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学习之友》2011,(7):25-29
当地时间1月17日,《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下称“人物篇”)惊艳亮相,美国纽约时报广场被一抹亮丽的“中国红”点亮。6块电子显示屏同时播放一则醒目的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筹拍的中国国家形象片之一的人物篇。  相似文献   

2.
早在20世纪60年代,西方已经开展对国家形象的研究。西方中国国家形象研究的"始作俑者"是西方在华传教士,此后,不断有西方学者开展中国国家形象研究,产生了大批中国学著作,其中,西方媒体也是西方文化形象的重要建构者。中国应该积极构建自身形象,输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3.
国际与国内社会对中国形象的认识存在巨大的落差.国家形象的落差不仅仅影响着国际国内公众对中国的态度,还影响到未来中国与世界的正常交往以及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缩小国家形象落差是塑造当代和谐美好中国形象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钱宏 《留学生》2010,(6):40-41
自信、务实、开放.负责的国家形象.是中国公共外交的基本目标。长远看.国家形象塑造要服从国际发展目标.促进建设与发展的良好国际和国内环境。一个多民族意义的国家概念.首先应该是一种文化标识.一种文化形象。在公共外交意义上.每位走出去的中国人犹如一张“文化名片”,而且.公共外交涉及的人群远远大于政府外交。  相似文献   

5.
从1月17日起,《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在被称为“世界街头”的纽约时报广场大型电子显示屏上以每小时15次,每天共300次的频率播出,总计将播放8400次。1月25日,《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角度篇》也首先在互联网上播出,进一步从多角度展示当代中国的形象。  相似文献   

6.
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研究亟待持续探索、深化和提升,中国国家旅游形象测量与评价将在境内外调研中强化其跨文化的实证检验.在梳理和整合国家旅游形象的理论体系和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的理论关联基础上,提出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的测量维度与测量模型,初步构建"中国国家旅游形象识别系统4+1维度模型",并倡导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的跨文化测量.中国国家旅游形象必须进行系统性理论研究和实证性调研,中国国家旅游形象在全球传播实践中应克服"自我东方化"、规避跨文化误读与障碍,以实现良好的国家形象传播与国际旅游营销.  相似文献   

7.
形象学视域下的国家形象是通过对某国的历史、文化、人文、风俗等的了解,在脑海中形成的对这个国家国情的一种较为具体的认识和意象。而典籍作品英译是传播中国形象的一条重要途径。《荀子》作为中国儒家学派的代表作,包含了中国所特有的儒家教育思想、修身理念、政治思想以及荣辱观,这些都是对中国形象的一种别样呈现。通过对《荀子》英译本的研究,分别从《荀子》中的几个具体理念和思想出发,分析如何正确处理一些关键因素或词汇的翻译,从而在翻译中更好地塑造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8.
皮尤研究机构关于中国国家形象的调查研究既反映了西方的新闻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也同时指出了中国国家形象外宣的问题;国家形象的下滑和负面效应的形成从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国内国外的两个环境的影响.从国外因素来看,基于媒体的特性和其所生存的社会文化价值观的特点,基于媒体所建构的拟态环境中所发展起来的中国形象是非客观,公正的认识,有深刻的模式固见,甚至偏见;而从国内因素来看,中国媒体管理制度和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形成了中国民众的国家形象观。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化时代,国家形象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是国际战略博弈的重要范畴,具有重要的国家战略价值。在国家形象研究中,很少有学者从全球化维度考察国家形象战略问题,影响了国家形象战略的深入推进。因此,有必要从全球化视野审视中国国家形象战略面临的现实挑战,探究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家形象战略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0.
国民形象与国家形象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说国民形象才是真正的国家形象。本文拟运用态度资源系统对《韩国时报》上有关中国游客的英文报道展开分析,探究韩国民众眼中中国游客的国民形象。研究发现韩国民众对中国游客多持积极肯定的态度,且更为看重中国游客对当地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的国家形象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形象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国内外人民的情感态度与人心向背,世界各国都致力于自身的形象设计。邓小平是中国新时期社会主义东方大国形象的主要塑造者。邓小平适应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走向世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时代要求,全方位地具体设计了中国的国家形象,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国家形象思想体系,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是我们塑造新世纪社会主义大国形象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的国家形象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认为,中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和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应当注意树立和始终维护良好的信守诺言形象、独立自主形象、和平大国形象、改革开放形象、乐于助人形象.  相似文献   

13.
国家形象传播的一种途径就是通过对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塑造的翻译呈现到全世界范围内。《诗经》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元典,是对中国古代形象的一种浓缩呈现。为了使西方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中国译者深入到《诗经》翻译研究中,尽力呈现真实的中国古代形象。一方面通过对《诗经》弃妇和轻女社会现象的翻译,突出地呈现了中国古代女性身份卑微、地位轻贱的社会形象;另一方面通过对男子强娶和一夫多妻社会现象的翻译,呈现出完全与女性形象对立的男性霸权和拥有社会绝对权的尊贵形象。中国译者的翻译在形象学视阈下更深入、更真实地诠释了中国古代形象。  相似文献   

14.
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实施中国国家形象战略,是让世界了解中国读懂中国的重要途径。中国国家形象战略作为伟大系统工程需要由中国道理来总结好中国经验并提升至中国理论,这是中国国家形象战略理论生成的必然逻辑。国家形象战略概念、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等是阐述中国国家形象战略理论的基础和前提。国家形象战略是主权国家为了实现国家利益而综合运用政治、经济、文化、传播等手段调动、挖掘、协调、整合各种战略资源来追求和塑造国家理想形象的科学与艺术,具有价值主导性、合作共赢性、文明互鉴性、传播适应性等特征,要受到国家意识、国家利益、国家身份、国家实力、国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国家形象战略理论来源于中国国家形象战略实践,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理论,其核心要义和主要内容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国家形象战略理论与实践创新,对树立良好中国形象、传播中国声音、赢得国际社会尊重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文化事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在若干人文学科中,比较文学是一个刚兴起的学科,而形象学是比较文学学科中的重要概念。形象学主要是研究同一形象在不同国家的衍变,即社会集体想象物的嬗变过程。对比不同文学作品翻译中的中国形象,可以知晓不同国家对中国思想体系的理解。本文将以《论语》的英译为例,探讨文学作品翻译中的中国形象,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国家形象的构建是一项双重任务,即要实现"社会主义形象"与"现代国家形象"的二位一体。60年来,新中国对社会主义国家形象的构建经历了数次解构和重建的艰难历程:由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统一的集体形象转向特征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象,由意识形态第一的革命国家形象转向高效务实合作共赢的现代国家形象。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与"中国崛起"的话语体系中,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形象构建的未来取向是实现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民族特性与普世价值的双重耦合。  相似文献   

17.
十八大提出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精神,国家旅游局确立了"美丽中国之旅"的国家旅游形象。对"美丽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研究战略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对国家整体旅游形象所涵盖的特性、内涵、形象标识构建和推广策略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国家形象的特性决定了国家形象危机形成因素的复杂多样。无论是国家自身的问题所引发的形象危机,还是文化差异和利益追求所导致的形象危机,都对中国的软实力和硬实力造成了严重危害。如何修复受损的国家形象,从根源上消除国家形象危机的出现,我们必须进行有理、有力、有节地应对,实施一整套措施,为中国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19.
杨锐 《高中生》2011,(4):36
中国形象其实可以细分成中国人的形象和一个民族与政府的整体形象,也可以分成文化中国、商业中国、政治中国和中国人的中国四大类。不管如何分类,受人尊敬的国家形象如德国就突出两个字:责任。而责任的背后是价值观。文化中国的形象从饮食、中华医药、建筑、琴棋书画到文学都是中性的,容易被西方接受和尊重。商业中国的形象总体是成功的,而中国人的海外形象最有争议。大  相似文献   

20.
在"和谐世界"理念下,良好的国家形象塑造,需要转换经济与文化在国家形象构建中的优先序列,用文化优先替代经济优先,构建"文化中国"的国家形象;在国际社会中,中国要有所作为,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而亲善睦邻,营造"周边和谐",是提升"和谐世界"理念感召力和影响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