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话语信息按显现程度来分,可分为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显性信息就是通常所说的字面意义,隐性信息就是深层意义或言外之意,无论是何种信息,译者都应该尽可能地予以再现.本文主要从语境和话语意图的角度讨论了隐性信息的表现形式及其翻译.  相似文献   

2.
话语信息按显现程度来分,可分为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显性信息就是通常所说的字面意义,隐性信息就是深层意义或言外之意,无论是何种信息,译都应该尽可能地予以再现。本主要从语境和话语意图的角度讨论了隐性信息的表现形式及其翻译。  相似文献   

3.
性别歧视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必然会影响到作为社会交际工具的语言。词汇作为社会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所体现的性别歧视现象是最明显和最丰富的。我们拟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探讨英汉词汇中的显性和隐性性别歧视现象,同时探讨女权主义运动下英语性别歧视现象的演变,并指出认识语言词汇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对正确交际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谶语诗词是《红楼梦》中重要的信息传递者、情节推动者和结局预言者,具备强大的信息传递功能,对全书主题思想的深化和情节结构的展开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从信息功能的层面来分析《红楼梦》中谶语诗词的翻译,结合赖斯、韦努蒂等人的翻译理论,比较大卫?霍克斯与约翰?闵福德译本和杨宪益、戴乃迭夫妇译本,总结和分析了《红楼梦》谶语诗词中不同类别谶语信息的翻译方法,并对中国古代具有类似信息功能的文学作品的翻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高校教育中,显性文化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是知识与技能教育,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的能力,更多的锻炼与实践环节是由隐性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来完成的。隐性文化通过感染、暗示、同化、激励与心理调适等多种功能改变着大学生的情绪与情感、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其教育作用是巨大的。高等学校应树立全局观念,动员全员育人,强化制度管理,建立良好校风,提高教师素质,优化育人环境,多途径开发以充分发挥隐性文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P-集合(packet sets)把动态特性引入到有限普通集合X(cantor set X)内,改进有限普通集合X,被提出的P-集合具有动态特性,P-集合是由内P-集合X^F-(internal packet set X^F-)与外P-集合X^F(outer packet set X^F)构成的元素集合对,或者(X^F-,X^F)是P-集合.利用外P-集合结构与生物学中显性基因、隐性基因概念交叉,给出外P-信息的显性、隐性概念;给出外P-信息显性特征、隐性特征与度量,给出外P-信息的显性、隐性定理,给出外P-信息的显性、隐性生成的属性特征.  相似文献   

7.
衔接与连贯是研究语篇语言学的两个重要内容.在很大程度上,隐性与显性衔接决定语篇理解的难易度.读者必须善于发现衔接,才可以较小的认知努力理解语篇的连贯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剖析了当代我国高校隐性文化的内涵、基本特征,探讨了高校隐性文化育人功能的具体体现以及隐性文化育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论隐性课程的德育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隐性课程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价值性影响,与道德教育有着天然性的联系,各种隐性课程因素以间接和内隐的形式,曲折地反映着社会和学校德育的内容和要求,潜移默化地对受教育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因此,重视并充分运用隐性课程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当前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10.
论隐性教育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隐性教育是行为主体在某种环境中,有意或无意地获取非预期的某种经验的过程。其特征主要表现为教育过程的随意性、教育结果的非预测性、教育途径的开放性、教育内容方式的隐含性和教育主体的自主性。信息的暗示方式和主体的心理需要是隐性教育的运作机制。教育应扩大教育领域,注重研究与运用隐性教育中的运作机制,并根据要求做好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转换。  相似文献   

11.
在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十分关注小学生显性学力的培养,但对小学生隐性学力的提升却远未达到应有的重视程度。提升隐性学力有利于小学生达到最佳的数学学力状态,深度掌握小学数学的知识内容,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小学生的数学隐性学力,需要小学数学教师树立正确的学力观,明确隐性学力的层次、方向,关注小学生数学探究的过程,并在数学教学中寓理于算、关注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相似文献   

12.
遗传题是学生在高考诸多题型中相对失分较大的一类题型,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在进行遗传题审题中总是很难将题中信息有效提取,尤其是隐性信息的挖掘。所以,挖掘出遗传题中的隐性信息,往往是顺利并正确解答遗传题的关键,同时也是提升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从英汉语态的基本特征、结构形成、语态的暗含义、英语词汇手段的被动暗含义以及汉语的显性被动与隐性被动等几个方面来探讨论证英汉被动语态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詹小毅  李京 《海外英语》2013,(1):157-158,161
傅雷的神似论在中国翻译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第一次将中国的传统美学和中国的翻译理论相融合。然而大家看到其理论突出贡献的同时,却未注意到神似论的不具体、不实用等方面存在的小问题。其实,神似论就是美的一个再现的过程。该文立足于此,从中西美学的角度出发,再读傅雷的神似论。用科学理性的思维去分析描述了神似论的审美思维过程。得出了神似论可以量化分析译本的四个美学层次。然后探讨了审美再现和移植过程。得出了,我们可以用显性翻译和隐性翻译策略去实现美的移植和再现。总之,在美学的视角下啊,神似论神韵十足。  相似文献   

15.
隐性课程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价值性影响,与道德教育有着天然性的联系,各种隐性课程因素以间接和内隐的形式,曲折地反映着社会和学校德育的内容和要求,潜移默化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因此,重视并充分运用隐性课程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当前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16.
论隐性教育的特点及其功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当前令人堪忧的教育方式和德育现状,重新研究隐性教育的特点和功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其特点和功能为教育目的的潜隐性及其浸润功能,教育方式的“非规范”性及其弥散功能,教育内容的渗透性及其整合功能,教育主体的自主性及其自我教育功能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国内教育学界涌现出很多关于隐性知识的研究,但是多数此类研究模棱两可、水平低下。比如隐性知识管理的研究就很难与显性个人知识管理的研究相区分、隐性知识外化的研究最终也很难说明外化出来的知识之源就是隐性知识而不是个人知识的显性部分。这类问题,究其原因是对隐性知识这个概念的盲信。本文首先介绍了波兰尼的个人知识和隐性知识理论,并通过分析知识的性质、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区别批判了隐性知识理论。本文认为,知识必须是可以言说并且可以被检验的,否则就是意见。除了认知能力是知识的基础之外,其他能力很多情况下表现为旧知识的临场组合应用,新能力并不意味着总有新的知识与其对应,因此说没有证据证明隐性知识是存在的。即使假设隐性知识是存在的,它也不能通过学徒制得到传递,因此教育学界并不需要隐性知识这个概念来阐明理论、解释现象。  相似文献   

18.
课程项目化已成为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在实施项目化教学中,重视显性课程建设的同时,更要关注隐性课程的开发,本文就《农用化学品品质检验》课程项目化教学中隐性课程的开发实践,提出加强多种方式开发项目化课程中的隐性课程,以充分发挥隐性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体育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是现代体育课程理论的重要研究内容,通过文献研究和逻辑分析方法,对体育隐性课程的内涵、特点认真分析和研究,探讨了影响体育隐性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及途径.  相似文献   

20.
信息焦点是信息表达和传递中说话人想要重点强调的信息,在不同的语言中信息焦点的强调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为此,本文对英语和汉语的信息焦点的表达特征进行了分类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就其如何在翻译中有效地保留和转移信息焦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方式,希望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