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辛亥革命的主要功绩在于“改朝”(即推翻清政府)和“换制”(即以“共和政体”取代“帝制专制”),孙中山改建次说到辛亥革命的失败及其教训,主要是由于他将辛亥革命的“下限”划在“二次革命”以后,不能将辛亥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划上等号。“洪宪帝制”与“张勋复辟”很快遭到失败,也表明“共和”思想的潜能将辛亥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划上等号。“洪宪帝制”与“张勋复辟”很快遭到失败,也表明“共和”思想的潜在威力,关于革命斗争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既不能因重视近代化的历史进程,而否认革命斗争曾在历史上起过的重大作用,也不能认为革命斗争适用于任何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2.
洪宪帝制是袁世凯遭世人唾骂的最为关键因素。作为袁氏义结金兰的好友徐世昌经由不赞同、退隐到出山收拾残局的一系列过程,基于对时势的把握,徐氏对洪宪帝制作出了理性抵制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朱启钤认定洪宪帝制造端于德国.颜惠庆认为帝制与德国无关.但是从洪宪帝制前前后后长时期德国的表现看来,德国支持洪宪帝制,应该是肯定的.袁世凯父子与德国有争斗的一面,有友好的一面,有怨,有恩,恩大于怨.  相似文献   

4.
《新高考》2009,(1)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接受帝位,推翻共和,复辟帝制,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并下令废除民国纪元,改民国5年(1916年)为“洪宪元年”,史称“洪宪帝制”。  相似文献   

5.
洪宪帝制时期,袁克定等为激进派,要黄袍加身.袁克文等为缓进派,认为时机不成熟,急躁对袁世凯不利.袁世凯则左右摇摆,至英、日支持,遂决定称帝,英、日又反对,终告失败.很值得分类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6.
洪宪帝制初期,日本并没有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大多数政治力量对帝制持反对的态度,但日本主流也没采取措施来反对袁世凯称帝,而是在外交上采取了旁观的政策。这种旁观是表面的、暂时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日本在当时情况下没有窥破袁世凯称帝的真实意图是其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之外,也和当时国内外时机的不成熟密切相关。当逐渐弄清袁世凯称帝的真实意图,再加之当时反袁力量的日益强大,日本逐渐由旁观转向干涉,反对袁世凯称帝。  相似文献   

7.
袁世凯是清末民初政坛上的关键人物,他因出卖维新志士、抢夺革命果实、推行洪宪帝制等为人们所诟病,也因在天津小站练兵、推翻封建帝制和在统一南北中国中有所作为而为人们所称道。特别是在清末新政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他提议废除科举制,大力兴办学堂,培养新式人才,倡导教育改革,提出壬子学制等,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冯国璋是江苏省的地方实力派。袁世凯推行帝制,遭到冯国璋的反对。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冯国璋经历了从保持中立到公开反对两个阶段。主要论述冯国璋对洪宪帝制的态度及冯国璋与袁世凯之间的微妙关系,探讨冯国璋反对帝制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的枪声宣告了清王朝统治的灭亡,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升起了第一面民主共和国的旗帜。然而,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仅仅存在三个月就被扼杀,政权落到袁世凯手里,革命果实迅速得而复失,昙花一现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随之迅速破产,紧接着,孔教会、筹安会相继出现,中国政治舞台上又演出了洪宪帝制,张勋复辟的闹剧。辛亥革命失败了。  相似文献   

10.
陆征祥,中国近代极负盛名的外交家之一。清末他就与袁世凯相交甚笃,经袁大力提携而得以在外交界崭露头角;民初又颇受袁氏重用,任外交总长、国务总理、国务卿等职,在内政外交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以清末、民元至洪宪帝制前、洪宪帝制时期三个阶段为时空背景,撮要探讨陆、袁关系,从某些侧面来进一步认识清末民初的政治离合与外交演进。  相似文献   

11.
袁克定、杨度等认为民主制总统五年一改选即发生动乱,国家难以承受,主张君主立宪,一劳永逸,属于激进派。袁克文等认为袁克定等急燥冒进,对袁世凯不利,属于缓进派。袁世凯在激进缓进之间摇摆,及日本表示支持,始决定激进,日本等国又表示反对,洪宪帝制归于失败。  相似文献   

12.
一九一五年在云南爆发的以反对袁世凯帝制为主要内容的护国运动,曾被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称作“第三次革命”。它推翻了洪宪帝制,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其伟绩永垂史册。 梁启超是护国运动的主要策划者和组织者之一,扮演了护国军军师的重要角色。然而,  相似文献   

13.
这节教材主要阐述了三个问题,一是军阀割据局面的出现;二是段祺瑞操纵北京政府;三是护法运动。段祺瑞操纵北京政府和护法运动是本节的重点,护法运动也是本节的难点。首先,教材通过介绍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的分裂和斗争以及各省大小军阀的纷起,说明当时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教师讲授这部分内容时,可参照课本《1917——1918年军阀割据示意图》,重点向学生介绍,洪宪帝制失败后,南北军阀,特别是北洋军阀分裂后的主要派系、其代表人物、所依靠的帝  相似文献   

14.
在洪宪帝制时期,主张还政于清室的大有人在。有人认为袁世凯称帝是篡夺皇位的乱臣贼子,也有人认为袁称帝后曾在清末居官的人,在历史上将被列入二臣传中,遗臭万年。日本为了倒袁,也大力支持复辟派。袁死后,日本不再支持复辟派,复辟派跌入低谷。  相似文献   

15.
在洪宪帝制时期,主张还政于清室的大有人在。有人认为袁世凯称帝是篡夺皇位的乱臣贼子,也有人认为袁称帝后曾在清末居官的人,在历史上将被列入二臣传中,遗臭万年。日本为了倒袁,也大力支持复辟派。袁死后,日本不再支持复辟派,复辟派跌入低谷。  相似文献   

16.
袁世凯帝制时期,从蒙自走出的文臣武将显赫一时。新疆的杨增新、杨飞霞,广东的龙济光、龙觐光兄弟,还有直隶的朱家宝等人,均深受袁世凯器重。袁世凯以爵禄权位,竭力笼络这些蒙自人。在《洪宪封爵题名》的130人中,以籍贯而言,蒙自人,无论以县一级还是以道一级计算,人数均为最多的,分别为4人和7人;以爵位而言,最高的一等公是以龙济光领衔(后更加封为郡王)。袁世凯亟盼蒙自人能够支持其帝制自为,并派龙觐光率军攻取蒙自道以断绝护国军后路。但事与愿违,龙军在广西、蒙自均遭失败,被迫加入护国军阵营。至此,袁世凯不得不取消帝制。  相似文献   

17.
袁头币是民初北京政府币制改革的重要体现和重大成果,与洪宪帝制没有丝毫关系。人们之所以把它和帝制联系起来,完全是主观想象而已。袁头币的流通,抵制了外币的流入,改变了以往币制紊乱的局面,促成了国家的币制统一。币制的统一,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当时及以后的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华大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资产阶级独立领导的一次大革命,其主要进程是从武昌起义到军务院撤销,其主要阶段有辛亥革命、洪宪复辟和护国运动三个阶段,其主要目标是推翻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主要革命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我认为,为了进一步广泛深入地研究中国资产阶级独立领导的这一次大革命,充分阐述其在中国近代史上和在世界近代史上的地位,就不能再把辛亥革命、洪宪复辟和护国运动割裂开来,作为三个各自独立的历史事件来研究,而要看到这三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历史事  相似文献   

19.
袁世凯上台以后,竭力谋求专制集权统治,进展得较为顺利。此时,他环顾宇内,外有列强的怂恿和支持,内有遍布全国的北洋势力,以为帝制自为决不会有什么闪失。恰恰就是对形势的这种错误判断引起了袁氏政权权威合法性危机的总暴发。其中,使袁世凯难以理解和走向灭亡的关键性因素是其幕僚和部属对洪宪帝制的反对。  相似文献   

20.
辛亥革命以后,曾经有两个打着“帝制”旗号而倒行逆施的政治小丑,一个是推行“洪宪帝制”的袁世凯,另一个是主持“丁巳复辟”的张勋。这两个政治丑角,都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反动黑暗势力的一种政治代表。只不过袁世凯代表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利益,更富于买办性,而且又在较长时期内控制了中央政权,因此给中国带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