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红兵 《新闻爱好者》2011,(18):152-153
因"文化"这一概念内涵的丰富性,导致中国当前的文化研究在发展中出现研究方法的随意和研究规则匮乏的现象,这使中国的文化研究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那么,当前为文化研究确立方法和规则时,就应该紧扣文化研究的实质,确保文化研究的良性发展。综观当今学术界的众多论文和专著,文化研究是一个探讨得较多的话题,文艺学者、社会学家、人类学者等都在探讨此问题。本文所探讨的"文化研究",是有特定维度的,是指近年来文艺理论界所涉猎的话题,是一定意  相似文献   

2.
弹性设计思想作为当前建筑空间设计的重要发展领域,在当前提倡"绿色建筑"、"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之下,更加受到关注。文章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弹性设计思想的研究、挖掘和阐释,提出存在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建筑风格、"合适实用"的中庸思想、空间功能的可变发展、建筑空间的有机交融以及持续循环的建筑材料等多种建筑弹性设计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传统建筑文化对当代建筑的启示和影响。  相似文献   

3.
金若沙  张晨 《东南传播》2010,(9):142-144
本文从"个人主义-集体主义"这一文化维度切入,对中国杂志广告所建构的中西方文化价值取向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杂志广告反映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多于集体主义价值观。"重视家庭"和"利益认知"分别为集体主义广告和个人主义广告中最重要的诉求。此外,研究还发现广告所建构的"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文化价值取向受到品牌来源和产品种类两大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丁江 《新闻前哨》2012,(6):78-78
党的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最引人关注的部分便是关于"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相关表述。全会正视了我国文化发展水平这一"软件"与当前综合国力、经济增长、及国民素质要求"硬件"不适应的堪忧现状。  相似文献   

5.
起自中国近代20世纪20年代的"要素说",在50年代由刘国钧先生进一步总结概括出了"五要素"说,在随后的20世纪后期,要素说在中国图书馆学界受到冷落,但是却在国外和中国其他领域得到发展。在90年代末由徐引篪、霍国庆对其创新而成为中国图书馆学领域中理论研究的标志性成果之一。在21世纪初,"要素"的研究方法已被用来对图书馆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广告的跨文化传播已是现实。"中国元素"是全球化时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产物,是历史和现实中中国精神、文化、价值观、生活方式、习俗习惯等的综合反映。在跨文化广告传播中充分运用中国元素,重塑中国文化的魅力世界,这是历史的呼唤,更是现实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十一五"期间,中国电影蓬勃发展,冯小刚电影面向市场、服务受众的创意艺术,遵循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创作特点;华谊兄弟面向市场成功打造了冯小刚电影品牌,其运作机制和创意经济以及双方强强联手共创辉煌的创意之道,对探索当前电影企业的体制改革、促进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和"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典型意义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东方杂志》的办刊宗旨随时代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包括创刊初期的"启导国民、联络东亚",到20世纪20年代前期的"为舆论的顾问者"和20年代后期的"成为中国人公有的读物",再到30年代"求中国智识者的新生",最后到抗战期间"发扬文化传播学术"。在这一长达45年的演变过程中,《东方杂志》紧扣时代的脉搏并结合编者作者同人的思想旨趣,致力于记录时代发展,促进中国现代化进程,无论在文化建设上还是在媒体发展过程中,其意义都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9.
这次会议主题是"中国出版业的发展和出版人的文化使命",从企业的角度,我把它理解成"中国出版企业的发展和出版人个人的文化使命",可能更加实在一点。现在出版社都已经变成企业了,那么,这两个使命就更具体化为企业人的使命和文化人的使命。所谓企业人的使命就是企业要生存、要发展。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两岸三地跨境合拍已经成为中国电影生产的一种重要制作方式,为中国电影走向国际发挥了关键作用。同时,三地电影越来越紧密的融合更新了中国电影发展的格局和观念,呈现出"华语片"的未来大趋势。在这种格局下,台湾部分电影自《海角七号》后仍然与内地电影保持一定的疏离,一方面叙事模式有别于以往的台湾电影"曲高和寡"的艺术性,另一方面坚持台湾在地文化,保持创作的自由度、文化主体性,呈现出一种个性化的新局面,成为亚洲电影的一股新势力。文章将这部分电影放置整个华语电影大格局下,探讨其特殊的品格,从而展现出它是如何成功地征服台湾观众,占有台湾市场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图书评论》2010,(10):25-25
《我者与他者:中国历史上的内外分际》/许倬云/三联书店/2010 中国文化系统不是单一文化系统的观念足以涵盖的。不论是作为政治性的共同体,抑或文化性的综合体,"中国"是不断变化的系统,不断发展的秩序。这一个出现于东亚的"中国",有其自己发展与舒卷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生态"是文化生态学的基础的概念之一,而提到原始的文化生态学,它则是美国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在美国,有很多研究人员都专心研究土著民族的生活习性,通过对"文化区"的思考,其中包括文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这就很大程度上为生态学的发展创造了途径。说到文化生态学的总概念,它是致力于人类生活的整个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研究,通过对生态理论的研究从而为文化及其发展的规律做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媒体的传播力?它是指一个媒体通过各种传播方式的组合,将信息扩散,导致产生尽可能好的传播效果的能力。在特别注重"影响力"的媒体环境下,媒体之间竞争的实质就是传播力的竞争。而影响传播力最重要的因素是"人"而非"物"。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媒体企业文化软实力。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文化强国"的决议,这对于蓬勃发展的中国地方报业以"文化强报"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如何制定"文化强报"的发展战略规划,到底是"向外使劲"还是"向内使劲",是地方媒体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当前,新媒体以其互动性、及时性、便捷性、海量信息等特点,迅速展现了其在信息传播方面的独特优势。本文以国内外档案部门利用新媒体开展档案文化传播的经验和做法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档案文化传播与新媒体方面的可融性及可鉴性,学习和领悟新媒体的传播特性、方式手段和发展方向,了解新媒体受众群捕获、消化信息的习惯,培养档案工作者在传播优秀文化实践上的主动意识。一、新媒体概述"新媒体"这一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40多年前。  相似文献   

15.
张颖 《新闻世界》2014,(6):110-111
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韩流覆盖亚洲并逐渐蔓延到世界,这充分显示了韩国在文化产业扩张上做出的努力。最近几年,韩流在我国电视媒介的传播风头已经褪去,但借助网络渠道的传播依然盛行。在十几年的时间里,"韩流"在中国不但赚得盆满钵满,而且其已经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价值观。在韩流的狂热之势蔓延到多个领域的今天,我国自身的文化发展正面临市场抢夺和遭受国外文化稀释的威胁,我国正经受着文化安全的挑战。中国文化安全战略的"守"与"攻"需要我们静观其变,找寻恰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公共图书馆保障弱势群体阅读权利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杰 《图书馆学刊》2011,33(5):75-76
关注弱势群体是《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着力点之一,弱势群体"文化低保"首次进入了国家战略的视野。"文化低保"有望在未来数年间成为考量中国文化发展的"关键词"。结合工作实践就图书馆应如何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文化权利问题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7.
史学研究领域,有些学者主张"史有定法"。这是由于每个学科在其产生、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赖以生存的研究方法,如搜集和考证史料乃是中国历史研究最基本的方法,所以"史有定法"是毋庸置疑的。"做学问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忠实于资料"(179页),而且资料越准确越全面立论越可靠。所以,余先生的著作,一般主要是直接去找原始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8.
王瑜 《中国图书评论》2010,(12):113-115
该书正是以文化为大背景,以"长安文化"为依托,从文学的纵深探讨研究《史记》的文学价值,开拓出《史记》研究更深的层面,从而使人们由《史记》反观中国文学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从中国元素看中国广告对外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玮 《东南传播》2010,(8):157-160
本文首先对"中国元素"进行解读,认为"中国元素"并不仅是一种符号,且应该更注重其所蕴含的动态的文化内涵,把"中国元素"本身发展成一种文化。其次分析了广告的跨文化传播的模式以及与"中国元素"内在的关联。最后针对中国广告如何运用好"中国元素"对外传播的问题提出策略。  相似文献   

20.
迟强 《东南传播》2010,(7):131-133
本论文将广告视觉文化纳入消费社会这一语境下进行研究,从不同视角对广告视觉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隐患给予关注和思考。从政治经济学视角来看,广告视觉文化成为商品拜物教的布道者;从符号学视角来看,广告视觉符号在日益丰盈繁杂的同时,日益显现出自身的价值危机;从社会学视角来看,透过广告文本对"文化平等"与"文化民主"的制造表象,社会文化的深层次隐忧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