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发展生态经济是21世纪经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气候寒冷、植被脆弱的民族地区来说,发展生态经济具有更加重大的现实意义,生态经济是指按照生态和经济有机整体运行的客观规律来发展现代生产力和促进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生产目的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从根本上说,特定社会的生产目的是由特定时代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客观条件决定的,它的形成具有某种客观性。但是,生产目的又会反过来对特定时代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影响。以资本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资本主义生产既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并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同时它也使社会发展表现出某种片面性特征并为经济增长设立了一个界限。社会主义生产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为目的,在客观上能使经济发展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并打开了人的全面发展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4.
史学界经多年研究、探讨普遍认为,中国经济化发展的重心在北宋时已完成南移,而两浙路是经济化重心南移的主要地区,因此探讨其经济发展状况,认清其在当时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对于总结历史经验,指导当今社会变革和现代化建设都具有借鉴意义。本着重从人口、农业、手工业、商业、海外贸易的发展状况等方面入手,在展现矛盾中反映其发展水平,在纵、横向比较中揭示出宋代两浙路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首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试论农业对宋代小城镇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专业化生产趋势和加强和农村商品经济的活跃,刺激了小城镇经济的迅速崛起。因此,在宋代小城镇的发展过程中,农业起着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6.
7.
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定,要把农村建设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我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当前,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实质性的阶段。但新农村建设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是一项复杂的、宏大的系统工程。各地农村基础条件、发展状况不一样,新农村的建设从何入手,怎样入手以及政府如何加以引导、扶持和全面的协调等,部需要深入调研.不断探索和实践。在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时,  相似文献   

8.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贯彻经济常识始终的一条主线;而社会化大生产、社会分工、生产专业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因此,把握生产力的决定作用,是我们教学经济常识的一个“支点”,这对于我们准确理解经济常识的相关理论问题和正确认识我国当前  相似文献   

9.
从经济全球化看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对优化中国农业的资源配置,提高优势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农业是中国的弱势产业,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农业发展也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中国的农业发展方向应从提高非农化程度,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组织程度等入手,调整农业政策,才能跟上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10.
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给我们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山西作为“文革”的重灾区,经济建设在这10年中曾遭受了最为严重的损失。今天,我们回顾和分析“文革”时期山西经济建设复杂的历史,总结教训,对于防止这种灾难的重演,推进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是十分有益的。  “文革”时期山西国民经济发展的状况与特点“文革”10年山西国民经济的发展很不正常,时起时落,曾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66年5月至1969年12月),国民经济发展呈良好的势头,因受到社会动乱的破坏而急剧恶化。1966年上半年,山西经济建…  相似文献   

11.
北宋时期,我国的茶叶生产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茶业不仅与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经济利益休戚相关,还与经济以外的政治、军事及社会生活等领域联系密切。从而对整个北宋社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是中共山西省委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指示,几经讨论而草拟和修改制定的。“一五”计划的制订和实施,使山西省在这个时期的经济建设得以健康发展,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  “一五”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早在1952年,中共山西省委在贯彻落实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的过程中,就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指示,主持草拟了山西省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草案初稿。1954年12月在全省县委书记、县长参加的省委扩大干部会议上,根据1953年和1954年两年执行…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道路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是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行、生产力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深化,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程度不断加深,从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与趋势。战后特别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明显加强。在这一新的国际经济形势下,广大发展中国必须树立全球意识,努力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大力发展科学,实施以“知识促进发展”的“国家战略,只有这样,广大发展中国才能快速实现现代化。后来居上。  相似文献   

14.
(1)寿光的需求。山东寿光蔬菜的发展从最初的几个品种发展到现在的1000多个品种;从最初的几百亩发展到现在的100万亩.并且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如“王婆”牌洋香瓜.“圣珠”牌西红柿.“乐义”牌蔬菜.“欧亚特”蔬菜等无公害蔬菜品牌都赢得了海内外的赞誉。2004年.寿光市瓜菜大棚发展到50万个.形成了万亩辣椒。万亩两红柿、万亩甜瓜.万亩韭菜.万亩芹菜等十几个成方连片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5.
对近代开端以后东方资本主义发展晚于西方这一历史现象进行了理论思考,并从经济结构、政权力量、生产技术、思想意识等几个方面入手,论述了东方国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始终处于萌芽状态、社会发展速度缓慢的原因。有助于人们正确理解世界近、现代历史和东、西方关系,为东方国家加速自身的现代化进程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通过社会结构和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而被揭示出来的。作为人类社会结构之基础的社会经济结构,又可以被分析为生产的技术关系和生产的经济关系。前者标志着人类生产活动和生产力所达到的技术水平,后者则是制约这种技术水平的生产力实现的社会性力量。只有通过社会经济关系这个中介,我们才能够理解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对社会政治结构变动的推动作用;才能够更为深入地把握社会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7.
18.
邯郸市北沼河铁矿工会围绕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构筑建功立业舞台,针对生产经营中的关键和薄弱环节,组织和动员广大职工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经济技术创新和合理化建议活动,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生产经营持续、健康、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有8亿多农民,占总人口的70%。农民富,则国富,农民强,则国强,农民稳,则国安。因此,加入世贸后,应如何发展农业,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一、西部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由于经济规模和生产技术、人口素质和教育水平的局限,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管理水平、人才市场发育不健全等方面的差距,西部省(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