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宜宾学院学报》2015,(10):77-84
伴随着城市化产生的越来越强大的"聚集效应"挤压着城市空间,致使聚集空间趋向极限,带来了各种"城市病",逆城市化也随之产生。伴随着逆城市化而来的是精神、交通、土地、财政、发展以及环境、农村资金等压力增大,空心城市形成,城乡户籍制度催生出"伪逆城市化"。因此,我国城市发展必须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加快落实户籍改革制度,加快土地制度改革,发展环境友好型工业,促使工业化和城市化相互推进,选择健康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实现农村现代化的转变等方面推进我国城市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文学趋于活跃,作家们表达了对城市的感受与反思.同时,"逆城市化"凸显于文学写作中.它反映了作家与读者在创作、阅读中对城市的厌弃、批判、逃离和对乡土的渴望与回归."逆城市化"使作家与读者重新发现乡土这一审美领域,丰富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文学为主的文学写作,使文学回到了文学自身.  相似文献   

3.
一、流行高中地理教材中的不当表述我们注意到,现在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版、2006年11月第4次印刷的《高中地理·必修2》教材第33页,在城市化进程示意图有关加速阶段的说明中,有如下表述:人口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随着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中,市区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小汽车普及后,许多人和企业开始迁往郊区,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在34页又  相似文献   

4.
正地理概念是指反映地理事物本质属性的知识概念如同金字塔的基石,如果学生缺乏明晰的地理概念,就会影响到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的掌握。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地理概念教学。在高中地理必修二"城市和城市化"一章教学中,城市化、郊区城市化、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及再城市化等几个概念形意相似,较易混淆。下面,笔者谈一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高一下册在讲解城市化问题时提到了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而在一些习题中出现了有关郊区城市化的问题。然而,一些把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混为一谈或没有真正区分两者之间的差别,现将二者做一下简单的区分。郊区城市化20世纪50年代后,由于特大城市人口激增,市区地价不断上涨,加上生活水平改善,人们追求低密度独立住宅,汽车的广泛应用,交通网络设施的现代化等原因,郊区城市化进程加速。郊区城市化以住宅郊区为先导,首先,城市中上阶层人口为了追求优美的环境将住宅迁往郊区。而后,商业服务部门迁往郊区。其因有二,一是中上层人迁往郊…  相似文献   

6.
白田田  梁倩 《教师博览》2013,(12):21-23
<正>备受关注的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召开在即,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改革再次成为城镇化背景下的核心议题。虽然每年有1000多万农民工进入城市,但现行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方面的制度藩篱和隐性门槛,使得农民工市民化这一新型城镇化的核心难以做实。  相似文献   

7.
一、城市化、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
  城市化又叫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具体分析,城市化包涵两层含义:其一,城市化是一个人口集中的过程,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致使城市人口总量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镇数量增加,城镇密度加大,每个城镇的规模扩大,其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增加是城市化最为重要的衡量指标;其二,城市化是一个地域的转换过程,城市的建设用地扩展,城市用地功能进一步分化,土地景观发生很大变化。除此之外,中图版、湘教版的教材中也把产业结构的转变,即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的转变看作是城市化的另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8.
当前,许多人提出我国已进入逆城市化阶段,在笔者看来,目前出现的现象并非严格意义上的逆城市化,实质是一种伪逆城市化。本文试从原因和影响等方面阐释和分析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9.
城市郊区是城市经济、城市化和城市社会向农村经济、农村化和农村社会的过渡地带。城效结合部往往是传统的农业经济和现代的工业经济;传统的农村社会和现代的城市社会冲突和融合的地区。城郊结合部的经济、化和社会组织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和不稳定性,与之相对应的是社会变迁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城市郊区域市化的社会变迁为对象,主要以兰州为例,就甘肃省城市郊区城市化的路径选择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第三产业:上海郊区城市化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海小城镇建设应走郊区城市化的道路,发展第三产业是上海郊区城镇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第三产业内部,依据服务业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传统服务业,补充性服务业,新兴服务业三类,上海郊区城镇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主要以传统服务业和补充性服务业为主。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中,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逆城市化(counter urbanization)现象.它是发达国家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特点,主要表现在城市社会的人口重心发生变化(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大城市中心区萎缩),城市社会的经济活动和政治影响力也由城市中心向外围地区转移.这种转移最早出现在若干发达国家的城市中.为更好地认识逆城市化现象,本文着重就逆城市化的几种错误认识作一剖析.  相似文献   

12.
过去的五年,阳泉市郊区整体教育水平全面提高,实现了优先发展、率先发展、超前发展,先后荣获“山西省科教兴县先进单位”、“山西省县级职教中心建设达标县(市、区)”、“普通话初步普及、汉字社会应用基本规范达标城市”、“山西省2009年度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先进单位”、“山西省2009年度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相似文献   

13.
郊区城市化与逆城市化这两个现象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区分度不大,学生很容易弄混,从而影响学生对城市发展阶段、发展水平和发展问题的判断.为了区分这两个概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分析比较: 一、概念辨析 城市化一般是指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是城市化不同阶段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笔者以"中国城市化进程"为例,针对高考冲刺阶段的历史复习策略,自创小专题复习的几点尝试:围绕核心概念,以历史发展的阶段为序整合教材,找准专题视点;结合多种学科领域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克服教科书局限,进行搭桥式材料拓展,丰富专题内容;设计专题探究的问题链,指导学生掌握应对"新情境、新材料"的高考试题的解题方法,提高专题复习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5.
问题的提出2010年5月17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我国城镇化水平从2005年的42.99%提高到2009年的46.59%,年均增加0.9个百分点。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未来5年间,中国城镇化水平将达到并超过50%,进入城市社会,快速城镇化的趋势将保持15至20年的时间。  相似文献   

16.
逆城市化一般都出现在城市人口比例达到75%的时候,以人口向非大城市中心区迁移为主导,人口还是在城市,并不是像我国近期出现的向农村迁移或不愿迁往城镇的情况。当前的我国的非转农现象决不是城市人口向农村分散和农村化,更不是城市文明和生活方式的农村化,而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城市化阶段的一种特殊现象。  相似文献   

17.
陈茜  朱雪梅 《地理教育》2012,(Z1):53-59
一、直击高考考点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考纲解读】不同人口的增长模式是对区域人口发展状况的描述,也是对人口增长特点时空差异的描述。对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地区差异的分析是了解人口问题与环境关系的关键。该考点具体的知识要求主要有:影响人口增长的决定因素;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世界人口增长的空间和时间差异;形成人口增长时间和空间差异的原因。在复习过程中,要学会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8.
孟志三 《新高考》2010,(2):43-46
【考点扫描】 1.人口、资源与环境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在近几年高考中都有所涉及。如影响人口增长和分布的主要因素、中国的人订问题和政策、人口的再生产类型及其影响因素、人口迁移与环境影响、中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和原因等。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是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它包括城市内部从一般地域向更繁华的地域的转变过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呈现出明显不同的特点,其中,发达国家出现的逆城市化现象和发展中国家的过度城市化和城市化不足现象尤为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20.
在高校郊区化愈渐明朗的背景下,郊区已经成为了高校大学生社团活动的主要场所。作者概括分析了高校社团文化的主要内容和郊区地域的劣势文化以及文化建设上的困境,探讨了如何用大学生社团文化来引导郊区文化建设,从而引领郊区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