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在对广州市农民工进行实证调查的基础上,认为农民工这一群体是手机互联网的现实受众。针对手机互联网在对农民工传播时存在的低满意度、低信任度问题,笔者提出一些解决对策。手机互联网这一媒体要积极寻求与其他媒体的合作,强强联合,创新内容;要进行市场调查,针对农民工所切实需要的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内容传播;手机互联网要认识到这一受众群体,完善技术和服务,努力实现"双赢",既满足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的信息需求,实现社会效益,又挖掘手机互联网的受众空间,实现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手机媒体、互联网、数字媒体的发展意味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时代改变了大众获取知识与信息的方式,以山西这一特定区域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总和为核心的三晋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方式也必然发生改变。本文探讨新媒体时代背景中对三晋文化传播的策略:增加三晋文化传播的形式,以博客、播客、BBS论坛、微信公众号、手机APP为多种形式,实现全媒体空间的立体式、交互式、开放式传播;增强三晋文化传播的趣味性,以互联网环境为传播机制,要实现较好的传播效果,必须在网站制作、程序创作的过程中,增强观赏性、审美性与趣味性;同时增强三晋文化传播的针对性,在新媒体时代下,青少年是主要的受众群体,接受对象发生改变后,要有效针对青年群体进行自媒体方式的传播。  相似文献   

3.
3G时代,手机作为一种新的传播信息和文化的载体的特点将越来越明显,手机的分众化传播特征也将更加突出。3G对于手机出版业务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只有实行有效的分众化传播策略:内容策略上提升内容质量、细分目标受众、增强人文关怀;宣传策略上重视创新、拓展渠道、加强针对性;技术策略上降低资费,提升速度,稳定信号,优化性能,才能更好地满足受众对手机媒介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才能使手机成为真正独立于纸介质媒体、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外的第五媒体。  相似文献   

4.
随着当前信息技术发展,媒体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手机媒体在现实生活当中得到了良好应用,手机媒体也成为了其他媒体一大重要竞争对手,对于传统媒体产生了一定冲击。将手机媒体和其他媒体实现相互融合为广大受众群体传送体育信息资源,有利于促使新闻传播效率和效果得到全面提升,促进国内体育事业健康蓬勃发展。本文主要是关于手机媒体在体育新闻传播当中的应用研究,以供相关专业人士进行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日本手机媒体发展早,技术先进,内容传播丰富,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本文以日本手机媒体内容传播中最能体现媒介特性、发展最成熟的手机报、手机小说为研究对象,剖析日本手机作为阅读媒体在内容组织及传播方面的特点,并提出手机媒体内容组织互动性、提供内容能吸引受众多次访问、社会责任性、对象性及内容媒介融合等对我国手机媒体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如今手机已经成为大众化的传播媒体,日益冲击着传统媒体的发展.手机媒体的小众化传播有着不同于其他媒体传播的优势,人性化的信息服务、碎片化的信息传递、移动化的即时传播都让手机媒体成为信息时代的“宠儿”,逐渐赢得了受众的青睐. 手机媒体小众化传播的特点 小众化传播是手机媒体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其特点主要包括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受众三个方面.无论是传播形式,还是传播内容,受众都可以自主选择,自由空间大.正是这种人性化的传播方式,使得手机媒体的小众化传播逐渐被关注,并且得到了迅速发展.传统媒体的大众化传播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小众化传播恰恰是对大众化传播的一种补充与延伸,使信息的传播更加灵活、迅速、全面.  相似文献   

7.
第五媒体的档案信息与文化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五媒体是指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形成的一个新的信息传播载体,受众是全部手机或使用无线网络的移动终端用户,它是继PC互联网之后又一新媒体形式。由于其具有广泛受众基础,传播范围  相似文献   

8.
韩蓄 《出版科学》2013,21(1):47-49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纸媒面对新兴数字媒体的挑战,为更好地满足受众个性化、多元化的信息需求,需要跨越新旧媒体的鸿沟,跨媒体运营和发展。通过与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互联网等数字媒体的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多渠道合作,促进纸媒与网络媒体之间在内容信息、受众资源和传播途径等方面的资源共享,在相互渗透和融合中实现多赢。  相似文献   

9.
当下,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的三网融合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手机电视逐渐成为"新宠",吸引了受众的眼球。尽管手机电视的发展前景很好,但目前来看,手机电视在传播内容方面存在克隆传统媒体内容、节目内容缺乏创意、传播内容未能与主力受众群的需求相吻合等问题。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手机电视传播要不断进行创新,尽可能突出互动性和体验性,更好地进行个性化服务。  相似文献   

10.
李华 《出版广角》2013,(17):30-33
移动互联网技术在出版行业的应用,改变了信息传播渠道,改变了内容传播形态,改变了受众的阅读习惯。移动互联网高于桌面互联网的用户群体,意味着数字移动出版业将比传统出版业拥有更为广泛的受众。数字出版的移动化转型成为环境驱使之下的必然选择。手机视频是指基于移动网络,通过手机终端,向用户播放的视频。传统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视频是以光盘  相似文献   

11.
柏帆 《东南传播》2014,(7):113-114
当下,新媒体在国内已经成为一个耳熟能详的名词,全世界的新媒体产业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然而,作为新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手机媒体是否能够成为独立的研究领域,还值得商榷,或者说手机传播技术的演进及相关制度的变革对进一步推进媒介融合和产业融合有重要意义。与传统媒介相比,手机媒体作为新媒体重要分支基本已被大众公认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和传统媒体比较,手机媒体的特点异常显著,便于携带、随时随地即可查看接收信息,从而使受众群体更为广泛,在与传统媒体不断竞争较量的过程中,手机媒体以其独到的优势占据一片领地。  相似文献   

12.
现在人们打开报刊,满眼都是短信服务的广告;打开广播、电视及互联网,满眼都是通过手机短信来参加活动或与节目互动的邀请。媒体与受众之间的沟通方式已经从书信、电话渐渐地让位于手机信息。手机对媒体传播行为的介入使受众的积极性被更有效地调动起来,传受双方之间的界限进一步变得模糊。起初,手机定位于通讯行业,缺乏作为一个真正意义  相似文献   

13.
黄强 《网络传播》2007,(8):14-16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手机功能的提升,使得手机媒体在信息传播格局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现在,包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在内的电信运营商,包括传统媒体、新闻网站、商业网站在内的各种内容提供商,纷纷将目光瞄准这一新兴传播领域,不断完善信息产品功能,加大信息服务力度,吸引庞大的用户群体使用和参与。手机媒体不仅提供了信息交流和信息服务的平台,而且具有强大的舆论影响力和社会动员力,正在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深刻冲击。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手机电视拥有的受众越来越多,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传播力量。本文试对手机电视的受众、传播内容和盈利模式进行分析,指出手机电视不会取代传统电视,但是传统电视媒体应该积极利用这种新兴形式,扩充自己的力量及影响。  相似文献   

15.
赵莹 《今传媒》2014,(8):123-124
2014年,4G网络覆盖范围逐步扩大,其传输速率大大提升,手机媒体的传播力呈现增强态势。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受众加入到智能手机用户行列,使手机媒体具备了坚实的受众基础。4G网络实现了实时地理位置或GPS信息共享,为精准传播提供了无限可能,大大提高了传播效果。4G网络带宽的提升,使图片、视频成为传播过程中的主要信息形式,通过图片、视频提供真实信息的同时手机媒体的公信力也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我国媒体行业逐步从传统媒体转变为融媒体时代。人们不仅可以通过传统媒体获取新闻信息,还可以通过手机互联网等多种传播介质传播新闻信息,让受众随时、随地了解新闻事件。这就要求当代新闻记者要提升个人素质,提升对新闻的敏感能力。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与鹤峰县的实地调查显示,民族地区的媒体使用率与信息化程度偏低,网络化程度与城市居民差异较大。但手机媒体的上网功能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城乡之间的"信息鸿沟",并在当地的政治传播与文化传播方面显现出功能拓展空间。管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手机媒体的应用趋势,并通过其新兴功能的实现,有效功能的强化,以及媒介观念的引导,实现手机媒体对少数民族受众生活方式与价值认同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社会大众传播手段日益多样化,大众的手机摄影对新闻信息传播发挥重要作用。手机新闻摄影依托于媒介特性,在图片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社会化媒体背景下,手机新闻摄影改变传统新闻摄影传播模式,在社会媒体平台发布手机新闻摄影图片具有深远的传播力,使得信息发布者与受众社交网络扩散。手机新闻摄影在新闻摄影生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手机新闻摄影影响力与参与性增强,但同时面临不少问题。本文对社会化媒体下手机新闻摄影传播进行探讨,分析手机摄影新闻传播的负效应,提出手机摄影应用建议,为手机摄影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信息传播技术日新月异和传播观念不断更新的时代,手机媒体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变化,对传媒生态环境也产生了巨大的变革。本文从四个环节论述了手机媒体如何在3G时代进一步显现“精准传播”这一优势.从而使其成为受众获取资讯和娱乐的最便利终端,成为集数种传媒形态于一身的“掌上传媒”。  相似文献   

20.
在信息传播技术日新月异和传播观念不断更新的时代,手机媒体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变化,对传媒生态环境也产生了巨大的变革。本文从四个环节论述了手机媒体如何在3G时代进一步显现"精准传播"这一优势,从而使其成为受众获取资讯和娱乐的最便利终端,成为集数种传媒形态于一身的"掌上传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