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一般意义上讲,教师的职业倦怠是由于教师长期处于压力情境,工作中超负荷付出,在与他人相处时由于各种矛盾、冲突而引起挫折感加剧,最终导致在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精疲力竭、麻木不仁的高度精神疲劳和紧张状态.  相似文献   

2.
乔伟 《教师》2012,(29):118-119
在职业生涯中,几乎每个教师都会经历职业厌倦期。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由于长期处在工作压力下,工作中持续疲劳及在与他人相处中各种矛盾、冲突而引起的挫折感加剧,最终导致在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表现出一种精疲力竭、麻木不仁的高度精神疲劳和紧张状态,是属于一种非正常的行为和心理。  相似文献   

3.
农村学校教师的职业倦怠是由于教师长期工作在充满压力的情境下,工作中持续的疲劳及在与他人相处中各种矛盾、冲突而引起的挫折感加剧,导致在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精疲力竭、麻木不仁的高度疲劳和紧张状态。五个小心灵处方来帮助农村教师走出职业倦怠的怪圈。  相似文献   

4.
从一般意义上讲,教师的职业倦怠是由于教师长期处于压力情境,工作中超负荷付出,在与他人相处时由于各种矛盾、冲突而引起挫折感加剧,最终导致在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精疲力竭、麻木不仁的高度精神疲劳和紧张状态。调查表明,教师是经受压力最多的职业之一,而且教师的压力还有渐逐增长的趋势。农村小学教师由于身处农村,职业倦怠有其特殊性。从成因看,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主要来源于以下方面。1.教师职场的压力。在农村,小学教师和其他众  相似文献   

5.
张丽华  王丹 《教师博览》2008,(12):53-54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长期工作在高度压力下的教师,在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精疲力竭、麻木不仁的状态。  相似文献   

6.
心理健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顺利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部分教师的心理健康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的工作效果。在影响教师心建健康的众多因素中,职业倦怠则是一个核心因素。职业倦怠是1974年美国学佛登伯格在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的概念,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是一种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它与压力、紧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教师的职业倦怠则是一种由于压力长期积累而造成的严重的紧张状态,是教师长期工作在压力的情境下,工作中持续的付出及在与他人相处中各种矛盾、冲突而引起的挫折感加剧,最终导致一种在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精疲力竭、麻木不仁的精神疲劳和紧张状态,是属于一种非正常的心理和行为。调查结果表明,教师是承受压力最多的职业之一,而中学教师则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随着社会要求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教育的对象日趋复杂,职业倦怠已成为威胁中学教师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如不及时解决,就会给个人、家庭以及社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7.
教师的职业倦怠主要指由于教师长期工作在较大压力的情境下,由于工作中持续的疲劳及与他人相处的各种矛盾、冲突而引起的挫折感加剧,最终导致的一种在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精疲力尽、麻木不仁的高度精神疲劳和紧张状态。  相似文献   

8.
专业知识场景中,教师具备的独特专业自我显著地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和工作效果.教师的职业枯竭是职场压力下专业自我的一种失落,教师往往表现出行为上的去人性化、情绪疲劳以及成就感的丧失.改变角色定位,重塑专业尊严,是教师专业自我回归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由于受到教学压力、育人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因素的影响,教师的心理疲劳现象已经相当严重.教师要学会正确地看待教育教学的成败与得失,树立良好而稳定的自我印象,学会换位思考,学会自我悦纳和自我反思,积极地进行心理自我调节,从而消除心理疲劳,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前,心理疲劳是教师中存在比较普遍的一种不良心理现象,教师心理疲劳影响着教师的身心健康和学校的教育质量。教师工作负荷过重、社会期望过度与观念制约、教师人际关系压力和教育教学压力是教师心理疲劳产生的主要原因。学校教育者和社会应采取有效的措施,缓解和消除教师的心理疲劳。  相似文献   

11.
<正>一、教师职业倦怠的含义及表现特征所谓倦怠,其含义一般是指"失败、精疲力竭或因过度消耗精力、资源而变得枯竭",它与压力、紧张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对工作缺乏兴趣,勉强维持工作,内心对教书育人厌烦,导致教学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降低的一种现象。教师职业倦怠有六种典型的心理和表现:(1)长期情绪上的倦怠感,表现为精疲力竭,易怒无助,对生活与工作冷漠悲观;(2)对学生缺乏耐心,甚至麻木不仁;(3)对工作感到力不  相似文献   

12.
专业知识场景中,教师具备的独特专业自我显著地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和工作效果。教师的职业枯竭是职场压力下专业自我的一种失落,教师往往表现出行为上的去人性化、情绪疲劳以及成就感的丧失。改变角色定位,重塑专业尊严,是教师专业自我回归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教师的职业倦怠及其应对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涛 《教育探索》2005,(9):105-106
所谓倦怠(burnout),一般是指“失败、精疲力竭,或因过度消耗精力、资源而变得耗竭”。我们认为.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在长期工作压力情境下.逐步形成的一种情绪耗竭、去人性化和成就感低落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寄宿制学校教师心理倦怠及其干预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研究现状述评 "倦怠"(burnout)一词原指枯竭、耗尽.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职业倦怠(job burnout),它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来的概念,用来特指从事助人职业的工作者由于工作所要求的持续情感付出,由于在与他人相互作用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矛盾、冲突而引起的挫折感的加剧,而最终导致的在情绪、情感与行为方面的身心耗竭状态.职业心理倦怠容易发生在医疗护理、教育等与人打交道的行业中,而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教师职业心理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  相似文献   

15.
文章采用教师组织公民行为问卷、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问卷和镶嵌图形测验等方法对通化市173名教师进行调查研究,探讨教师组织公民行为、工作压力、认知风格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部分维度与组织公民行为呈较为显著负相关,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大小显著影响组织公民行为的多少,认知风格影响组织公民行为中的责任意识雏度和压力中的社会压力维度.  相似文献   

16.
《广西教育》2008,(28):23-23
肖庆华在《当代教育科学》2008年第5期上撰文说,在教育变革中,教师职业倦怠出现了新的特征。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因长期的工作压力得不到有效缓解所致的一种精疲力竭和工作能力下降的状态。教师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在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低、抵制与消极心理、教学水平下降以及责任心不强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提出 职业倦怠被视为现代社会的一种职业疾病.教师是职业疾病的高发人群之一.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有效应付工作压力而出现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伴随于长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相似文献   

18.
思政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倦怠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学者费雷登伯格在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的,它是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是一种个体无法应对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职业倦怠一般包括情感衰竭、去人格化、无力感或低个人成就感等三个方面。教师的职业倦怠则是由于教师长期工作在压力的情境下,工作中持续的疲劳及在与他人相处中各种矛盾、冲突而  相似文献   

19.
邓公明 《辅导员》2010,(6):29-30
职业倦怠这个词最先是由20世纪70年代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鲁顿伯格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的一个概念,它主要用来描述个体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下,由于得不到有效缓解而产生的心理和生理上的疲惫感。具体表现为:工作能力下降,工作热情衰退,对他人逐渐冷漠,自我成就感降低等等。而职业倦怠的情况存在于各个行业,典型代表之一就是教师职业倦怠。教师的职业倦怠是由于教师长期工作在压力的情境下,持续的疲劳及在与他人相处中各种矛盾冲突而引起的挫折感加剧,最终导致一种在情绪、  相似文献   

20.
职业倦怠是个体在体力、精力和能力上都无法应付外界的要求而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1]由于近年来教育事业越里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重视,教师的压力在日趋变大,教师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教师出现了职业倦怠问题.本文主要以中学老师为例,通过文献研究法,数据分析法,信息研究法来对审视当代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分析其表现,原因以及给以合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