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着您的遗像,我们默默地坐在一起,追思着您——我们的尊敬的老社长赵超构。仿佛就在昨天,您还来过电话,告诉我们,您要去参加一个会议。仿佛就在今天上午,您还到过我们的办公室,说是向我们“报到”来了。每天早晨,经过您的办公室,望着那张洒满阳光的书桌和空空的椅子,我们都在盼望:老将(我们平时都这样称呼)今天会来报社吧! 这些日子以来,我们实在不敢相信,您竟已离开我们,去作人生永恒的远行。那天,您安卧在鲜花丛中,我们向您诀别时,都还不愿相信自己的眼睛:那真是老社长吗?敬爱的老社长不就在我们中间,正在  相似文献   

2.
“您别急,再等等,过两天还会有人来发的。”陈宝成满脸笑容,安慰着年过7旬的王奶奶。 陈宝成,58岁,北京市海淀区上地西里小区业主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他指的事情是数字电视的接人,仅一个下午就有4个业主打电话咨询。  相似文献   

3.
1997年7月,在北京宽沟招待所,我与季羡林先生进行了五个早晨的采访,就季先生的一些生平往事以及一些大事记进行了访谈。于青(以下简称于):季先生您好,因为要写您的传记,我想就一些史料性的问题跟您聊聊。季羡林先生(以下简称季):可以。这些方面的材料我都写过文章,你可以去查一查。于:好,我们就开门见山。季先生,您去德国留学十年,回国后您先后去过上海、南京,后来直接去了北大,就是没有回到家  相似文献   

4.
您去过海南岛吗?您欣赏过天涯海角壮丽的景色吗?如果您有机会去到那里的话,你定会寻幽探胜,乐而忘返。当您来到宝岛的南端,让海水漫过双足、步入细软的沙滩时,您仿佛置身于天地之外,不禁心旷神恰,浮想联翩。眼前,水天苍茫,海风习习;身后,绿树掩映,一片葱笼;附近,奇岩屹立,怪石  相似文献   

5.
1966年,"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日理万机的周总理挂念着我的父亲刘文辉。他对父亲说:"如果红卫兵来了,您就打电话给总理办公室,我马上派人来。"不几天,红卫兵来抄家,父亲还没有来得  相似文献   

6.
应鸿晖  高行 《传媒》1999,(5):37-39
走进新闻出版署副署长梁衡同志的办公室,一股书卷气扑面而来,并不宽敞的办公室堆满了各类报刊书籍,仿佛步入了一个小型的图书室。在这种书香扑鼻的氛围中,我们就党刊与市场的  相似文献   

7.
到医院去看病,挂号费、医药费、注射费这些大伙估计都听说过,可您听说过输液收费坐着和躺着要收取不同的费用吗?患者在西安市第一医院看病时就遇到了这样  相似文献   

8.
《电子出版》2003,(1):47-47
令人感到惊艳的合成照片都是用Mask Pro去背软体所制作出来的特效,虽然在Photostop之中已经提供了相当多的工具可以帮助您将影像进行去背的动作。 对于影像去背的要求每个人都不同,如果您只是玩票性质的或者只是为了要交些简单的作业的话,那您大可以使用在Photoshop之中原本就已经提供的工具如路径工具或者是Magic wind等,皆可以达到一些简易的去背效果,但是对于专业人士来说要求的可就不是这样的简单了,必须要达到相当精确的效果,而MaskPro这套Photoshop的外挂滤镜可以说是目前最专业的去背软体之一,接着我们来看看MaskPro到底有哪些强大的功能可以帮助影像处理与美工人员做到专业的去背效果。  相似文献   

9.
默默地,用自己的笔,修改、纠正和精化着作者的作品,用自己心血准确地表达着同作者一样的心境和律动。尊敬的编辑,您可曾知道,您在修改着我们的稿件,校正着我们的作品时,您还在不断地修正着我们的主观世界,时时地校正着我们的人生之路。1988年,我在前卫报社学习,尽管只实习了几个月时间,但对我来说却终生难忘。失败的“空城计”。那年春季的一个星期天,吃罢早饭我跟谁都没打招呼,就帮着团里的新闻干事去拉电冰箱。报社的郝编辑、王编辑吃过饭后,或许是想看看我的食宿情况,或许是看看我的业余生活,我的宿舍门开着却四处找不到…  相似文献   

10.
商恺谈成才     
一头乌发,一副茶色眼镜,一张随时带着微笑的面容。这就是我在承德全国地市报研究会见到的商恺同志。那天,我正要去他的住室拜见,他却先来到我们的住室。“应当我们去看望您,您倒先来了!”“为什么只许你们看望我,就不许我看望你们?”商老爽朗的笑语,平易近人的作风,一下子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向他讲了《安阳日报》的情况,当听到报社百分之六七十的采编人员都是30岁左  相似文献   

11.
第六章一份艰难的刊物 1937年上海失陷后,大批文艺工作者从香港转往内地。茅盾也是如此,到香港后,转往广州,又挤上了北去的列车,来到长沙。长沙已有在街头宣传抗战的宣传队,十分热闹。茅盾在长沙除了参加长沙文艺界为他举行的一次茶话会,还应邀去作了一次公开演讲。演讲的第二天,便有人上门请教。德沚把客人引进来,茅盾才看清是个20多岁的年轻人。他穿着半新的黑色棉袍,浅黑色的脸颊上,一双富有南国特色的深陷的黑眼睛。他彬彬有礼地说: “昨天在‘银宫’听了沈先生的演讲,颇有同感,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应为抗战尽一分薄力。我也爱好文学,苦于没有人指教,听说您到长沙,我就想听听您的教诲。昨天从张天翼先生那里打听到您的住址,所以就斗胆来此请您赐教。”  相似文献   

12.
很多人的心里都有过酒吧梦。 当我还是一个中学生的时候,就想将来有一个酒吧,想象中它是灯红酒绿糜烂的。而我,一袭白裙,仿佛出污泥而不染。 之后很多年,我在不同的城市间游走,在不同的酒吧窜来窜去。有时候电奇怪地问自己,为什么要特别在意每个地方的酒吧,仿佛是通过那些酒吧来认识那些不同的城市。酒吧成了城市的代言符号,在我的心目中,不同的酒吧透露着不同的气息,这些不一样的气息从酒吧的色调、整体设计的基调、饰物、挂件、吧台的形状、来酒吧的客人、灯光、音  相似文献   

13.
去年六月,我到驻守在祁连山脉和巴丹吉林沙漠的空军部队去采访.在兰州附近的一个小站候火车准备去酒泉的时候,在月台上遇到了空军航空兵某部的飞行大队王(志兴)政委.当时,我们彼此都不认识."同志,您向东还是向西?"他主动和我打招呼."噢,向西,到酒泉去.您呢?"我说."咱们同一方向.到清河.您到酒泉去,想必部队不是在那吧?"他边说边打量着我."怎见得?"我问他."从您这双皮鞋就看得出来.在我们这边,虽然也都发了皮鞋,但穿的人不多,就是穿了也从来没有人把皮鞋擦得象您的这么亮."他把"我们这边"和"这么亮"说得特别重."您的眼睛可真厉害.我的部队在北京,到  相似文献   

14.
张娟:赵老师您好,抱歉在您最忙的时刻来打扰您.2012年10月11日,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一事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您和北大世界文学研究所为中国作家与诺奖评委的沟通做过有效的努力,知根知底.尽管您一再婉言谢绝,还是想让您谈谈,可以吗? 赵白生:因为我马上要去巴黎大学讲学,还去葡萄牙的里斯本、丹麦的阿湖思等大学演说,走前自然有些忙乱不堪.那我就简要说一下吧,2005年,我邀请了3位诺奖评委来北大,同时请了4位中国作家,搞了一个星期的活动,让中国作家与诺奖评委面对面,知己知彼,做了一次零距离、有深度的交流.当时,媒体报道很多.有的媒体说,一次邀请3位重量级的评委来中国,是史无前例的.不过,没做无用功.  相似文献   

15.
嘉恒 《大观周刊》2006,(46):17-17
对于生活在这个城市的小资美女来说.也许.你可能还没有勇气去参加或者尝试过加一些单身交友游戏活动.或者参加过感觉效果却不理想。那么你可以试试入伙单行道.只要区区1万元的“入伙费”.您就可以坐收渔利了。  相似文献   

16.
15年广播电视记者生涯,我写过上千篇的稿件,采访、谋篇过程中,有苦有乐,有酸有甜,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大多都因"新闻"的兴奋而忘却,唯有三次刻骨铭心的采访仿佛就在昨天.  相似文献   

17.
<正>年过花甲,经历过的许多事都会逐渐淡忘,而41年前援藏那幕场景却铭心刻骨,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1976年春天,我即将师范毕业,积极响应了学校号召,毅然报名参加上海第二批援藏教师队(1976年-1978年),那年我20岁。缘牵雪域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1976年6月29日清晨,我们肩负着"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重托,满怀理想,坐上火车离开上海去拉萨支教。当时学校领导和全班同学都到上海北火车站来送别。  相似文献   

18.
新闻舆论监督是国家机器里多种监督中的一种。没有强有力的新闻舆论监督,报纸则没有战斗力,没有读者,从而在报坛上也就没有自己应有的地位。但新闻舆论监督是“惹人”的事,被批评和被揭发者常常闹到报社来,有的竟结伙前来,拥一走廊人,闹得人几小时甚至几天办不成公。我就碰到过这类叫人烦恼的事。有一年我们政法部编发了周至县农村一个案例,当事人胡某认为报道内容与事实有出入.来我办公室大吵大闹,还拿头在墙上碰,说他“不活了”。要命的就怕不要命的,吓得我不敢让当事编辑出面,许诺由我这个主任亲自去他县调查处理。还有一年…  相似文献   

19.
郭戴云 《东南传播》2012,(6):3-I0001
<正>日子过得真快,昨天还沉浸在迎接新年的欢乐中,可转眼就到了年中!还记得八年前的这个时候,幸福而快乐的我们为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广播音乐频率的开播忙碌着,所有的一切仿佛就在昨天。八年,913一路走得并不平坦,但我们始终坚守着最初的承诺:给喜欢我们的人一个绿色的纯净的优雅的音乐空间。我很自豪:我们做到了  相似文献   

20.
直到我们做完采访,把新闻稿发出去之后,我们都一直在深深思考着雷新华父子的命运。对于这两父子,我们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为此,深表无奈和惭愧。面对生命和苦难,没有比他们更坚强的了。之后,我们又去过几次平和堂,但是都没有再见到这对父子的踪影,不知道他们是不是还住在高桥火焰村,也不知道他们还在不在乞讨,他们就好像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了一样。不知他们是否已经踏上了去上海冶病的路……现在,我们惟一能做的就是祝愿他们在生命旅途中一路平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