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素质教育是让学生“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主动发展”的教育。在过去的基础教育中,由于是以应试为目的,迫于升学压力,我们的课堂教学常常是以牺牲部分差生为代价的。素质教育则相反,它面向全体学生施教,在学生的基本素质的培养中,淡化选拔意识。因此,在基础教育转化为素质教育的今日,我们更应关注校园中这一特殊群体──差生。 差生的形成有一个慢性发展的过程。所以对差生的关注,要从发现学生“差时”开始。我们所说的差生一般是指学习差生、纪律差生和由于纪律不好而导致学习周绩差的双差生。不管是…  相似文献   

2.
赞科夫对差生和差生教育问题进行过专题研究和比较研究,提出了通过促进差生的一般发展来克服学业成绩不良的差生教育思想和方法.他领导的实验室的实践表明,这些方法对于解决差生问题是有成效的.本文以历史的方法,对赞科夫就差生和差生教育问题所做的实验研究及论述加以介绍.全文共分五个部分;一、差生教育问题的提出和差生的特点;二、传统教学中的差生教育措施;三、实验教学中的差生教育方法;四、差生的含义及差生的发展进程;五、小结.  相似文献   

3.
我们所说的差生,是指那些功课不好、表现较差的学生。一个学校、一个班级或多或少总有那么一部分,就是在重点学校,或在按成绩编出的好班、快班,也相对存在着这样一些差生。分析这部分学生的心理特征,做他们的转化工作,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一、差生的心理特征不想学习,亦即厌学,是中学差生普遍共有的心理现象。就其程度而言,大致可分为惰性心理、自卑心理,戒备心理和逆反心理。先说惰性心理,差生因基础不好,功课较差,加上家庭、社会的消极影响,极易滋生成绩好坏无所谓,“大学生赚小钱、小学生赚大钱”的想法,认…  相似文献   

4.
常规教育产生了一定数量的数学差生,"小雨点"实验的结果转化了部分数学差生.论述了在转变差生中用"高分",即教师赋于学生"高分"的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5.
赏识教育是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学生的可贵之处,并给以充分肯定,以实现对学生有效激励作用的“正强化”教育。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变化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最大变化、最不稳定的时期,他们此时尚未形成独立的自我意识,非常在乎他人的看法。“差生”也不例外。“差生”一旦有进步,得到老师及时、中肯而饱满热情的评价,哪怕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期待的眼神,一个亲切的手势,都会让他们感到无限温暖,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6.
"关注人——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一新课程核心理念,要求我们教师要用真情对待学生,用真心爱护学生。尤其要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尊重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尊重有过错的学生;尊重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概而言之,就是尤其要尊重我们平时所说的"差生"。  相似文献   

7.
8.
差生给教师的教学和班级管理带来不少麻烦 ,如何转变差生 ,关键在于培养他们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实教育中出现的差生现象,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出一些转化差生的经验方法,旨在引起,。火教育工作者对差生的关注,以促进差生的健康成长,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0.
转变差生是一个比较难解的教育问题。我在教育工作中主要采用从感情培养着手,增强教育力;体验成功,培养差生进取精神;培养差生自制、自尊、自强、自信;从操行评语中鼓励差生等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1.
12.
“差生”的问题使许多教师和家长处于烦恼之中。所以,如何转化“差生”成为教师和家长的主要任务。首先,教师和家长应该正确了解“差生”的心理,理解他们,善待他们;其次,教师和家长应该尝试运用“皮克马利翁效应”,创造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一种良好的期望中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3.
殷曙光 《课外阅读》2011,(4):109-110
本文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剖析了当前“差生”厌学的三大心理特征:惰性心理、消极心理和你放心理;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在心理疏导、教学管理、寻找闪光点及学校与家长配合等四个方面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差生”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面向“差生”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主要有:培养自信心,提高期望值;发展进步因素,发挥优势与特长;按现有和可能发展水平因材施教;抓最佳时机,实现教育观念、感情、重点和方法的倾斜;培养“情商”因素,引导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15.
杨琼 《文教资料》2007,(33):121-122
"差生"一词在教育界已普遍存在多年,"差生"作为一种特殊受教育个体,普遍存在于每个学校中。本文以"差生"这一称谓为线索,反思了我国的教育制度,结合差生形成的原因提出教育转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熊绍良 《教师》2012,(21):23-23
"差生"通常是指那些在学业和思想品德及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他们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观念,尽管我们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付出似乎无以回报,常为"差生"的教育倍感困惑而显无奈。如何教育转化"差生"是教育的一个永恒的课题,以下是我的点滴体会,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各类学校里都存在一些品德行为偏差,学习成绩又很不理想的学生。这样的学生没有确切定义,我们暂且不妥当地称之谓“差生”,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差生”已占学生总数7—10%,这是一个十分令人震惊的数字。  相似文献   

18.
19.
《教育》2013,(22):8
《湖南教育(上)》2013年第4期刊登张界文章指出,由于多年来应试教育的影响,分数似乎已成为衡量一名学生的唯一标准。成绩比他人差的学生,也就是所谓的差生,自然是苦不堪言。他们很难被社会所认可。从校内到校外、从教师到家长,对差生的认识偏见都极大,一提到差生,似乎就叫人担忧。社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