓展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空间 ,更好地落实课标精神 ,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发展、探索、取得了…  相似文献   

17.
口语交际是每个社会人适应现代杜会交际最基本的能力需要。《语课程标准》也明确地将“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确定为语教学的目标之一。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人才基础语素质的小学语教学,理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从低年级抓起,并把口语交际训练真正落到实处,针对《语课程标准》中第一学段(1~2年级)的阶段目标及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从以下两方面抓好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  相似文献   

18.
李苏菊 《学周刊C版》2010,(10):107-108
新课标对口语交际总的要求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口语交际是人与人交流思想、表情达意的重要途径.是知识由内化到外化的过程.重视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语文教师要掌握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把握低龄学生口语交际的基本特征.创设口语交际的情景.构建口语交际的平台,在活动和生活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为今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口语交际是一种双向甚至多向互动的言语交往活动,是在特定情境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应变能力和待人处事的能力.仔细梳理一下《课标》为口语交际拟定的教学目标,我们会发现口语教学中的课堂评价,也是口语交际训练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是对课堂训练情况的定性反映,是对学生通过训练所形成的能力的即时评测,是调控训练的重要手段.口语交际训练中的课堂评价与其他教学评价一样,在讲求实用性的基础上,更应注重艺术性.具有艺术性的评价才能产生最佳效能,促进整个训练不断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20.
傅蔚 《学语文》2006,(1):40-4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在口语交际的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张志公先生明确指出:“彻底脱离语言实际的语文教学是一种畸形的语文教学,对于发展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是很不利的。”现在的语文考试不考口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被放在了无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针对现行初中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评价的缺失,探讨初中学段口语交际能力评价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以评价来促进口语交际的教学,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