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鲁迅充分发挥文学的批判价值和启迪的功能,他深入地分析了封建礼教和家长制吃人的本质,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鲁迅的文学作品独特、丰富的民族寓言是其文化政治革命的集中写照,在审美的基础承担着历史——文化政治使命。鲁迅作品中乌托邦结局的预设是其希望所在,同时也是一种暗示,它预示了在黑暗的现实中仍然存在着可塑的未来,在绝望中仍然渴望审美超越和救赎。  相似文献   

2.
鲁迅一开始从事文学活动,就被具有激进民主思想的欧洲浪漫主义所吸引。这种激进的民主思想与浪漫主义精神首先表现为对旧世界和旧传统的叛逆和反抗。所以鲁迅竭力推崇“立意在反抗”的西欧十九世纪初叶的积极浪漫主义作家作品宣传介绍他们那种狂风怒涛般的反叛精神,以推翻封建偶象和“铁屋子“;希望“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张”,以振兴中华,“屹然独见于天下”①。正如他后来回忆说:“先前,旧社会的腐败,我是觉到了的,我希望着新的社会的起来”②。这是鲁迅早期倾向于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根本原因——对旧  相似文献   

3.
1936年10月19日晨,一代伟人鲁迅病逝于上海。著名作家郁达夫当时就说:“没有伟人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而有了伟人却不懂得崇拜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中国人是倍加爱戴自己民族的英雄、伟人的。鲁迅身后,享受着无比的尊荣。我们的中小学语文课本,就收进了许多关于鲁迅的文章和鲁迅的作品。但是,曾几何时,一提到鲁迅,就是“横眉冷对”,就是“一个都不宽恕”的决绝战斗者形象,学生只可仰视而没有亲近的冲动;再加上应试教育作祟,有的学生说自己最怕读的就是鲁迅的文章。这是在让学生崇敬还是远离鲁迅?推而广之,教材中的其他英雄、伟人,是不是也面临着同样的尴尬呢?我们编发刘发建老师执教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例,一方面是表达我们对鲁迅的敬意,另一方面也希望大家都来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课堂教学,如何让伟人以鲜活的面貌走向学生,让学生有与伟大的心灵交流的渴望?  相似文献   

4.
对旧中国反动教育制度的抨击,是鲁迅对整个旧社会进行全面批判的重要组成部分。旧中国几千年的教育领域始终是孔孟之道的世袭领地,所以,鲁迅对旧教育制度的批判,也都贯穿着批孔反儒的革命精神。1926年9月写成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便是这类文章中极有代表性的一篇。  相似文献   

5.
"少不读鲁迅"和近年来中学语文课本对鲁迅作品的缩减,存在着对鲁迅与青年关系的有意疏离。鲁迅的一生同青年息息相关,他带着一颗青年的心进行着自己的人生追求,把自己的所有爱恶都放在青年的身上,永远站在青年一边。鲁迅希望建立一个有利于青年健康生长和全面发展,一个充满活力、富有创新、自由平等、诚实守信的青年社会。  相似文献   

6.
一、讲——从本文开头看议论文的战斗职能议论文在现实生活中有何作用?这是我们学习议论文必须首先要搞清的一个问题。鲁迅说,议论文的职能是“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即给以反响或抗争”,“对于新的事物呐喊开道。”文章合为时而著,合为事而作,写议论文,读议论文都必须注意文章的时代背景。本文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陕北公学鲁迅逝世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这篇讲话既不  相似文献   

7.
鲁迅是“民族魂”。身为文坛巨擘、学界大家的鲁迅是属于我们全民族——属于我们大家的。关于我们为什么要读鲁迅,已经有了很多很好的答案。然而我们最想说:因为,鲁迅属于青年人。70年前的10月19日,鲁迅先生“大笑”着、“歌唱”着,迎接了死亡。70年后的今天,我们拿起自己的笔,用自己的文字来祭奠鲁迅先生——这纸上的怀念,文字或许粗疏,或许生硬,或许天真,然而,总是真心。当然,我们最初和最后要做的,仍是回到文本本身,在先生的作品中找寻精神的永恒与不朽。  相似文献   

8.
海外中国语文教材仍然以我国现代和当代文学为主,特别注重选入我国的名家名篇。本文打算以新加坡《华文》教材为例,简要介绍海外教材对我国十一位著名的作家和学者的评述及其作品入选的情况。他们是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叶圣陶、朱自清、冰心、郑振锋、蔡元培、丰子恺等。鲁迅鲁迅的作品在海外进步青年中仍然拥有广大的读者。《华文》教材评论鲁迅说:“他的著作很多,其中以小说和杂文最为有名。他的小说主题集中在反封建,反旧礼教,而替不幸的人们发出呐喊和带来希望;他的杂文的主要特点是:‘论时事不留面子,硅钢弊常取…  相似文献   

9.
鲁迅的小说世界是一个线性时间缺位的世界。轮回时间意识是鲁迅小说最具活力,也是最富想象力的一种时间形式。它通过个体事物、人或单个事件、场景等在时间中反复出现,演绎着一出轮回的悲剧。鲁迅在竭力反抗着历史的"重复"与"循环"的同时,也在自觉抵制内心深处潜藏的轮回意识,最终从时间轮回的怪圈里突围,真诚地昭示中国新生的希望。  相似文献   

10.
《新作文》2006,(4)
天使,顾名思义是上天派来的使者,它捧出爱心,温暖人间。有天使经过的地方,总有欢乐和微笑。天使象征着美好——美好的心灵,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人间……因此,每个人都希望有天使降临在自己身边,为自己带来幸福和欢乐。但是,我们为什么不让自己也成为一个天使呢?为什么不用心灵,将自己雕琢成一个不仅自己幸福快乐,而且能给别人带来欢乐、给世界带来希望的天使呢?  相似文献   

11.
辯証唯物主义的发展观認为,一切事物的发展都由于自己內部的矛盾,正是由于內部矛盾的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內因。而且只有通过斗爭的方式最后才能达到矛盾的解决。这种解决就是通过新东西的产生和旧东西的死亡而表現出来。毛澤东同志創造性地闡发了事物发展的这种过程,他說:“新过程的发生是什么呢?这是旧的統一和組成此統一的对立成份讓位于新的統一和組成此統一的对立成份,于是新过程就代替旧过程而发生。旧过程完結了,新过程发生了。新过程又包含着新矛盾,开始它自己的矛盾发展史。”这就是說,毛澤东同  相似文献   

12.
释《希望》     
鲁迅先生自己说:“因为惊奇于青年的消沉,作希望”。这就是它的主题思想,我们不必另费心力,再去探求。但是,通过这篇散文诗,我们将怎样得出这个结论来呢?这篇散文诗本身的含义,本来就有些隐晦曲折,这就值得多化些心思、好好去探寻的。这里有一句警句:“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而这,也就是全文的结语,——而且,在其他的文章中,鲁迅先生也不止一次的引用这句话。  相似文献   

13.
鲁迅的一生深受尼采哲学的影响。在他创作的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或明或暗地发现尼采哲学的痕迹。而在鲁迅后期的创作中,由于生活经历的增长和人生阅历的丰富,他对尼采的思想进行了扬弃,从而具有他自己的色彩,但我们仍然在文本中可以看到,尼采对他的影响仍然存在。文章以《铸剑》入手,通过对比分析,分别指出"超人"、"怀疑主义"和"权力意志"这些尼采的哲学意象在鲁迅小说中的显现与嬗变,体现尼采对鲁迅后期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鲁迅自1909年从日本回国任教起,有近20年的教育工作经历,发表了许多有关教育的文章,鲁迅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对旧教育的批判。  相似文献   

15.
黄波 《语文新圃》2009,(4):32-34
自己亲历过应试教育的林林总总,正如鲁迅所说,“从旧营垒中来,看得较为分明”,所以,在女儿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我曾经许下过一个誓愿,就是希望以我一己之力,替她尽量屏蔽应试教育之毒,让她拥有洁净的天空和自由的心灵。  相似文献   

16.
鲁迅在创作《野草》时是其思想转变的关键时期,是他对自己内心深处最深刻最严酷的解剖。在那个暗淡无光的旧世界,鲁迅在一次次的思想斗争中交织着绝望与希望。《希望》中鲁迅就把希望与绝望的矛盾起伏展现在我们面前。关于《希望》的创作主题历来众说纷纭,鲁迅在《〈野草〉英文译本序》里说:"因为惊异于青年之消沉,作《希望》。"实际上,鲁迅在新的一年到来时写下的这篇《希望》,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对青年消沉的不满和批评,而蕴含了更深远的思想和心境。  相似文献   

17.
好奇心,无疑是一颗希望知道自己所不知事物的心。如果只将眼光聚于此,那在我看来,似乎古今中外男女老少大多都有这样一颗“心”,有一种“好奇心”在鲁迅的文章中最为常见:那驱使国民争先恐后看“砍头节目”的是好奇心:那驱使乡邻听祥林嫂哭诉的是好奇心;那驱使阿Q“革命”的亦是好奇心。但,也许这些都只能称为“好奇”罢了,  相似文献   

18.
在 2 0世纪中国的历史语境中 ,启蒙注定了异常艰难。专制统治者与其制造的民众必然要抵抗和拒绝启蒙。鲁迅的小说不断展示着启蒙的困境 ,只是提醒人们丢掉浪漫的幻想 ,正视启蒙的艰难。鲁迅在参与启蒙化运动之时就对启蒙有所质疑 ,似乎对打破铁屋不抱希望 ,但事实证明 ,鲁迅并未绝望 ,而是把最后的希望寄托于启蒙 ,在绝望的废墟上不懈地努力。在大众化与化大众的矛盾中 ,鲁迅始终坚守着化大众的启蒙立场 ,即使置身于主张大众化的阵营 ,也没有放弃自己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接本刊2005年第34期)模块12明智的人这一模块相联系的核心价值是真理与智慧。真理与智慧是智力开发的最终目标。热爱真理表现在对知识的不懈追求,智慧是识别和理解真理的能力。真理是我们生活和行动遵循的价值和规律。这一模块对应的相关价值是理解和洞察,即能看到、理解事物内在的本质、真正面貌和相互联系。学习目标:——感觉洞察力和智慧与自己的生命的关系——思索他们自己的内在本质和富有意义的经验在自己生命中的重要性——找出哪些感受是不是自己希望在生命中更多拥有的,哪些感受希望在自己的生命中更少出现。——参与心智图训练,…  相似文献   

20.
鲁迅把伦理问题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猛烈地抨击旧的伦理道德,阐明并践行自己新的伦理思想。由于背着因袭的重担,其伦理思想与实践存在着一定的张力,徘徊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