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独立学院学生是我国在校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师源性心理障碍有着自身的特点。某些独立学院教师错误的教育观念与行为,以惩罚、批评为主的教育方法,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教育学、心理学和心理卫生知识的匮乏是导致独立学院学生师源性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独立学院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以预防和减少师源性心理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中职学困生学习心理障碍的表现及成因,并提出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消除中职学困生学习心理障碍的对策,以期能够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管理。  相似文献   

3.
初中学习困难生(以下称为学困生)是指初中阶段在知识、能力、品格、方法、体质等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心理,智力不能正常发展,不能达到新课标规定的基本要求,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给予补救和矫治的学生。这些学生内心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障碍,只要帮他们找到解决心理障碍的方法,他们也可以成才。为此,笔者展开了对学困生心理障碍的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担当班主任教学工作的过程中 ,一直把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放在班级工作的首位。我在与学生朝夕相处中 ,逐步了解到他们有些人存在心理障碍。这些出现心理障碍的主体 ,不仅有差生 ,也有优生。心理障碍首先直接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甚至还可能产生其他一些不良后果。只要班主任能做一个有心之人 ,学生们的许多心理障碍问题就可以从他们的日常行为中找到蛛丝马迹 ,如果及时加以解决和疏导 ,可以防患于未然。基于以上考虑 ,笔者多年来除在正常的班级管理过程 (课堂教学、班团会 )中 ,有意识地贯穿心理素质教育这一主题外 ,还特别…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直接形响着他们自己的成长与成才,而且还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与安宁。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有自卑、多疑、抑郁等,所以,引导他们克服和摆脱这些心理障碍,是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庄春晨 《考试周刊》2010,(48):227-227
对心理障碍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地对他们教学教育,多关心他们,倾听他们的心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正确了解自己。  相似文献   

7.
心理障碍是指心理活动中出现的轻度创伤,它是由不良刺激引起的心理异常。而聋哑学生由于听力残疾带来的认知困难,常使他们在认识客观事物时产生偏见,更易造成心理障碍,且不易克服。老师和家长的教育如果不及时、不得当,许多刺激都可能使他们产生心理变异,造成行为异常,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主要的测量工具,分析商洛学院学生心理障碍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而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体系及模式。调查结果发现:心理障碍学生在大学生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他们普遍存在强迫症、抑郁、人际敏感、焦虑、饮食与睡眠和敌对等障碍,不同类型障碍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但67.27%的学生仅患有1-2种障碍;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存在显著的性别、独生状况差异,但无生源和学历差异;个体知觉因素及家庭因素对大学生的心理障碍没有显著影响,但学校因素是产生心理障碍的重要影响因素。学校心理学家应构建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及其教育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9.
高中生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时,由于对网络整体认知水平不高,以及他们正处于心理发展的"断乳期",辨别能力和自制力不强,很容易受到网络中游戏、暴力、色情、反动、迷信等不良信息腐蚀,陷入其中不能自拔,易产生"网络心理障碍"。高中生"网络心理障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受到人们的重视,当前一些专家运用病理心理学或消极心理学模式矫正高中生网络心理障碍,很难真正使他们走出网络困扰。为此,我们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出发,针对高中生网络心理障碍,进行积极的教育探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在技校学生群体中,不少困难生曾经历过不同程度的挫折,导致了他们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这不仅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而且也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增添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对困难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及时正确地疏导和转化他们的心理障碍已成为技工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不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