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记者同自己报纸的通讯员枪新闻,不是好现象。某地委宣传部新闻科的一个同志正在赶写一篇报道的时候,接待了一位记者。他在向记者介绍情况中,谈了自己正在写的这篇报道的主题和素材,并说此稿将尽快寄给这个记者所在的编辑部,希望能得到记者同志的指导和帮助。这位记者当时没提出任何意见。可是,时隔数日,这个记者却在报上发了同一主题和素材的报道,通讯员那篇稿子被挤到废纸堆去了。事后,这个通讯员从那个县了解到,原来这个记者从新闻科出来后,直奔该县,把这条  相似文献   

2.
写新闻要注重选角度,新闻角度是新闻稿件见诸报纸的“敲门砖”。再好的新闻事实没有付诸于报纸、电台,等于零。因此说,新闻角度是新闻事实的生命。新闻角度的选择面很宽,这里主要谈谈新闻“表现角度”。任何一个记者、通讯员.他的采访本都像一个大材  相似文献   

3.
试论记者对新闻素材的选择与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素材是进入记者视野并被记者所意识、所采摘的信息资料,它是从社会生活中摄取的、尚未通过提炼和加工的原始材料。有的记者不会选择和使用新闻素材,或者将自己所掌握的全部素材都堆砌到稿里去,或者面对大量的新闻素材不知如何下笔,甚至让大量有生活气息的材料烂在自己的笔记本里,造成新闻资源的极大浪费。新闻记者不仅要善于获取信息,还要能正确地鉴别和使用新闻素材。  相似文献   

4.
有些通讯员时常感叹一些好的素材被记者捞走了,自己得到的是“鸡肋”新闻,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其实不然,有一位通讯员和一记者往来较多,在一次闲聊中,他在记者的启示下得到一条颇有价值的新闻线索,便顺藤摸瓜,深入采访,写出了一篇较有分量的通讯,发在一家大报上。他抓新闻的“快”与“准”,使这位记者也大吃一惊。自叹这一有价值的新闻,竟从自己鼻子底下溜走了。这位通讯员成功的原因在于,他比別人多了一个心眼。法能想到,到手的素材是否与中央的方针、政策相吻合,并能发现被忽视了的“空隙”。他认为,  相似文献   

5.
这里说的主体性,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 所谓高扬新闻写作中的主体性,就是充分发挥记者在新闻写作中的主观能动性。人是有思维的高级动物,因此,人有主观能动性。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告诉我们,任何精神产品都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观虽居第二性,却不是消极的,它有积极的能动作用。固然,没有客观事实做材料,任何高明的记者也写不出新闻作品,所谓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但不是任何客观事实都能充当新闻素材,写入新闻作品的,需要记者寻找和选择。也不是有了好新闻素材就能写出好新闻作品的,需要记者提炼加工,精心写作。  相似文献   

6.
我认为.作为一个业余通讯员.不可一味追求写稿数量,盲目追求上稿率,而应该脚踏实地,写出高质量.有分量的稿子,既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又鼓动群众努力工作.也有利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搞好经济建设的大局。于是我就给自己定下一条规矩:写稿坚持拾遗补缺。我是一个教师,生活在学校,一边干好本职工作,一边写好本单位的新闻稿件。一个偏僻小县的初级中学,能产生轰动效应的新闻素材不多,但不是绝对没有可写的新闻素材.能在县、市级地方报纸见报、电台播出的新闻素材还是有的。可是报社的记者和专业通讯员不到校采访,新闻素材就…  相似文献   

7.
新闻采访是我们记者行当谁都熟悉、谁都离不开的话题。从新闻采访的定义来说,种类很多:如“新闻采访是记者和通讯员采集新闻素材和资料,访问新闻人物和知情人物的社会活动。”再如“新闻采访是一种独特的调查研究活动,是为了掌握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活动。”  相似文献   

8.
角度,人们观察认识事物的出发点。新闻角度,记者采写报道新闻的出发点。同样一件事,这个记者写出来可能平淡无奇,另一个记者写出来可能就是一篇精彩好稿。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所写的新闻报道更加吸引人呢?笔者认为,要写出“人浅我深、人平我新”的好新闻,除了要有好的素材外,还应该有自己独到新颖的报道角度,有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下面就新闻角度谈一谈笔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有许多通讯员谈到,自己生活在基层,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事很多,其中不乏新闻线索,有的还是有一定分量的重大新闻线索,一可有些通讯员却熟视无睹,没能及时发现并抓住。而有的记者来到基层,蹲上一两天,从一个小小的连队就能抓到几条“活鱼”甚至是“大鱼”。为什么呢?这里除了有些通讯员整天身处其中容易产生感觉、知觉、视觉和敏感性疲劳以外,笔者认为还有一个在新闻写作中选角度的问题。“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同样一件事,有的记者、通讯员觉得很有新闻价值,写出了新闻,…  相似文献   

10.
记者和通讯员在采写新闻报道中,往往遇到这样的情况:有时没花多长时间,就很顺利地写出了高质量的稿子,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而有时候花了很大力气,采访了一大堆材料,却写不出自己满意的新闻。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里有一个新闻价值与采访角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通讯员园地     
初学写作的朋友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毛病:稿件内容很杂,面面俱到,主题不突出,甚至让人看不出主题是什么。造成这类毛病的原因之一,就是舍不得对会冲淡主题的素材“割爱”。 众所周知,通讯员对自己经过辛勤劳动采访到的素材,特别厚爱。然而,自己喜爱的东西,不见得都是有用的。相当多自己觉得是新鲜的素材,不一定就有新闻价值。没有新闻价值的素材必然会冲淡主题。与吃东西一样,好东西不能吃过量,有新闻价值的素材,不适当地往稿件里“塞”,同样要造成“伤食”,致使主题淹没在大量罗列的素材之中。对于这些不利于表现主题的新闻素材,通讯员就要敢于“割爱”。 笔者觉得,一是在确定主题时,要认真组织好素材,舍去可能造成多主题多事件的材料;二是在修改稿件时,要果断删除可能冲淡主题的无关紧要的枝蔓。敢于“割爱”,才能使主题更突出,更鲜明。通讯员朋友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12.
若问通讯员是否会取消?我认为永远不可能。因为世界上只要有新闻和新闻单位,就需要通讯员。通讯员是报社通向四面八方的神经。广大通讯员生活和工作在基层,对身边发生的新闻素材最了解,可以避免遗漏大量的有价值的新闻。如果失去通讯员这些“神经”,则新闻就会失去主心骨。通讯员是专业新闻工作者不可缺少的同盟军。只有专业记者和“编外记者”(通讯员)携手并肩,协同作战,才能取得辉煌的战果。  相似文献   

13.
说到怎样占有新闻素材的问题,各种新闻学教科书上无不说“靠采访”,并强调这是“记者和通讯员了解和获取新闻事实的主要手段”。这些说法的准确性不容置疑。然而,在新闻报道实践中,仅靠“面对面交谈”的采访占有的新闻素材是有限的.倒是非采访得来的新闻素材往往源源不断。尤其是基层通讯员,一般没有正规采访的机会,要占有新闻素材,应更多依仗采访之外的功夫。那么,这都是一些什么功夫呢?  相似文献   

14.
常听一些基层通讯员感叹:“在基层,整天和人民群众在一起,哪有什么新闻啊!”这真是身在宝山不识宝,错把优势当劣势了。和那些国家通讯社和省以上报纸的记者相比,我们基层通讯员也有自己的优势,我们的优势在于身在基层,在于整天和人民群众在一起。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产生新闻的主要源泉,无数取之不竭、写之不尽的新闻素材,蕴藏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之中。联系群众,是记者和通讯员必须  相似文献   

15.
积累素材适时而发有些通讯员手头上有什么线索、素材,立刻写成稿件抛出去,总想以数量取胜,但事与愿违,碰上运气的机会总是很少。这是因为新闻单位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的宣传重点,新闻单位目前不需要的稿件,你投得再多写得再好也是白搭。如果你写的是报社急需的稿件,你写得一般化编辑都会精心修改发排。要想提高命中率,不必把手头的材料都抛出去,要善于积累素材和新闻线索,看准时机发稿。  相似文献   

16.
采访是记者、通讯员获取新闻素材的主要手段。但是,采访不仅仅是“获取”,还有一个“给予”的问题,即向采访对象输出某些信息,提供某些材料。有经验的记者都是这么做的。有些人采访不成功,也与这方面的工作没做好有关。目前新闻采访业务资料中较少谈这个问题,笔者试作粗浅探讨,以期抛砖引玉。采访中输出信息的必要性并不是一切采访都要输出信息。比如,里根总统受到枪击,记者迅即抢拍、抢录镜头,抢打电话向通讯社或报社报告,不需要向采访对象输出什么  相似文献   

17.
做任何工作都要讲职业道德。通讯员虽不是专职新闻工作者,但也应象编辑、记者那样严格要求,遵守新闻纪律,讲究新闻道德。有些通讯员往往就因为对这个问题缺乏认识,随意  相似文献   

18.
我是在基层搞报道工作的,经常与一些记者打交道,颇有感触,特向有些记者同志提出三点建议: 一、不要孤军奋战。有的记者深入基层,由于采访心切,只顾摸采写的线索、素材,而忽视与基层通讯员取得联系。记者就象军队的主力军,而基层通讯员如同广大民兵,每一个记者要完成自己的采写任务,如能和通讯员协  相似文献   

19.
如何提高新闻写作能力,这是作为记者必须研究的课题。新闻写作要循着事物发展规律所提供的信息,揭示主题;新闻要写得生动、鲜活、精彩,需要从新闻素材、标题、导语、主体、结尾等方面下工夫,才能真正达到提高记者新闻写作的能力。一、新闻素材角度选择和主题的确定一篇好的新闻作品的形成,总要通过对一定的素材选取、主题的确定以及结构布局来加以表达。素材选择角度是指记者对同一新闻主题选取不同的材料予以报道,以达  相似文献   

20.
通讯员园地     
敢和记者“抢”新闻 近年来,随着新闻单位体制的改革和记者队伍的日益壮大,新闻竞争也异常激烈。许多处于基层的通讯员愈来愈感到“新闻稿件难写,更难发”。 通讯员在采写新闻时固然没有新闻记者的优势多,但也大可不必为此而灰心,应注重发挥通讯员的自身优势。根据多年的经历.笔者简要地谈几点体会。 一是要树立敢于与新闻记者抢新闻的竞争意识。同一个新闻,记者与通讯员采写的角度不同,撰写出的稿件质量也不同。只要通讯员写作立意新、角度新,就有可能成为一篇优秀稿件,编辑在选择记者和通讯员的稿件时,自然会对优秀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