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大钊的《史学要论》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史学论著,在20世纪中国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它关于“历史”与历史记录的明确区分,关于历史学的科学性质和学科体系的精辟论述,对中国史学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1922年9月以后,蔡和森在主编《向导》周报期间,曾先后在上海平民女子学校和上海大学任教,针对当时社会上泛滥的各种资产阶级历史观的要害问题——人类社会是怎样发展的?讲授社会进化史。并编写了十五万余字的《社会进化史》一书,1924年5月,由上海民智书局出版。它与同年出版的李大钊的《史学要论》,是当时两部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史学要论》对什么叫历史、什么叫历史学,历史学在科学中的地位,以及为什么要研究历史  相似文献   

3.
李大钊的《史学要论》从历史学的对象、目的、方法论以及价值诸方面对史学理论作了深入探讨,既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实证主义史学理论的某些不足,又指出了相对主义史学观点的若干纰漏,代表着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建构史学理论的最初尝试。  相似文献   

4.
历史学的学科性质,是艺术,还是科学?在20世纪初期,中国史学家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李大钊很早就开始关注与思考这一史学理论中最基本而且很重要的理论问题。在近代中国,李大钊是对于历史学的学科性质问题论述较早,也较为成熟的史学家。李大钊关于历史学特有性质的论述,是他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否认历史学不具有科学性的一些人,往往是从否认历史发展无规律可循立论的。李大钊关于历史学性质的论述也是对这一不正确的认识的积极回应。李大钊坚定地指出:"史学之当为一种科学,在今日已无疑义。"李大钊在坚持历史学的学科性质是科学的同时,也承认在具体的历史研究过程中存在艺术性的工作。历史学研究含有艺术性的工作和历史学是艺术是两回事。历史研究中所体现的这种艺术性是工作层面的事情,并不等同于学科层面。  相似文献   

5.
何为"历史"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一直没有寻到统一的答案。在李大钊《大家小书——史学要论》一书中,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两个有关历史定义的概念。其一,"历史"与"历史记录"的区分。其二,历史是一门科学。这两个观点带领着历史迈入了崭新的领域,虽然李大钊的马克思思想没有将中国人领进新的生活,他的史学成就却将历史推进了新的征程。  相似文献   

6.
《史学要论》是李大钊从事唯物史观教学和研究的最终成果,亦是其作为一代学术大师的经典传世之作。《史学要论》内容丰富,结构严谨,体系完备,博大精深,旨在建立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的历史科学的学科体系。在中国史学史上,《史学要论》堪称近代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全面的史学理论著作,开创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派,建立了崭新的研究范式,有力地促进了中国传统史学的近代化和史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因而在近百年来中国知识与制度体系的革命性变革中占有独特地位,贡献卓越。  相似文献   

7.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同志,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而且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阵地的开拓者。他在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学术界影响很大的“史学大家”之一。他在我国最早介绍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撰写出版的《史学要论》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概论。他探讨过西方史学发展史,编了《史学思想史》讲义,提出在历史唯物主义这个“新史观”的指导下,“把旧历史一一改作”的革命主张。  相似文献   

8.
伏尔泰的史学启蒙开启理性史学与理论治史的觉悟,导正了史学发展的方向,引领走进理性正道。伏尔泰的《风俗论》是包括东西方各国,乃至非洲美洲涵摄在内的真正世界史。伏尔泰《风俗论》重视人类精神方面的研究,开了历史研究的新蹊径新风尚。《风俗论》对史学时弊进行解剖分析:王公贵族、达官政客充当学者,历史书充满阶级偏见是弊端之一;宗教迷信使人失去理性,历史学沉迷于圣徒圣事是弊端之二;史德缺失,随心所欲臆造历史是弊端之三;历史学重视对精神文化的研究,提高了历史学的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9.
李大钊撰写的《史学要论》于1924年出版,它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史学概论性质的著作。这部著作的问世已有九十多年,它对中国史学的科学化起到了巨大作用。它的影响力随着中国史学科学化的不断进展反而显得更加增强。从新时期以来史学概论教材的不断重新撰写,可以明显地看出《史学要论》在其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马强教授:历史学的内涵与价值问题一直是史学理论的重大问题之一.也是我们学习与研究历史首先需要面对与思考的问题。在中国传统社会,以孔子《春秋》与司马光《资治通鉴》为代表的历史学核心价值论是道德鉴诫与资治经世.所以历史学与经学一起成为地位显赫的显学。新时期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历史价值论经历了重大转型.一方面作为政治附庸的史学出现了走下圣坛的“危机”.  相似文献   

11.
李大钊与何炳松都是20世纪上半期颇有影响的史学家,在推动中国史学的现代化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李大钊比较系统地引进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将其作为分析历史问题的重要方法,推动了唯物史观在中国的发展,由此,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蓬勃兴起。何炳松注重翻译"新史学学派"的著作,独树一帜地开启了以鲁滨逊为代表的"新史学学派"在中国的传播。在史学思想方面,李大钊与何炳松对历史学的相关概念、历史学的学科性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历史学的功用等有着许多相似的认识,同时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二人在坚持自己学术观点的同时构建了自己的史学理论框架,形成了各自的史学理论体系,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邓涛 《唐山学院学报》2017,30(4):20-23,82
1919年,李大钊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表明其既是在中国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也是最早具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先驱。他在1924年出版的《史学要论》,系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奠基之作。中国共产党人对于新民主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探索,最早的思考者也是李大钊。1920年,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组织中国第一个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为北京和北方地区建党作了思想上、组织上的准备,培养了包括毛泽东在内的一批建党、建军、建国和社会主义建设英才。  相似文献   

13.
梁启超的《中国历史研究法》及其补编,李大钊的《史学要论》和钱穆的《中国历史研究法》均为史学研究的专论,至今仍具有指引历史研究门径、启迪后学的价值。作为中国近现代著名的史学大家,他们的史论有很多共通之处,然治史之心得却各有侧重。梁启超认为治史"贵专精不贵杂博";李大钊则认为"学问虽贵乎专,却尤贵乎通";而钱穆则认为"治史所以明变"。"专精"、"贵通"、"明变"是他们分别总结的治史经验,对当今史学工作者如何提高史识修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耕华先生的《历史哲学引论》于2004年11月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该著对史学哲学的几乎所有问题,从认定史学理论的论域到史学的功用问题均有涉及,论证深入浅出,文笔简练,是难得一见的如散文般优美的理论性著作。张先生敏锐地察觉到“史学哲学的内容远远超出了一般认识论的研讨范围”,因而采取了一种“广义的历史认识论”来处理理论史学的问题。这就跳出了传统的认识论模式的窠臼,弥补了中国20世纪80年代后兴起的“历史认识论”研究的主要缺陷,取得了两大突破。首先,在历史学的属性问题上,张先生明确了“科学性”在历史学学科中的“存在…  相似文献   

15.
革命先烈李大钊同志是五四运动的一名主将,是中国早期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宣传家和理论家,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的一生,是追求真理的一生,光辉战斗的一生。他的著作,不仅“是先驱者的遗产,革命史上的丰碑”(鲁迅:《守常文集序言》),而且是历史科学的宝库。他是中国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研究历史的第一人。从一九一八年起,他就开始把中国历史的研究,真正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并紧密地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服务。他认为,所谓历史就是“社会的变革”,历史科学就是“研究社会的变革的学问”(《史学要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世界一切现象,无  相似文献   

16.
正统论作为民族特色的历史哲学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观点,具有极强的时代特色。史学正统论的起源成为大家探讨的问题所在。本文从几个时期正统论的源头作为论述,探讨中国古代史学的正统论源头问题。  相似文献   

17.
侯外庐的《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失误后走向新的发展阶段的标志,它把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与中国历史发展的实际相结合,提出文明发展的多线论,打破生硬套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局面,真正走进中国历史资料库,着力揭示中国历史的具体特征,在史学理论和方法论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为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中国化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18.
政治意识强是启蒙史学的特色。启蒙主义史学的重点不在学术探讨 ,目的不在于学术创造 ,而是使史学在社会上起良好的政治宣传作用 ,借历史亡灵来阐明自己的某种政治主张。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全书似述史而不述史 ,似理论又不专论 ,乃以罗马盛衰为主线 ,阐述政治制度等政史问题。是书通过一些政治性观点的阐述 ,发挥史学的启蒙作用 ,表达资产阶级思想意识。《罗马盛衰原因论》为解放思想做出历史性的贡献 ,成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源泉之一。历史著作不能一味追求学术上的贡献 ,如能在启迪民智方面发挥作用 ,体现社会价值 ,那么 ,这样的历史作品不也是不朽的吗 ?难道不该倡扬吗 ?  相似文献   

19.
司马迁是中国古代历史学的奠基者。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用在了《史记》的撰写上。《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不仅保存了汉武帝以前的大量史料,而且集中反映了司马迁的历史观。从《史记》的总体结构和具体内容来看,司马迁有一套相当完整的史学体系。他的历史观涉及历史学的方方面面,内容十分丰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历史学是包罗万象的学科,凡是历史上与天、地、人有关的各种问题,都在研究之列;历史学家要努力探索,“究天人之际”,尽量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司马迁没有专门论述史学的研究对象和史学的任务。但他在《史…  相似文献   

20.
政治意识强是启蒙史学的特色。启蒙主义史学的重点不在学术探讨,目的不在于学术创造,而是使史学在社会上起良好的政治宣传作用,借历史亡灵来阐明自己的某种政治主张。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全书似述史而不述史,似理论又不专论,乃以罗盛衰为主线,阐述政治制度等政史问题。是书通过一些政治性观点的阐述,发挥史学的启蒙作用,表达资产阶级思想意识。《罗马盛衰原因论》为解放思想做出历史的性的贡献,成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源泉之一,历史著作不能一味追求学术上的贡献。如能在启迪民智方面发挥作用,体现社会价值,那么,这样的历史作品不也是不朽的吗?难道不该扬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