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就是指十七、十八世纪欧美发生的那些埋葬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革命。其中,以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最典型。马克思认为,这两次革命“宣告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资产阶级在这两次革命中获得了胜利;然而,当时资产阶级的胜利意味着新社会制度的胜利”。因此,“这两次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  相似文献   

2.
作为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决定欧洲历史发展进程的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就资产阶级革命的类型来说,程度虽有不同,但是却都具有欧洲的规模和世界的意义。“欧洲社会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的过渡之所以能够实现,基本上是由于两次胜利的资产阶级革命即英国和法国的革命开始的”马克思在总结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时写道:“这两次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他指出:“它们不是社会中某一阶级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宣告了欧州新社会的政治制度。资产阶级在这两次革命中获得了胜利;然而,当时资产阶级的胜利意味着新社会制度的胜利,资产阶级所有制对封建所有制的胜利……”因而,它们不仅为欧州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而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还成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英法两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尽管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地方,但是由于这两次革命发生的地点、时间和条件的不同,也就决定了它们还有许多各自不同的特点。本文拟就此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3.
一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我们可以看出,马、恩关于无产阶级对待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策略方针的论述,其主要内容大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无产阶级应当赞助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因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历史的进步。马克思指出:“1648年的革命和1789年的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不是社会中某一阶级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宣告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资产阶级在这两次革命中获得了胜利;然而当时资产阶级的胜利意味着新社会制  相似文献   

4.
虽然荷兰和英国在16世纪和17世纪相继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但是,欧洲大陆的绝大多数国家仍处于封建专制的统治下。1789年7月,法国人民通过革命手段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1792年又废除君主政体,建立共和国。一个强大的革命的法国,不仅使整个欧洲封建制度受到威胁,而且必将成为资本主义英国的竞争对手。因此,在1793--1815年间,英国与欧洲封建诸国先后七次组织反法同盟,发动对法国的战争。  相似文献   

5.
世界近代史是以法国革命为开端世界近代史以法兰西资产阶级革命为开端,是因为法兰西资产阶级革命澈底地摧毁了封建制度所加於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限制,正式确立了以资产阶级为支配阶级的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法国大革命之前,在中古封建社会解体的过程中,也曾有两次重要的资产阶级革命,一是十六世纪发生的尼德兰革命(一五六七——一五八一),另一是十七世纪发生的英国革命(一六四一——一六六○,一六八八)。所以不以尼德兰革命或英国革命为世界近代史开端为原因,不仅在其范围、规模及影响不如法国革命之大,且在其封於封建制度的摧毁不如法国革命进行得澈底。  相似文献   

6.
在“共产党宣言”发表以前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家与法的著作有1845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还有1887年的“法的社会主义”。首先简短的讲一下马克思、恩格斯在写“德意志意识形态”时的历史情况。10世纪初,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已经取得胜利,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正在进行,当时是欧洲政治经济情况转变的时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取得胜利的时期,是无产阶级出现,发展壮大及与资产阶级矛盾渐趋于尖锐化的时期。在英国工人阶级进行革命运动  相似文献   

7.
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革命。革命的目的是要在英国确立资产阶级政权,使它适合于已经产生并且得到发展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盟是这个革命的领导者;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是这个革命的主力。人民群众的积极参加,保证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为什么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是革命的领导者?为什么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是革命的主力?这就要看一看革命前英国的阶级关系和透过这阶级关系反映出来的斗争形势。英国资产阶级的起源英国的资产阶级起源很  相似文献   

8.
十七世纪中叶,英国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按照马克思的说法,是一次“欧洲范围的革命”。这次革命的胜利,不仅加速了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的形成和发展,也深刻地影响和推动了欧洲、美洲和其他国家的革命运动。这次革命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是世界近代史上发生的  相似文献   

9.
第一章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重点掌握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背景 1.革命前资本主义的发展 2.阶级关系的变化 (1)新兴的资产阶级的兴起。 (2)新贵族的形成。 3.清教运动 4.革命形势的成熟 二、英国革命的特点(请参阅第一个问 题) 1.革命前资本主义深入农村。 2.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结成联盟。 3.革命披着宗教的外衣。 4.革命带有浓厚的保守性和不彻底性,使 革命沿着下降线发展(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相 比)。 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其性 质 名词 清教运动 大抗议书 克伦威尔 平等派 掘地派 光荣革命 权利法案  相似文献   

10.
张建平 《文教资料》2005,(34):24-25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是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当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一般途径,就世界近代而言,又是这一时期代表历史前进方向的主导潮流。其中,发生在工场手工时期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以及发生在工业革命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既是高中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历年来高考密切关注的重点。因此,本文试将这两次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作一全面的分析和比较。一、对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解(一)革命开始的标志。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算起,资产阶级革命相继在北美殖民地、法国等地…  相似文献   

11.
第一章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重要问题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背景 1、革命前资本主义的发展。 2、阶级关系的变化。 3、清教运动 4、革命形势的成熟 二、英国革命的特点 (请参阅第一个问题) 1、革命前资本主义深入农村。 2、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结成联盟。 3、革命披着宗教的外衣。 4、革命带有浓厚的保守性和不彻底性,使革命沿着下降线发展(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 名词  相似文献   

12.
一、温斯坦莱的生平与世界观十七世纪上半期,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从封建营垒中分化出来具有资本主义倾向的新贵族,以及广大的农民、手工业者群众,与封建统治阶级处于尖锐的矛盾中。为了推翻阻碍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反动的封建制度,以资产阶级为首的第三等级,于1640年掀起了一场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资产阶级革命。中经两次内战,终于推翻了封建制度,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并于1649年5月19日宣布英国为共和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了胜利。  相似文献   

13.
专题指导 本专题的主要内容包括:资本原始积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统一)前后的经济状况;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变化;三次科技革命和两次世界大战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条件及变化情况是本专题的重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变化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是本专题的难点。 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时期: (一)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时期(1500—1870年) 英国。通过圈地运动、殖民掠夺,对外贸易完成了资本积累过程。英国的资本主义有较大发展,但是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通过革命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统治确立,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18世纪中期又打败法国,国外市场扩大。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上半期的工业革命,导致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英国成为“世界工场”,也成为在亚非拉都有广大殖民地的“日不落帝国”。  相似文献   

14.
一、历史基本线索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资产阶级革命是在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队伍日益壮大,要求当权、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情况下发生的,是以推翻封建制度为目的的革命。主要史事有:17—18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德、意统一。1640—1689年的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法国通过1789—1794年的资产阶级革命,摧毁了封建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美…  相似文献   

15.
十八世纪末,北美独立战争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中两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北美独立战争是美洲历史的里程碑。通过这次革命,英属北美十三州殖民地不仅摆脱了英国的统治,建立起独立的共和国,也削除了内部的封建残余势力,促进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同时,这次革命的胜利大大地推动了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统治下的中南美各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尤其是推动了欧洲的革命。关于北美独立战争,马克思曾写道:这次战争“为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高涨时代”,“为  相似文献   

16.
资产阶级革命,发端於十六世纪尼德兰的革命。十七世纪的英国革命则是资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二次胜利,虽然它也和尼德兰革命的结果同样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形或妥协并未完企彻底摧毁封建制度,但是它在各方面却超越了德尼兰革命的成就。正如叶菲莫夫同志在论述十七世纪英国革命的意义中说:“十七世纪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是世界史上的一椿重要事件。它造成了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的胜利,并揭开了新时代历史、即近代史的序幕。”就是说,十七世纪的英国革命,不仅是英国社会政治的一个重要转变点,而且开始了世界史上的新时期,由封建制度占统治地位的中世史开始过渡到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近代史,换一句话说,就是近代史的序幕。  相似文献   

17.
[高考导向分析]本专题涉及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法国、美国、俄国、德国、日本等的社会革命或改革、内政外交政策、政治制度的沿革、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的变化等基本知识。其中,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是重点,各国政治对世界政局的影响是难点。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占有一定的份量。例如,’95的“法国革命的根本原因题”、’97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性质题”、“反法西斯四次战役时间顺序题”等。在对本专题的复习中,应结合史实进一步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资本主义政治的本质特征。[专题知识体系](一)17、18世纪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童年阶段,即手工工场阶段。这一阶段,世界历史发生了巨大转折和变化,资产阶级革命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击封建统治、欧洲封建国家自上而下改革、欧洲启蒙运动以及殖民国家积极推行殖民扩张政策等,构成了这一时期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的主体内容。  相似文献   

18.
边海长 《历史学习》2003,(11):13-14
有这样一道习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一个新的资本主义历史时期的到来,主要在于它(答案:C)A.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第一次胜利B.为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C.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都有广泛的影响D.是人类历史的一次重大进步我们知道,尼德兰革命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它使荷兰在17世纪成为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那么,为什么要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为资本主义历史时期到来的标志呢,对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都有广泛的影响”又…  相似文献   

19.
主题内容范围:主要涉及英国、法国、美国、俄国、德国、日本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革命或改革、政治制度的沿革、内政外交、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的变化等知识。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早期资产阶级革命、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的政治、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内政外交、二战后资本主义政治的新发展等。  相似文献   

20.
一、教学中应该阐明的基本概念自十七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至一八七○——七一年的普法战争,是近代史的第一个时期,这是资本主义在西欧各主要国家和美国取得胜利和巩固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基本的历史内容是资产阶级革命,因此教学的中心任务也就在於使学生理解“资产阶级革命”这一基本概念,使学生从理解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形成的规律,理解资产阶级以及资本主义的实质,从而理解社会主义革命以及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之间的原则性的差别。教师应该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地体会到总路线所指示的社会主义前途的伟大意义。在“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章中学生们第一次触及到“资产阶级革命”这一基本概念。但是叶菲莫夫同志根据苏联中学的经验告诉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