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水波 《考试周刊》2009,(13):15-16
叶维廉先生作为一位诗人,其诗歌中的意象成为诗歌的一大特色,“窗”和“雨”就是其中鲜明的两大意象。他的许多诗中都有这两个意象的呈现,它们倾注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现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在叶维廉的诗中,它们是“郁结”与“突围”这两个主题的集中体现,诗人的特殊在于他透过“窗”观察了“雨”景,又在“雨”中成功突围。  相似文献   

2.
从现代到古代--叶维廉及其诗歌创作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维廉作为20世纪60年代出现在中国台湾文坛的人物,他在多个领域都有杰出的建树,因此,他也就具有了多重的身份,既是诗人,也是文艺理论家,批评家,既是著名的教授,也是成就卓著的翻译家。在他的文化建树中,他的诗歌创作,具有鲜明的个性与杰出的意义。从他诗歌创作的历程看,他走过了一条从现代到古代,从西方到东方的道路,而他诗歌的意义则在于比较鲜明地反映了20世纪中国新诗追求现代化与民族化的思想,艺术倾向,为我们探讨中国20世纪新诗成功的经验,提供了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3.
叶维廉(1937-)是著名的美籍华裔诗人、翻译家和学者,他在比较诗学的研究上卓有建树,其著名的“文化模子”理论曾在比较文学界产生强烈的反响.本文通过对叶维廉“出位观”的论述,旨在揭示其跨学科文学批评实践中遵循的美学依据,以此探寻其与西方美学、西方文化进行对话的美学据点.  相似文献   

4.
叶维廉是一位集诗人、学者和翻译家为一身的著名海外华人,具有独特的文化身份和卓著的学术成就,特别在中西比较诗学的理论创新与汇通性研究实践方面卓有建树。他首先将“模子”理论引入比较诗学领域,用先建构二元对立再消解二元对立的独特方法为中西诗学比较开拓了新的研究范式。叶氏以自已丰厚的中西文化底蕴与双语优势,独创性地以中西语言与诗为根基,分析梳理出中国古典诗歌与美国现代诗歌在意象呈现方式上的美学趋同性,进而探析出中西诗学“共同的美学据点”,为中西诗学的汇通性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在中西语言之间、中西文化之间、创作与研究之间的“打通”实践,不仅成就了叶维廉独特的学术个性和智慧风貌,也使他成为海外华人留学生群体中典范性的学者之一。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诗歌史上,李白是最具独特性格的伟大诗人之一,他的诗艺术风格是以自然为宗,飘逸豪放,修辞手法的运用更是独具特色.他的诗裁体多样,题材广泛,并且都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他的一生,把禀赋所具有的自信、天真、狂傲、仗义等情性发挥得淋漓尽致,酣畅自如,同代诗人不可与之相比.  相似文献   

6.
戴望舒是三十年代中国诗坛上现代派的代表诗人;他的《望舒草》在当时就被称为这一诗派的典型作品。光阴荏苒,许多自命芝兰玉树、麟凤龟龙的诗作都已成过眼烟云,而戴望舒的不少佳品,直至今天,读诵模仿之人,不可谓少.我们不能不说,他的诗,是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的。诗人凭借雄厚的中国古典文学的功底,又借助了西方象征主义诗歌艺术的特长,在现代诗歌的艺术形式上作了可贵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诗歌史上,李白是最具独特性格的伟大诗人之一,他的诗艺术风格是以自然为宗,飘逸豪放,修辞手法的运用更是独具特色。他的诗裁体多样,题材广泛,并且都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他的一生,把禀赋所具有的自信、天真、狂傲、仗义等情性发挥得淋漓尽致,酣畅自如,同代诗人不可与之相比。  相似文献   

8.
张枣是一位具有“化欧化古”独特诗艺的当代诗人。《圣经》和荷尔德林等西方现代诗人给予他诗艺生成的灵感,中国古典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纯诗”理念的融合开拓了他的诗歌之路。在张枣的诗艺路径中,隐含的宗教哲学促成其诗歌创作的内在超越。张枣的独特诗艺和超越企图应置于20世纪80年代非典型流散状态中来看待。  相似文献   

9.
海子是众多诗人中独特而传奇的一位,他怀着自己的诗歌理想以火一样的热情进行诗歌创作。他的诗同时也是他诗学主张的实践。海子试图用诗歌在这个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交融的新时代建立一个人文关怀的理想世界。  相似文献   

10.
李商隐是中国诗歌史上最富艺术独创性的大诗人之一.他的诗歌流传至今,为历代人们推崇、传诵,主要是凭借其自身的艺术魅力与独特价值.李商隐的"无题"诗脍炙人口,至于其所寓内容诸家所说不一.  相似文献   

11.
叶维廉先生曾在《中国诗学》一书中以王维《鸟鸣涧》和英国华兹华斯《廷腾寺》为例比较中西山水诗以复返自然为主旨,但在观物方式上存在本质区别。王维的诗源于道家思想的东方自然观,讲究"目击道存",发展为"以物观物",呈现出人与自然合一两忘的澄明之境。而华兹华斯的诗歌源于西方人本的思想核心,讲究"主客两分",处处以人观物,揭示出自然与文明的二元对立。本文从产生观物方式不同的原因入手,分析两位诗人在山水诗处理方式上的不同,进而为中西山水诗的比较提供一种解读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诗歌的发展过程中,“中国新诗会”作为一个左翼的诗人群体,发挥着自己独特而巨大的作用,在这个群体中,海南籍诗人征军由于早逝,长期处于评论界的视域之外,而他所创作的诗歌在他的时代确实有着其过人之处。分析征军诗歌的艺术特征,展现和发掘其诗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夏尔·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1821—1861)是法国十九世纪最著名的现代派诗人,象征派诗歌先驱。他的诗集《恶之花》以独特的魅力冲击着人们传统的审美价值,并开一代新诗歌流派之先河。反观其诗集中的“死亡”诗组对死亡的礼赞和向往,不仅让我们得以一窥诗人独特的诗歌艺术,同时也让我们上溯探寻到诗人走过的充满矛盾,交织着失望和希望,悲观而又不甘气馁的人生之路。  相似文献   

14.
李商隐是中国诗歌史上最富艺术独创性的大诗人之一,他的诗歌流传至今,为历代人们推崇,传诵,主要是凭借其自身的艺术魅力与独特价值,李商隐的“无题”诗脍炙人口,至于其所寓内容诸家所说不一。  相似文献   

15.
叶维廉作为一位道家美学的追寻者、阐释者与海外传播者,早期通过对三四十年代现代诗歌技巧的学习,对中国诗论、中国古典诗语法的美学探源,对艾略特、庞德等西方现代诗论研究而进入道家美学探索的门径;中后期他把道家置于比较诗学的视域下和西方后现代语境中来观照,极大地彰显了道家美学的现代价值与世界意义.而揭示叶维廉对道家美学现代阐释的意义,既可以理清叶氏美学探索的精神源头和理论脉络,又可以展现道家美学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增生衍化、与时俱进的张力.  相似文献   

16.
元末明初著名色目诗人丁鹤年自小深受儒家文化影响,遭遇亡国离家之痛.他的诗歌写忧国忧民之思,写亡国离家之恨,创造了很高的成就,有其独特的艺术特色.论文试从借景抒情、诗歌用典、晚期吸收民谣营养几个方面来探讨丁鹤年诗歌的艺术特色,并从其诗歌及诗评简窥其诗学主张.  相似文献   

17.
对朱光潜和叶维廉二位诗论家的代表作《诗论》和《中国诗学》进行比较,旨在发现两代诗论家的不同着眼点及其在诗论研究上的意义。叶维廉运用文化学很好地解释了中国诗歌"以物观物"的原因,发展了中国诗歌发生论的深度。  相似文献   

18.
中国诗歌一向以“主情”为主 ,诗论必重其情感。在西方诗歌传统中 ,直到二十世纪初 ,诗与理性思维的对立才开始打破。这就是以艾略特、瓦雪里、里尔克为代表的现代诗人开创的新时代。“五四”白话新诗运动以来 ,较早把感性与理性 ,诗与哲理融合起来的诗人是卞之琳。他在三十年代是既承接“新月派”的艺术追求 ,又带着法国象征主义技巧汇入到“现代诗”运动之中的。他致力于以“现代艺术形式表现现代人的思想意识和感情”的诗歌创作 ,也是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 ,又有西方文化影响的痕迹。他尤其善于从敏锐的感觉出发 ,并以纯熟的技巧 ,将大…  相似文献   

19.
大多数青年学生,对于中国诗歌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比较熟悉和喜爱,而对于外国诗歌特别是“西方诗歌”很少了解,认为“西方诗”神秘莫测,晦涩难懂,因而敬而远之者多,真正喜欢并有所感悟的人则很少。然而,就大多数青年学生可能接触的层面而言,“西方诗”真的那么遥不可及,难以读懂吗?其实不然。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艺术表现形式,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艺术创作个性与特质,自然,“西方诗”也不例外。我们赏读它时,如果能打破定势,循其规律,找到打开它神妙之门的钥匙,也同样能感受到“西方诗”独特的神韵和魅力。那么,解读“西…  相似文献   

20.
陈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诗歌理论批评家,"周光体"的魁首.陈衍把"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合一"作为诗歌的创作原则和批评标准,但他对"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并不是同样看重的,受清代浓厚的学术氛围的影响,陈衍真正推崇的还是"学人之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