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母语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母语教育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最主要的语言教育形式,它通过语言来传承民族文化、推动社会发展。而文化语言学是研究语言和文化关系的学科,它通过语言来研究一个民族的文化,又通过文化来丰富和发展语言。因此,在母语教育现状令人堪忧的今天,我们应站在文化语言学的角度来重新审视我们的母语教育。  相似文献   

2.
从民族国家的意义上来说,母语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主要语言。它是一个民族社会思维和交际的基本工具,也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载体和精神家园;从个体生存与发展的意义上来说,母语是一个人思维和交际的基本工具,也是一个人赢得认同.获得归属感、安全感、尊严感、自豪感的最基本的途径,因此。无论是出于增强民族国家的凝聚力,发展民族国家的科学文化考虑,还是为个人生存和发展提供基本保障来看,每个国家都把母语教育放在课程最重要的位置,极其重视母语教科书的编写和认定。  相似文献   

3.
新加坡是个以华人为主体的多元民族和多种语言的国家。政府以英语为官方行政和教学语言,并保护各个民族的母语。这样,各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中,以及在英语的强势劲头下,各个民族的母语以及英语发生了融合和夹杂的现象。从词汇、语音和语法三方面对这一现象进行探讨,指出新加坡夹杂语言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指出它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和平 《教育学报》2007,3(3):46-53
母语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纽带,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与世界经济、文化交流发展的媒介和先导。随着中国国际化的进入和发展,母语及其文化遇到有史以来第三次危机。母语危机是教育危机,民族文化危机,语言载体危机。母语问题是民族文化的性质和去向问题,是国家、民族的发展问题,是经济、社会和人三者和谐发展的问题。造成母语教育及其文化危机的原因绝非仅仅是英语的介入和对其膜拜式的学习,还有历史的原因,某些考试制度的原因,现行教育体制的原因,人们观念的原因,还有语文教育自身的原因。必须加强母语及文化建设,其一是要继承和稳固传统,营造良好的母语生态环境,正确对待各方面的问题和挑战,走正确的发展之路;其二是要兼容并蓄,正确吸收和借鉴世界母语教育的经验。最重要的是端正观念和认识,确立母语的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5.
母语教学在每个国家的基础教育中都处于核心地位,也始终处于教育改革的前沿。如何在母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自然就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焦点之一。下面仅就美、日、俄等国在母语教学中有关培  相似文献   

6.
母语教育以其无可比拟的突出地位和重要性,历来得到每个国家、民族和广大民众的推崇和重视。然而,从报端看到几则消息和目睹的一些现状,不能不引起我们对母语教育的忧虑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传承着我们民族数千年以来延续至今的文化血脉。民俗文化教育是母语课堂教学新的生成点,有益于母语教学生活化的达成,同时能丰富母语教学的人文性内涵,让儿童接触优秀传统民俗文化有利于他们领略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提升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学习的热忱。  相似文献   

8.
语文学科以它独有的人文内涵滋润着学生的心灵,以其工具性突显其在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作用。语文教学是我们的母语教学。母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语文教学理所当然地担当起传承民族文化、文明的重任。  相似文献   

9.
母语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载体。母语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之花。母语教育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根”的工程和“花”的事业:通过母语学习将儿童的个体生命之流引入民族的和人类的精神之源,同时催发新时代民族的美丽之花:精神之花、语言之花、文化之花。因此,母语教育课程永远是各个国家基础教育中的核心课程。  相似文献   

10.
母语是本民族的标准语,传播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必须加强母语教育;高职院校学生的母语教育可依照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的基本理念,结合岗位目标选择教学内容,通过专题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来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训练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写作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母语运用水平。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是基础教育中最基础、最重要的课程。语文是学习知识的基础,语文学不好,就难以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也难以与其他人交流。因此,每个国家都十分重视语文课的教学。母语是本民族的语言,是一个人最早学会的语言。一个国家的语文教学往往就是指母语教学。多民族国家的语文教学除了本民族的母语教学外,一般也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说到底,是一个民族的母语教学。语文教学应该彰显母语特质,焕发母语情怀,实现培养人性的教育追求。  相似文献   

13.
对于从事外语教学的工作者来说,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问题莫过于母语沉淀的影响。尤其是初中英语教学,要想排除母语的影响是不可能的。那么在平时教学中,如何发现并分析母语的影响且正确应用它,就显得尤为重要。既要正确利用母语正迁移提高教学效率,又要努力克服负迁移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母语是民族认同和民族文化的载体,教育是少数民族母语传承的核心.少数民族母语教育差别权是一项基本人权.目前国际法原则性地确认和保障了少数民族母语教育差别权利的地位、内容和国家义务.剖析国际立法成就与缺陷,有助于深化我国少数民族母语教育差别权的理论认识和现实生活中的立法实践.  相似文献   

15.
欧卫红 《教育探索》2008,3(4):44-45
母语是一个人出生以后就听到、使用的语言,它是伴随着一个人的成长自然习得、发展起来的;外语是另一个国家的语言,不是本国家或地区大部分人所必须使用的交际语;双语能力即使用两种语言的能力,并根据需要能进行适时、恰当的切换。母语通常被看做是第一语言的同义语。但是,一个人在使用术语时选择的是母语而不是第一语言,这或多或少的带着一种感情色彩。母语教育就是要将母语及母语蕴涵的全部意义,通过语言及其他学科教学,传授给下一代。在中华民族这样一个特定的语境里,我们的母语教育就是要将汉语及其所蕴涵的民族精神、传统美德、文化习俗和诗韵文采等,一代一代地传授下去。要完成母语教育的任务,只靠一两门课是无法实现的。除语文课是重头戏之外,还应包括政治、历史、思想品德和音乐等。因此,这些课程的教学语言应主要为汉语普通话。母语教育甚至还应包括升旗仪式、团队活动等,因为我们的国歌人人都会唱,我们的党团信仰能继承和延续,它们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母语的教授过程是一个教育过程,而不仅仅是教学过程。在我国,双语教育的含义是,在非语言学科用汉语普通话和英语进行教学,从而培养出社会需要的、能在自己专业领域以普通话和英语开展各项工作的双语人才。未实施双语教育的学...  相似文献   

16.
本主要谈中学英语语法的“necessary”,而不谈它的“nonsence”。英语对于我国每个人来说都是一门外语,而非自己的母语。因此,学生把英语作为一门外语来学,老师也把英语当作一门外语来教,英语的教学不是母语教学,而是一种外语教学。  相似文献   

17.
母语教育不仅是个人获得民族共同语应用技能之必须,同时对培养人们的民族情操、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母语教育却不断弱化,大学生母语素养的整体状况堪忧。为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母语素养,政府相关部门应站在国家文化战略的高度,为母语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高校应切实提高母语教育课程的课程地位,加强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提升大学生母语素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中华母语教育的演进推广统一了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承载传播了全民族的智慧,开发了民族个体人的智力,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民族的进步。中华母语教育自它诞生的一天就随着社会的发展前进着。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的母语教育,是继中学母语教育之后在高等教育层面进行的母语教育,也称之为母语高等教育。一、母语高等教育的必要性语言不只是工具,而且还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失去一种语言,就是失去一个文化系统中最基础的部分。母语教育与民族文化的根本血脉相连,密不可分,除了语言技能的传授,母语更担负着塑造民族文化的心理认同和民族文化传承的功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了中学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失语现象,并着力探寻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加强母语文化渗透的方略:戮力坚守母语文化的精神线索;遴选充盈母语文化的教学文本资源;激扬洋溢母语文化的正迁移张力;浸润博厚母语文化的民族特质;亲近承载母语文化的英文报刊;通涉网络母语文化的英语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