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24(5):10-10
2006年8月3日,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委托教育部召开的“十五”“211工程”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专家验收会上,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化图书馆(CADLIS)项目通过了专家验收。  相似文献   

2.
“文革”文献在每个图书馆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藏,如何处理这些文献数据,一直是图书馆馆藏文献数字化过程中困扰各馆的问题,本文从分类、主题词的给定、数字化解决方案等方面做了充分分析,并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元数据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美国联邦政府决定建立“模拟图书馆”美国联邦政府将花费巨资,计划用4年的时间建立“模拟图书馆”,为未来的信息高速公路提供基本设施。据美国《高教记事报》报道,为了使大学图书馆的藏书内容、音像资料、图像、数据等数字化,并进入计算机网络,1994年9月底,美...  相似文献   

4.
"211工程"对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推动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1工程”的实施加快了高等学院数字化图书馆建设进程,图书馆的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水平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从"一稿多投"话信息时代学术期刊的采编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李东辉 《编辑学报》2003,15(3):212-213
探寻学术论文“一稿多投”的根源。认为学术期刊编辑部应从来编着手,实现学术期刊采编的数字化与网络化,进行编辑队伍的优化、管理体制的创新,建立新型组稿模式,从而为消除“一稿多投”现象从编辑部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6.
“一天”指一昼夜,即24小时,而“一天天”则比“一天”要多得多,起码是好几天。然而,“一点点”和“一天天”不可类比。“一点”是指数目很小,而“一点点”不但不比“一点”多,反而比“一点”更少。  相似文献   

7.
为服务农业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探析“三农”出版数字化转型发展策略,文章以“农技耘”App为例,分析其数字化转型实践中的成功经验,提出“三农”出版数字化转型应从创新内容生产、融合新兴技术、丰富产品形态、开展多方合作、转换身份定位、重视营销宣传、强化人才培养七个方面实现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进入数字化时代的今天,数字新媒体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波”,传统的平面媒体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一次次新闻“大战”中,在一场场媒体“较量”中,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数字新媒体凭借数字化传播手段的神速、信息的“海量”以及高互动性等诸多优势,抢占先机,屡屡胜出。尤其是在抢抓新闻的“第一落点”方面,更是牢牢地控制了重大新闻、突发事件的“第一”话语权,令传统的平面媒体难“望其项背”。  相似文献   

9.
颐彬 《新闻三昧》2006,(1):82-83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兼媒体实验室创办人和主持人尼葛洛庞帝早在1995年就在其巨《数字化生存》中预言未来,在线新闻将使读能够自由地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主题和信息来源。“个人日报”的理念使传统媒体的管理焦虑,因为自觉地允许读窄化其阅读范围,将可能动摇“传统媒体的哲学根基”。  相似文献   

10.
校对的"察"与"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对是校对主体对校样差错“察”与“断”的结合。“断”是“察”的结果,“察”是“断”的前提。“察”就是在校对差错时善于察其源,观其形,识其义,辨其音。  相似文献   

11.
Today, access to digital information is essential to patrons using public libraries, whether they have contact with computers at home, work or school or whether the public library is their only contact. In order to evaluate and ultimately enhance public library digital resources and services, it is critical for administrators, librarians and digital information architects to recognize the impact their current digital offerings have on users. This study utilizes a survey to gauge the perceptions of patrons who use digital resources and services in six urban New England public libraries as part of ongoing research into digital information access in public librar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sers.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探究城乡数字鸿沟在城市化过程中的影响,针对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消除其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影响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过程]用相关分析法对贵州省近几年的城乡数字鸿沟水平和城市化发展水平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检验,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在贵州省城乡搜集第一手数据,并用描述统计法和内容分析法分析数据,探寻城乡数字鸿沟现状和影响因素,探讨其在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现实影响。[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显示,目前贵州省的城乡数字鸿沟仍然较为显著,城乡消费水平差距越大,城乡数字鸿沟越大,且城乡数字鸿沟的存在会阻碍城市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3.
关于数字图书馆与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冷思考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论述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关系,预测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方向,指出当前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数字中国”布局下,城建档案馆将为智慧城市规划与建设提供可靠的档案数据支持。城建档案馆行政执法过程中面临缺少上位法、缺少行政许可、与上级行政主管部门职能交叉等问题,亟待解决。在数字化城建档案馆建设的进程中,受“放管服”行政指引,城建档案馆应通过削减前置审批、强制归档、智能+创新服务三个方面构建数字化管理新机制,实现智慧化活态城建档案馆的整体目标。通过完善依法行政、对接征信体系、技术迭代推进数字化进程,将智能化行政与智慧化服务并行,最终接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全国“一网通办”的政务目标。  相似文献   

15.
"知识发酵"理论是知识管理领域的新生物,它对知识活动的转换进行了系统、合理的阐释。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核心是寻求人与知识的有机结合,促进组织创新,如果将"知识发酵"理论应用于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必将对优化知识服务具有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戴世忠  王月娥 《图书情报工作》2002,46(7):121-123,120
从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两者功能对比分析、文献载体演变规律及可持续发展战略观等3个方面阐述传统图书馆最终必被数字图书馆取代,并指出两者是暂时互补、逐渐转承,最终取代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数字图书馆在为用户获取数字信息提供服务的基本职能之外,更需要关注人文环境的营造和理想用户体验的提供。针对数字图书馆的"痛点"所在,从"痛点"思维的角度探讨优化对策,建议通过引入交互设计师与用户体验管理者、建立多维度的用户反馈机制等措施,形成不断改良的机制,最终构建起数字图书馆良好的服务环境,满足用户对数字图书馆在功能上、心理上的各种需求。  相似文献   

18.
分析当前网上图书馆模式的缺陷,提出数字资源社会化、网络存取市场化的构思.  相似文献   

19.
从文献信息的“上载”看数字图书馆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媛 《图书情报工作》2001,45(4):70-73,54
探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文献信息“上载”涉及到的法律问题,包括文献信息“上载”权的归属、文献信息“上载”的侵权及侵权损害赔偿、著者隐私权等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数字化陷阱”与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介绍数字化资源的构成现状,认为图书馆在进行数字化资源的建设过程中隐藏着资源生产重复和缺损,资源合法性值得质疑,资源引进趋同化,资源投入大,资源管理情报复杂等陷阱,指出数字化资源要得到良性发展,就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思考,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误入陷阱而带来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