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阿Q用他的精神胜利法作为在真实世界活下去的原则、寄托。阿Q的性格,并不像人们用来骂人的时候那样简单。这是一个失败的民族好笑的自解,一个衰落的古国可哀的自满,在实际上是败北了。在现实世界,没有他立脚的地方,又不求进步,只想在精神上找一种自我欺瞒和欢喜。阿Q的无中有(在没有面前说有)、有中无(在有面前却又什么都没有)的精神胜利法,便是打败两极对峙的哲学中观形象。阿Q哲学形象的不破不立、破中立的内涵,是用虚无破现实、用精神立躯体。阿Q以不思考对付世人缜密的深思熟虑、处心积虑的思考,以其兴之所至、率性而为的精神小胜利冲破社会大牢笼。  相似文献   

2.
“中国哲学合法性”的提法有两个问题维度,即中国有无哲学与中国哲学研究范式的主体性。19世纪末以来逐渐出现了一元论的终结与多元论的出现的局面。在多元论的视野下,中国哲学是不同于西方哲学的哲学殊相之一。作为多元哲学中的一支,中国哲学必须确立自己的主体性。只有这样,才能发生由“哲学在中国”到“中国的哲学”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语言对比讨论之目的在于对语言的异同作出解释。本文对比分析了“形合”和“意合”这两种构文方法显示于英、汉语文章结构中孰轻孰重的问题,认为无论在遣词造句上还是在行文布篇上,英语更重“形合法”,汉语更重“意合法”。  相似文献   

4.
刘来 《考试周刊》2011,(20):34-35
"哲学"作为一种文化意识形式,并不是绝对纯粹的,而是与各种文化紧密相连的。一百多年中国哲学的创作史,就是中国的知识分子以西方的哲学文化框架(这种框架可能是实用主义的、实证主义的、生命哲学的,也可能是马克思主义的)重新释解、改造中国本土文化,构造适应当代社会生活场景需要的"新"哲学的过程。本文通过中国哲学来研究中国艺术,通过中国艺术表现哲学精神。  相似文献   

5.
本从重“生”的哲学角度探讨了中国美学精神,中国美学思想主流和特征。  相似文献   

6.
魏晋玄学以“有”、“天”为中心,形成了“贵无”和“崇有”两派。这两派围绕着“有无本来”等问题,分别从本末关系、动静关系、一多关系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形成了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重要地位的“有无之辨”。两派的辨论不仅提高了当时人们的理念思辨水平,而且为充实和丰富中华化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周易》有关理论,阐释了中国文化不同于西方文化的“天人合中’’的哲学观点。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民族声乐艺术较比于其他声乐艺术而言多了一层哲学思想韵味,因为其不仅牢牢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之内,更饱受老子道家思想的影响,而这其中对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影响最深的当属“有无”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子的哲学思想奠定了我国艺术审美思想的根基,如绘画艺术的“天人合一”,书法艺术的“道法自然”等等,民族声乐艺术对于老子哲学思想的吸收更多体现在“有为”与“无为”,也正是通过这样的吸收与体现才使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
张载哲学思想中的"有无"具有非常深刻的理论意涵,在其整个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有无"具有深刻的哲学意涵最早应当从老子始,老子思想中"有无"所体现出来的宇宙论和本体论的意涵是隐而不彰的,到了庄子那里,"无有"并在即是宇宙万物的本体了,魏晋时期"有无"思想的发展真正达到了最高峰,郭象提出的"独化论"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有无"思想的最终逻辑演化。而张载的"有无"思想就吸收了新道家所发展的"有无"理论,将"有无"转化为"虚气",在新的理论背景下从而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太虚即气"的宇宙本体论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王玥 《考试周刊》2011,(53):40-40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功,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文化的会通,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文化有着很大的相似互补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的“吉祥”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祥"文化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作品经常围绕的主题之一,其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理想,代表了人们对幸福完满生活的向往。文章对传统工艺美术吉祥文化的基本主题、表现形式、特点及其如何与现代艺术设计相融合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是中国社会发生转型的重要时期。本文对百年来中国哲学的演变历程与时代特征,以及相关的重要人物和文化思潮,在长期考察、爬疏诠释的基础上,进行宏观把握与论证。同时,从“文化自觉”的立场出发,窥测了中国哲学在世界多元文化冲突与交融大背景下的未来走向和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中国电影界,"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发展民族电影"已经在理论上成为共识.但由于中国电影长期坚持精英文化立场,甚少关注中国电影和通俗文化的渊源关系.因此梳理考察通俗文化与中国电影的关系将有助于改变中国电影在创作题材架构上的不平衡,纠正中国电影在认识理论上对通俗文化传统的疏远轻视.本论文首先从历史的角度考察通俗文化和中国电影的关系,再从文化层面梳理通俗文化在中国电影中的形态和地位,进而探讨在全球化语境中如何对通俗文化资源进行更新和现代性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