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网络信息时代,把关人的权威被打破,把关人不只是传统媒介的记者编辑,网络受众也参与其中,既是信源也是信宿。网络信息的把关向受众倾斜之后,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网络新闻把关人的自我把关意识引起广泛的关注,提高把关人的自我把关意识显得日益重要。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网络已经成为受众获得信息最便捷、最迅速、最多样化的传播方式。现实生活中的受众随时随地都可以主动地通过网络获得信息,也会被动地受到网络信息潮的影响,但是,由于部分网络媒体"把关人"的缺失,使网络新闻出现了真实性和可信度低,甚至传播谣言等严重问题。现在,建立绿色、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势在必行,网络媒体中"把关人"角色亦是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3.
解迎春 《新闻世界》2009,(7):164-165
本文从分析传统把关人理论面对网络环境的挑战入手,通过分析我国网络信息的来源,即主要为传统媒体中的新闻、网络媒体的非时政新闻以及网民发布的信息,指出我国网络传播中的把关人角色已经由传统媒体中传媒组织变成了网络传播中的传媒组织、个人以及政府。  相似文献   

4.
周海 《新闻传播》2006,(10):62-62
网络这一新型媒介的迅速发展,改变了大众传媒传播过程中受众的被动地位,但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同传统媒介一样,网络传播者也承担着“把关人”的角色,受众仍然会受到把关人的信息控制。 在网络媒介中,受众不再是纯粹的接受者,同时还是发送者,这种双重身份的角色使受众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实现。对于网络受众而言,反馈信息易如反掌,电子邮件、聊天室、论坛、公告板等方便快捷,可以畅所欲言,而且传递及时。  相似文献   

5.
在这个受传者可能也是传播者的自媒体时代,信息的把关已经不能单纯地依靠媒介组织和政府机关。作为信息发布者的意见领袖,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受众的思维方式或观点结论,如果能有意识地承担社会责任,把握好把关人的角色,那么这将是最有效和最可靠的做法。在复杂多变的传播环境中,意见领袖自我把关既易陷入困境,又会面临机遇,如何有效进行自我把关正是本文所要探索和研究的核心。  相似文献   

6.
陈颖 《新闻界》2007,(3):78-79
"守门人"在电视传媒中具有信息的检查功能,代表媒介组织和受众的要求和需要,对信息作出鉴别和选择,决定其能否进入大众传播渠道.同时,"守门人"还具有对所传播的信息的加工功能、评价功能、导向功能、桥梁功能等.电视"守门人"的把关好坏,对电视娱乐节目的品质好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电视"守门人"必须树立正确的把关意识."守门人"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受众意识、电视文化意识、发展创新意识是影响其对电视娱乐节目把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陈颖 《新闻界》2007,(3):78-79,82
“守门人”在电视传媒中具有信息的检查功能,代表媒介组织和受众的要求和需要,对信息作出鉴别和选择,决定其能否进入大众传播渠道。同时,“守门人”还具有对所传播的信息的加工功能、评价功能、导向功能、桥梁功能等。电视“守门人”的把关好坏,对电视娱乐节目的品质好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电视“守门人”必须树立正确的把关意识。“守门人”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受众意识、电视文化意识、发展创新意识是影响其对电视娱乐节目把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如今,网络媒体成为人们获取各类信息的重要渠道,可网媒的公信力却受到质疑。把关理论在网媒时代得到新的发展,把关人的作用被夸大化。本研究从受众角度出发,通过对网媒把关人对网媒公信力的问卷调查,考察和探索各类型的网媒把关人对网媒公信力的影响。本研究有利于提高网媒的把关意识和把关人在网络媒体中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9.
勒温于1947年提出把关人概念,而怀特则将"把关人"概念引入到了新闻领域。这之后,学者们针对把关人做了大量的研究。新媒体环境下,互联网得到普及和发展,对信息和新闻的传统把关模式遭到了技术上的障碍和受众的抵抗。在这种背景下,把关人的层面和主体等都发生了变化。其中,搜索引擎作为一种新的把关方式对人们获取新闻和信息产生了影响。搜索引擎产生的信息歧视是值得人们警醒的问题。同时,网络将传统媒体里主要由编辑、记者等专业人员承担的把关权力移交到了网民手里,网民的"多数人的选择"和"意见领袖"作为新的把关机制似乎预示着一种平民把关人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
浅谈"把关人"的把关意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颖 《编辑之友》2002,(5):54-54
新闻报道是一个取舍的过程,选择受到媒体定位、受众需求和社会文化多方面的影响.心理学家列文首创"把关人"这一名词,用来表明编辑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控制功能.媒体把关是一个有组织、环环相扣的过程,而编辑在整个把关过程中居于重要地位,他直接决定稿件的刊发与否,因此,编辑把关意识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新闻报道乃至整张报纸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网络媒介中的传播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海 《当代传播》2006,(5):109-110
网络媒介的崛起,改变了受众的被动地位,受众在网络面前获得了空前的自主权。但是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网络传播中的“把关人”也起着较大的作用,互联网络中的受众仍然会受到“把关人”在微观和宏观两方面的信息控制。  相似文献   

12.
移动互联技术引发了大众信息传播的热情,个人化的信息把关逐渐盛行,网络信息的把关变得复杂起来,既有"编辑"的职业化把关,也有一般用户的非专业把关。然而,把关人身份的泛化,并不意味着职业把关人的没落。泛"把关人"时代,编辑必须完成专业信息把关人、权威信息把关人、导向信息把关人的角色重塑,才能胜任移动互联时代的信息把关工作。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信息发布的平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传播的把关出现新的特点。网民在浩如烟海的信息面前,仍要面对选择有效信息的问题。因此,网络传播保持良性发展,仍需把关人。  相似文献   

14.
王鹏  庞雯 《东南传播》2016,(4):130-132
自媒体的兴起为人们使用网络传播信息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方式,但其中也不乏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虚假新闻,很多"把关人"为追求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不经考证便将各类虚假新闻加工成为"真新闻",这种新闻不仅欺骗了受众,还可能成为社会不良情绪的助推器。本文从虚假新闻定义出发,首先阐明虚假新闻及媒介把关人的定义,以及虚假新闻和失实新闻的区别,其次分别从2013年、2014年和2015年由《新闻记者》杂志评出的年度十大虚假新闻入手,分析探讨虚假新闻类型、产生原因及传播现状,由此得出媒介把关人在虚假新闻中起到的主观性作用,以及对其把关不严导致虚假新闻传播造成不良影响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最后明确媒介把关人的职责及其应对虚假新闻主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学者对"把关人"的研究多停留在新闻选择和加工环节的分析以及起到的效果和作用方面。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普及,研究"把关人"在新媒体中的适应性等内容也是方兴未艾。但是很少有学者关注到受众对"把关人"的反馈机制,也鲜有人从心理学层面进行剖析。本文试着从传播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受众对"把关人"的反馈,通过分析受众对"把关人"逆反心理的产生、产生的原因以及消除逆反心理的措施这些方面,希望得出一些有用的结论,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6.
牢牢把握好导向是媒体把关人的重要职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闻宣传中.牢牢把握好舆论导向.确保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政府交给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的人.尤其是各级把关人的一项重要职责:把关人身上的担子是非常重的.把关把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舆论导向正确与否:把关人的把关意识强不强,把关能力强不强,把关责任心强不强.直接关系到能不能把好关,保证舆论导向的正确。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播形态和模式的变化带来了把关主体和手段的变化,传统的把关人理论受到挑战.本文着眼于把关理论,分析了传统媒体中把关人存在的环境基础、新媒介生态下把关人角色缺失的现实原因及其危害,认为"把关"一词并不是传统媒体身上的陈旧标签,在新的媒介生态下,新闻"把关人"仍然是媒体最该坚守的传统,我们应该重新认识与确立把关工作的重要地位,媒体内部、外部监管部门和广大受众应该形成合力,共同把关,促进互联网信息空间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把关人”理论认为,媒体在传送信息过程中,有重大的过滤功能,从政治、经济、文化、审美及自身利益价值等出发,对新闻信息进行层层把关、筛选与编码,从而决定最终面向受众的新闻信息内容,并通过发出的新闻信息影响受众。因此,在传统媒体运作过程中,“把关人”的作用极其重要,体现出权威性、规范性和专业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网络围观这一现象的分析,认为现在媒介组织的把关已经悄然发生改变。并通过分析网络围观中的信息把关行为,分别以网络围观正负作用为切入口,探讨对网络围观行为怎样做好把关,引导舆论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常庆 《当代传播》2002,(5):50-52
传播学奠基人之一卢因(Kurt Lewin)在1947年发表的关于家庭购买行为的一篇文章中指出:“信息的传播网络中布满了把关人。”许多学者受此启发,研究后认为,“把关人”能够控制信息在信道里的流通,“他们可以扣压信息、构成信息、扩展信息或重复信息。”这就是说,在一切信息的采集、制作过程中,每一位传播者都起着把关、“过滤”的作用,同时这也很好地体现了“把关人”理论对传播者在整个传播流程中的地位的重视。50多年后,人类信息传播的方式及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互联网在当代新闻传播中的广泛应用,“把关人”理论是否还能站得住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