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一文,多处留下“空白”,要求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学识修养去体会,这种构思就具有一种意蕴含蓄而深远的“空白”美。它有“语尽意未穷”的艺术效果。让我们一同来欣赏《穷人》的“空白”美。一、嘎然而止的含蓄美。文学作品的“空白”构思,就是“以削减迹象来增加意境”。且看《穷人》的结尾:  相似文献   

2.
古今对“美”字的字形起源和字的本义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羊大为美”说。此说以许慎的《说文解字》为代表,其核心在于认为“美”字的本义是味美,美即甘。这种观点在美学界得到了朱光潜先生的赞同,日本学者笠原仲二还根据这一观点得出结论说:“中国人最原始的审美意识,一般直接起源于官能的味觉性的体验。” (二)“羊人为美”说。这种观点由萧兵同志提出,其核心是“美”取象于图腾巫术扮演仪式。  相似文献   

3.
近来,有很多文章讨论成语“美轮美奂”,有人认为现在用“美轮美奂”表示“优美”的意思是一种误用,有人认为是产生新义了。这种旧词由于“误用”而产生新义的例子举不胜举,如“感同身受”“倾巢而出”“空穴来风”等。我们这里不讨论它的用法,而是要说说把“美轮美奂”误作“美仑美奂”“美伦美奂”的现象。从其历史来源看,历史上有“美奂美轮”,但没有“美仑美奂”“美伦美奂”的用法;现在的权威词典也只收录“美轮美奂”,如《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第5版)就只收录了“美轮美奂”,后两者明显是前者的误用。这种误用甚至出现在权威媒体上,《…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与研究》八二年第九期所载《“吾妻之美我者”中的“美”》一文,联系《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的原意,析证“妾之美我者”和“客之美我者”中的“美我”不是表示“从主观上、心里头认为邹忌长得比徐公美”,而是表示只不过“因为某种原因而口是心非罢了”。这一说法剀切中  相似文献   

5.
《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吾妻之美我者”中的“美我”,教材是这样注释的:“美我,以我为美。”我认为这样注释是不正确的,这实际上是把“美我”当成了意动用法。我们知道,所谓形容词意动用法,不是说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而是主观上认为他具有这种性质或状态。  相似文献   

6.
徐珂《清稗类钞·冯婉贞》上的句子:“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急逐弗失!”“远”是形容词,“我”是代词,按照汉语习惯,代词一般不受形容词的修饰,因此,形容词一经置于代词之前,便活用为动词了,而且无例外地活用为及物动词。典型的例子如《战国策·齐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上的“我妻之美我者”、“妾之美我者”、“客之美我者”等等。“美我”都是动宾结构,意思是“以我为美”。这种词类活用的现象,称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还有使动用法,这种用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妻之美我者”之“美”意动说辨正狄小雨《邹忌讽齐王纳谏》(以下简称《邹》)一文,节选自《战国策·齐策》,该文以其语言精炼,叙事生动,且极富说理性的特点,长期以来,一直为诸多教材所选用。就笔者所知,对于其中“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一句中的“美我”,各种教...  相似文献   

8.
字形、字义本是文字学、词汇学的研究对象。近年来,许多美学研究者希望从“美”字的起源探讨审美意识的起源、发展的情况,把一个单纯的字源问题引入了美学领域。古今对“美”字的字形起源和字的本义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羊大为美”说。此说以许慎的《说文解字》为代表,其核心在于认为“美”字的本义是味美,美即甘。这种观点在美学界得到了朱光潜先生的赞同。日本学者笠原仲二还  相似文献   

9.
“孰与”和“孰若”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两个语言单位,其意义和用法基本相同,但它们到底是什么词,至今还不十分清楚。一、从《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起《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有三个句子: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②吾孰与徐公美?③吾与徐公孰美?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古代散文选》注解说:[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与城北徐公谁美?孰、谁。这样的意思文言里可以说“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也可以说“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相似文献   

10.
“看上去很美,但却难以亲近”——这也许是作为一本文摘杂志的《教师博览》一直以来给您的印象。为了改变这种印象,方便读者与我们更好地沟通与交流,经编辑部商议,“编读桥”栏目今年将以全新  相似文献   

11.
高中《语文》第二册《兰亭集序》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这里的“悟言”应当改为“晤言”。“晤言”意为面对面、亲密地交谈,“晤”有面对面的意思.而“悟”只是了解、领会、觉醒的意思。《诗经》中就经常用到这个“晤”字。如《陈风·东门之池》:“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彼美淑姬,可与晤歌。东门之池,可以沤芝,彼美淑姬,可与晤语。东门之池,可以沤菅。彼美淑姬.可与晤言。”  相似文献   

12.
姚抡元老师在《小学教学研究》发表的《情切·理正·形美》一文(见85年第5期),介绍了他教《一分试验田》的纲式教学实验的做法。我们觉得这样的课堂教学改革很有独创性,给人一种突破程式因材施教的新颖感。然而在研究讨论中,也有部分同志认为这种纲式教法“简单,不全面”,“没有重视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等等。在教改实验中,类似这种“求全”的意见是经常听到的。笔者无意也不  相似文献   

13.
管纳 《英语广场》2022,(31):3-6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往往构思美,语言美,意境美。然而散文英译,素来是件棘手的事。本文选取扬州大学周领顺教授的散文《走雪》《下雪的季节》中“雪”及《盆栽》《竹》《文竹》中“竹”的刻画片段及其英译文,旨在论述散文翻译求取真与美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多表现哀情,《离骚》继承了这种情感表达上的倾向,并进一步具体化,使之成为后世文学中一种确定的思想主题,即士大夫思君忧时,虽百般罹怨,仍“九死而不悔”,这就是“风骚精神”,其内涵包括怨刺传统以及生命自觉的忧患意识。这些精神内涵决定了“以悲为美”的美学特色,在艺术表达上回环起伏、绝无直露,起着消减哀感的作用。“风骚精神”与“以悲为美”的审美倾向,二者的关系是相互成就的。  相似文献   

15.
阎奇男先生的《“爱”与“美”——王统照研究》是王统照研究的最新成果。作者从王统照的文艺观、文学创作和比较理论,挖掘出“爱”与“美”是王统照的灵魂,而这种爱与美的研究是与比较文学结缘的。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通讯》2004年第4期有一篇文章,题为《在美仑美奂的对比中尽现风流》,其中“美仑美奂”于形于义皆有“疑似”“美轮美奂”之嫌,故撰文以讨论。“美仑美奂”是“美轮美奂”的形义蜕变。“美轮美奂”出自《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郑玄注:“轮,轮囷,言高大;奂,言众多。”《辞海》解释“轮”为:“盘旋屈曲而上,引申为高大貌。见‘轮囷’、‘轮奂’?苯馐汀奥?囷”为:“屈曲貌或高大貌?保弧奥舟肌蔽骸胺课?高大众多。”查阅多种版本的成语词典,未见“美仑美奂”,可见“仑”是个…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第三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言及吏部选官标准有四条:“一曰身,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辩证:三曰书,书法遒美;四曰制,文理优长。”前面的好理解,而最后的“制”解释为“文理优长”.似乎不通。查阅词典.不见这种解释.  相似文献   

18.
朱熹“淫诗”之说平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在《论朱熹的“美刺之辨”》一文(载《西南师大学报》1987年第1期)中,较详细地论述了汉宋《诗》学的原则分歧,充分肯定了朱熹《诗》说的历史意义。但朱熹《诗》说中影响最大、也最受人非议的是所谓“淫诗”之说。朱熹去序《诗》者的“美刺”之后,认为孔子言“郑声淫”即“郑诗淫”,《礼记·乐记》所谓“郑卫之音”即“郑卫之诗”,  相似文献   

19.
《醉翁亭记》的“三美”江苏省沛县师范学校高承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是诗人动情、画家倾心的著名游记,是传诵千古、脍炙人口的优秀散文。今日重读,另有感受,试就它的结构美、意境美、语言美———所谓“三美”作浅说。一、结构美一是金线串珠之美。古人曰:“一字穷...  相似文献   

20.
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朗读有助于审美教育:朗读有助于让学生真切地感受课文。因此,采用“美读”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所谓“美读”即是伴着音乐有感情的朗读。音乐的选择要符合课文的意境,要舒缓、轻柔,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再加上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抑扬顿挫地、有感情地朗读,一定会给学生创设美的情境,从中充分感受课文的意境,体会文字的美妙。这种方法适合于那种写景散文、抒情散文等。比如,巴金的《繁星》、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