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位得道的智者,是一座大寺庙的方丈,因年事已高,心中思考着找接班人. 一天,他将两个得意弟子叫到面前,智者对他们说:"你们俩谁能凭自己的力量,从寺院后面陡峭的悬崖下面攀爬上来,谁就将是我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2.
★不只是故事★ 听说过这个故事吗?相传,一位老禅师给弟子们讲述: 有个饥饿之人被一只凶猛的狼追赶,一不小心跑到了悬崖边.这人心想:与其让狼吃掉,不如跳下悬崖,任之自生自灭,就算是粉身碎骨,也比成为狼的盘中餐强很多.于是,咬牙跳下悬崖.在跌落过程中,他抓住了一棵生长在悬崖上的小灌木.  相似文献   

3.
一位私塾教师,教的七个弟子都考中了进士。他欲将两位千金许给其中的两位弟子,便对弟子说,谁能对上他出的上联,就把女儿嫁给谁。其上联是:一  相似文献   

4.
巴山 《考试》2004,(12)
这是一个老禅师对他的弟子们讲的故事: “一个饥饿之人被一只凶猛的老虎追赶而掉下悬崖,在跌落的过程中,这人幸好抓住了一棵生长在悬崖上的小灌木。头顶上,那只追赶他的老虎正虎视眈眈盯着他,低头看下面,悬崖底下还有一只威猛的老虎,正馋涎欲滴地望着他。即使能逃过粉身碎骨的厄运,他也会成为老虎口中的美食。  相似文献   

5.
正主持想传位给弟子,但传位给谁?主持拿不定主意。最后,主持想了一个办法来考验弟子。主持手握一只青蛙,问众弟子,他手心里的青蛙是死是活。如果谁猜对了,就传位给谁;如果谁猜错了,谁就将被逐出师门。弟子们害怕被逐出师门,都不敢上前去猜。他  相似文献   

6.
悬崖上有一个鹰巢。一只老鹰生育了两只小鹰,一只长着黑爪,一只长着花爪。老鹰抓紧一切时间,训练小鹰飞翔的本领,使它们能够尽快地独立生活。当小鹰长得大一些的时候,老鹰就鼓励小鹰展翅飞向对面的悬崖。老鹰说,谁能飞到对面的悬崖上,谁就是一个成功者。可是,小鹰总是飞出不远就跌到山谷里。  相似文献   

7.
《教育》2013,(6):61
某地深山小庙一位百岁高僧,料定自己时日不多,必须在圆寂之前定主持;但门下三个弟子的智慧均过常人,难分上下。高僧彻夜深思数日,突想一妙计。于是将三个弟子叫到身前,称自己身体不佳,需回老家休养一年,希望各弟子将门口的三个大水池的水给挑满。三个和尚欣然接受。大和尚性子较急,半个月就将水池挑满了。二和尚性子  相似文献   

8.
皇帝打算找人接任大将军一职,于是召来两名最骁勇善战的武将,并出了一道难题。他指着皇宫旁的悬崖,说:"谁能从底下爬上来,谁就能担任大将军。"于是一行人来到悬崖下,那悬崖非常高耸陡峭,寸草不生,遍布碎石。  相似文献   

9.
吴越 《班主任》2013,(3):21-22
我班有个“钱教授” 新接班第一节语文课,在一张张富有朝气的面孔中,我发现有个男生的脸型、鼻子,尤其眉毛,酷似著名学者钱文忠。特别巧合的是,这个学生与钱文忠同姓,名字叫鹏飞。我有意识地给他提供了一次发言的机会,他的回答语言流畅,但是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刻。我问学生:“大家看钱鹏飞长得像谁?”  相似文献   

10.
顾盼猜棋     
从前,有个叫顾盼的孩子特别聪明。一天,村子里的两个青年神秘兮兮地将他叫到跟前,斜着眼睛对他说:“大家都说你挺聪明,你能猜得出我们下的这盘棋谁输谁赢吗?猜对了,我们奖你一个苹果;猜错了,你让我们两人各打十下屁股。怎么样?”两个青年说完捧出一堆苹果放在石桌上。  相似文献   

11.
一次偶然的成功──“第三组”的留级生灵武县杜木桥学区榆木桥小学马清海有个留级生叫马成,我接班的时候,特意将他调到第三组。听前任班主任说,教育这个熬走了两届学生的"蹲班典型",苦口婆心的说教已失去了效力,给他点高压强硬的措施也许有用。第三组是差生聚集的...  相似文献   

12.
马兰花     
1.从前,在马兰山的山脚下住着王老爹和他的双胞胎女儿。姐妹俩一个叫大兰,一个叫小兰。2.这一天,王老爹上山打柴,发现悬崖上有一朵蓝英英的马兰花。他想摘下这朵花送给女儿们,就向悬崖攀去。王老爹心里着急,脚下一滑,坠  相似文献   

13.
天才之夜     
谁是天才?下面要讲的不那么像童话,不过和童话一样具有魔力,看完后你也许就会明白,你也是天才成员的一份子!我遇大麻烦了。"天才之夜"晚会即将举办,但我自觉不是什么天才。让我先自我介绍,我叫本杰明·柏林斯,一个天生无才之人。凯特能用折纸手工做出惟妙惟肖的任何物  相似文献   

14.
山道弯弯,忽然你抬起头,看见开在悬崖上的一朵浅蓝色的小花,茎细细的,花儿在风中微微颤抖,你的心中划过一道淡蓝色的弧光,你会抛开一切,爬到悬崖上去吗?尼古拉会的。尼古拉是个前苏联的老兵, 是个卫国功臣。他30年前离开家,一生都在寻找一种罕见的花。他爬上高山,冒着掉下悬崖的危险,他觉得这样值得,否则那叫什么生活,那不过是吃饱睡足,苟且偷生罢了。  相似文献   

15.
最后的点拨     
师父自觉已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尘世已无所牵挂,惟一放心不下的是两个性情截然不同的弟子。有一天,他把两个徒弟同时召来,交代任务:“师父的衣钵只能由你们其中一个人来继承,但究竟由谁来继承,我想无论选了谁对方都会有意见。现在你们要做一件事:每人拿两张纸,一张写下自己的优点,一张写下对方的缺点,然后再把两张纸拿给对方签名。我会根据双方的优缺点酌情选择。”第二天一大早,两个弟子就聚集在师父房前,为签字与否争论不休,谁都不肯在对方的清单上签字。师父拿过他们的优点与缺点清单。原来,两人所写的自我优点与写别人缺点的数量刚好一…  相似文献   

16.
黑或白     
大侦探请他的三位弟子做游戏。他拿出五顶帽子,其中三顶白色,两顶黑色。接着,他将三人的眼睛蒙上,并在每人头上戴一顶帽子,剩下的两顶藏起来。然后他解开弟子B、C上的眼罩,问A、B、C三位谁能正确说出自己头上帽子的颜色  相似文献   

17.
<正>一位老师让他的三个弟子沿着田埂前行,不许回头,并且每个人只有一次选择机会,看谁能摘到最大的麦穗。第一个弟子走了没多远,看见了一个麦穗,认为是最大的,就摘了下来。但是在随后的路途中,他看见了许多更大的麦穗,苦于不能二次摘取,最终懊丧不已。第二个弟子汲取他的教训,每当发现一个大麦穗,就提醒自己后面还有更大的,结果快要走完全程时依然两手空空,最后行程即将结束,只好将就着摘了一个,最终痛惜不已。第三个弟子总  相似文献   

18.
主持人龙吟:《孙子兵法》的作者自然是孙子,但是孙子指的到底是谁?历史上曾出现过两个对兵法产生重要影响的"孙子",一个叫孙武,一个叫孙膑。他俩到底谁是《孙子兵法》的真正作者?这两人同姓孙,是否有亲缘关系?如果有,又是怎样的亲缘关系?又有传闻,他们其实是同一个人——真相到底如何?  相似文献   

19.
一手遮阳     
正命是弱者的借口,运是强者的谦词。弟子去见师父。弟子说:"我不再继续我的经文学习了。我跟父母兄弟同住一间小屋子,根本没有理想的环境令我将注意力集中到重要的事情上。"师父指着太阳,叫弟子把手放到脸上,将太阳遮住。弟子照办了。师父说:"你的手虽小,却能将那巨大的太  相似文献   

20.
“苗而不秀,秀而不实”这八个字,据说是孔老夫子叹惜他的学生颜回的。颜回英年早逝,几乎使孔子痛不欲生,连呼“天丧予,天丧予!”有跟随他的弟子问,老师你真的那么悲痛吗?孔夫子回答说,不为像颜回这样的人悲痛,还为谁悲痛?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弟子中,谁是最好学的?孔子不假思索地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好学,他有怨气不发到别人的身上,也不犯同样的过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