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节决定人物电视纪录片的成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华强 《新闻爱好者》2011,(20):133-134
"细节",《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细小的环节或情节"。在人物电视纪录片中,细节是指作品中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构成人物性格、推动事件发展、描述社会情境的最小组成单位,是对表现对象的局部或细微变化的展示。任何一部成功的人物电视纪录片,一定离不开细节的大量运用。事实上,观众看完一部人物电视纪录片,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定是几个  相似文献   

2.
细节是指在电视屏幕上构成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情境、自然景观的最小组成单位,是对表现对象的局部或细微变化的展示。纪录片可以无情节,但不能没有细节。发现和挖掘细节是一部纪录片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牟青 《新闻传播》2009,(7):58-58
近年来,在电视屏幕上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人物纪录片,它们具有鲜明的人物个性.感人的生活细节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对广大电视观众认识社会。认识人生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本人也认为,一部好的人物纪录片应该是情景交融来铸造人物形象,让观众也融入其中。本人曾参与了镇巴电视台部分专题片的摄制,在其中的人物纪录片的摄制中,感触颇深,下面试以《环卫工人张正华》为例,将实践中的感悟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在谈纪录片创作时都有意无意地回避“表现”,可能是怕提到“表现”就容易使人产生背离真实的嫌疑。其实,纪录片同其他一切精神产品一样,最终是“表现”的。主张“物质现实复原”论的克拉考尔也承认:“任何纪录片,不管其目的如何,都是倾向于表现现实的。”更何况是记录有着丰富复杂情感的人,那种照相式的“纯”记录是无法把人物上升到审美的高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中国电视形态开始逐渐挣脱传统意识形态说教的桎梏,其主要表现方式便是一次旷日持久的纪录片活动。这一纪实运动的生命可以说就是对“真实”的不懈追求。《生活空间》《见证》(中央台),《纪录片编辑室》(上海台),《纪录》(浙江台)等栏目推出的纪录片作品以纪实的理念、平民的视角、纪录的手法吸引了广大的电视观众。然而,对纪实理念的反思可以是各不相同的,在不少电视纪录片创作看来,纪实等于用摄像机镜头记录生活片段,他们极力崇尚避免主观介入。于是,我们可以在许多电视纪录片特别是民间DV作品中看到,纪实被简单地…  相似文献   

6.
7.
张振东 《视听界》2000,(3):9-10
由于电视拍摄手段的自身局限性,它不可能像文字语言一样,上可溯及远古时代,下可展望遥远的将来;既可细说人物的内心世界,又可描绘人物的情感变化;纵横捭阖,无所不能。于是,单纯的电视记录难免会使所反映的内容单调、贫乏,缺少深度。因此,笔者以为在纪录片中恰当地运用有关人物的访谈,既不影响纪实效果,又能弥补电视的先天不足,使纪录片更加灵活自如、完美自然、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8.
《俺爹俺娘》是一部表现孝亲题材的电视纪录片,该片以摄影家焦波与父母的深情为主线,深入而细腻地展示了令人感动的情感世界,不仅在省内、国内的纪录片评比中或得了最高的奖项,而且还代表中国纪录片参赛法国、日本相关的电视节,为我们浙江电视人赢得了荣誉。  相似文献   

9.
电视纪录片容信息、思想、艺术于一体,它在向观众传达信息、知识、价值取向的同时,还必须满足人们审美情趣的需求。特别是人物纪录片,应该成为人物电视纪录片追求的艺术境界。纪录片中的感人细节来源于生活中的感人细节。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无论从形态和内涵上讲,处处都有感人的人和事,作为电视人要学会用深邃的目光捕捉、挖掘感人的题材与感人的细节。一部优秀的具有审美价值的电视纪录片,就是作者按照一定的审美理念进行美学构思,也就是对生活中感人的人和事加以选择、概括、提炼、逻辑构架而成的感人艺术画卷。  相似文献   

10.
李森 《声屏世界》2003,(7):39-40
江西省委组织部拍摄的党教纪录片《老冯这个人》,在全国第七届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评比活动中获得了较好的奖项。党教纪录片(我们过去称之为纪实片)是对生活原生态的真实纪录,是最能体现电视本质特征和优势的一种样式,也是最难处理的一种样式。从第五届党教片观摩评比活动始,电视纪录片受到重视,并有了很大发展。其间,也出现过曲折,走过弯路。到了这一届,以《老冯这个人》等几部优秀纪录片为标志,党教纪录片的创作趋于成熟,获得了丰收。认真评析一下《老冯这个人》,对制作党教片精品,发挥其在党员教育和党建宣传中的作用,是有实际意义的。为…  相似文献   

11.
老镜子和手机原本是两件毫不相干的东西。镜子冠以老字,颇有点古旧物的味道,而手机,无论怎样联想,绝对是时髦而充满现代气息的。  相似文献   

12.
江鸣 《传媒观察》2003,(6):55-56
纪录是一种态度 什么是纪录片?我们要做什么样的纪录片?我们已经做出了什么样的纪录片?这些问题的答案不尽一致,但都不难回答。我们可以说,纪录片是感性的,也可说是理性的,它总在事实中发现和寻找真理。20年来,纪录片用影像手段构成了中国历史的一个个片断,虽然并不完整,但都贯穿了真实的思想和情感。我们不否认,纪录片是个人的,它有着强烈的个性特征,表达着个人的独立的观点和审美情趣,但我们必须强调,它又是社会的,理应承载社会和时代的责任,对公众负有更多的  相似文献   

13.
国内电视纪录片经过上个世纪90年代的探索和发展, 眼下已成为衡量电视台和独立制片人采编实力的标尺。《姐妹》、《房东蒋先生》等一些突破传统专题片“教化”模式, 把触角伸向平民层,以朴实无华的纪实风格,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纪录片在各家电视台的竞相播出,受到了广大观众的青睐,从而使纪录片一跃成了电视领域中一方极具个性品位的天地。纪录片在电视荧屏上呈现出包装的整体性和风格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
细节是指那些细小的、局部的环节或情节,是指作品中与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生活情境等产生有机联系的局部或细部叙述单元。它包括动作细节、神态细节、物体细节等。这些真实、精练而富有新意的细节表达了  相似文献   

15.
细节,顾名思义,是指那些细小的,局部的环节或情节,是指作品中与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生活情境等产生有机联系的局部或细节叙述单元。它包括动作细节、神态细节、物体细节等。这些真实、精炼而富有新意的细节表达了情感,塑造着形象,也传达着某种作用和情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电视纪录片自80年代末,开始崛起且日益蓬勃。从国家意识浓烈的《话说长江》到个人口述色彩浓郁的《档案》,电视纪录片的形态一直不稳定,栏目化是其生存常态,并时时受到商业化的威胁。如何保证电视栏目的收视率,提高节目的广告销售额成为电视纪录片不得不面对的难题。本文从北京电视台《档案》栏目的热播入手,试分析电视纪录片的生存...  相似文献   

17.
刘庭康 《新闻窗》2008,(6):63-64
怎样选择和讲好一个故事,是我们在摄制电视专题片、纪录片中必须思考和琢磨的问题。这不仅是电视表现手段之所长和优势,也是电视受众的需求。我自2001年开始,拍摄了一些纪录片。其中,纪录片《守望》和纪录片《那山那人》分别在2003年和2004年参加贵州省广播电视评比中,获得二等奖,受到专家和评委的好评。在拍摄纪录片的实践中,深感讲好故事的重要和必要。  相似文献   

18.
宫海洋 《视听界》2001,(1):45-46
电视纪录片《山林不再遥远》(以下简称《山》片)获得首届江苏电视金凤凰奖的一等奖,追溯它诞生的过程,检视它成功的原因,我们的体会是,人物众多,相对较长的纪录片,如何结构无疑是一个具有难度的问题,而《山》片之所以取得成功,即是得力于对于这一难题的克服。  相似文献   

19.
DV纪录片和电视纪录片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纪录片多以电视,电视为创作环境和传播载体,随着数码、互联网技术的提高和普及,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艺术创作的主体大跨度地泛化,DV纪录片就是在当前的经济水平,技术发展和创作欲望的情境中催生的。显而易见,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将DV纪录片带入生活之中,DV纪录片的内容和思想将一定程度地影响着人们的思考方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也随着人们工作、生活的领域不断扩大,纪录片创作的题材也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样化了。但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纪录片仍然是以纪录人的生存状态、现实处境,以及人的命运发展为基本任务、基本目的和精神旨归的,换言之,“人文精神”是纪录片文化艺术精神的核心内容。因为,即便是纪录动物、植物、微生物或非生命世界的作品,它们最终还是要直接和人类的生存与命运发生联系。实际上,几乎所有的优秀的纪录片都是将人生之谜的解答视作它的使命和价值存在的依据,其基本题旨不外乎关注个体生命的生与死,群体文明的延续与消亡,人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