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分析《红楼梦》中各类人物对教育的看法和行为表现来透析那个时代的人们对于教育的群体心理,即通过对《红楼梦》中人物的社会行为的揭示来认识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社会教育心理。从这一角度分析《红楼梦》中的社会教育心理表现和特征,更容易从文化与心理的角度认识《红楼梦》的时代性和悲剧性。  相似文献   

2.
对《红楼梦》中的精湛对话艺术进行语用分析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刻的理解《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和人物关系。本文分别从以言行事行为、言外之力、会话合作原则在《红楼梦》人物对话中的体现三个角度探讨了其中的隐含之意和文学价值。希望这些观点能够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文学作品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交际中去。  相似文献   

3.
王开元 《文教资料》2012,(32):60-62
对《红楼梦》中人物姓名的研究由来已久,对其中人名命定及寓意的解读,是《红楼梦》人物姓名研究的重点。评点派最早对《红楼梦》中人名的命定进行探究;索隐派大多依据《红楼梦》中的人名,推测小说中的人物是影射历史人物的;改革开放之后,对小说中人名的研究开发出新的领域。另外,也有学者注意到《红楼梦》中人物的字号、改名等问题。目前来看,对《红楼梦》中人物姓名文化的研究已较深入,但也具有尚可开拓的境地。  相似文献   

4.
李鸿渊的《〈红楼梦〉人物对比研究》是近年来《红楼梦》人物研究中难得一见的学术佳作,他以独特的视角对红楼梦塑造人物的对比手法进行研究,并提出独到的学术见解。李鸿渊的《红楼梦》人物对比研究既体现了其红学研究的思想和成就,也契合了《红楼梦》重视文本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中人物总共由495人,除去贾府中的老爷太太公子小姐等重要人物外,有一个小人物在《红楼梦》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可以说她是贾府由盛到衰的见证者,这个人就是刘姥姥。刘姥姥身份低贱卑微,但是却是《红楼梦》中赢得所有人喜爱的一个人物,善良、知恩图报、豁达大度,这些都是她获得好评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是我国历史中重要的经典名著,在宏篇叙事中作者成功塑造了很多的人物形象。《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改变了传统正面人物都善、反面人物都恶的叙事模式,作品中所应用的诗词对人物形象描写塑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了与读者更好地了解《红楼梦》,本文从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勾勒、人物命运暗喻、人物对照、女性意识展现几个方面对《红楼梦》诗词和人物形象塑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比较,是常见的文学表现形式。人物对比,是《红楼梦》中广泛运用的一种表现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红楼梦》中,主要人物几乎都是成对出现的。我们读《红楼梦》,要认识其中人物,通过对比来认识人物可以说是一条“终南捷径”。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塑造了众多鲜活生动、让人过目难忘的人物形象。胡文彬的《红楼梦人物谈》从一个新的视角,抓住人物具有个体特性的“情态”,用相对精短的的篇幅,评析了《红楼梦》里60多位人物形象,列举了红楼人物情态的多样性,揭示了红楼人物情态的心理活动基础,分析了红楼人物情态与肢体语言相映成趣的关系,阐明了红楼人物情态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意义,为《红楼梦》人物研究提供了新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写人物,要写出人物的个性。无论是《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红楼梦》中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还是古怪博学的金岳霖,都是因为是独有的“这一个”,才让人们牢记的,这就是个性。那么,如何在文章中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呢?  相似文献   

10.
试论《红楼梦》中人物语言的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新 《文教资料》2006,(8):89-90
《红楼梦》的人物语言达到了个性化的高度,能准确地显示人物的性格,这不仅表现在对《红楼梦》中主要人物的描写上,也体现在对一些所谓小人物的描写上,其语言成就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是最高的。  相似文献   

11.
《金粉世家》一经成书,便被人们誉为是"民国时期的《红楼梦》",其中的人物设置和《红楼梦》的人物也有一些相似之处,如冷清秋和林黛玉在很多方面就比较相似。很多读者都为黛玉夭折而遗憾。本文通过比较冷清秋和林黛玉的结局,论证了黛玉之死是黛玉的最好结局。  相似文献   

12.
刘姥姥是《红楼梦》中一个重要的结构人物,也是旷世悲剧《红楼梦》中的一个给人欢乐的亮点人物,同时又是贾府兴衰盛败的见证人,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拓展了《红楼梦》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中人物繁多,称谓语的使用既精彩又复杂,不仅展现了不同人物的身份、地位及其相互关系,而且又折射出中华文化对称谓语使用的影响。本文把《红楼梦》的称谓语与《尔雅·释亲》、唐代以及普通话中的称谓语作一历时比较,总结出《红楼梦》中称谓语的四大特点,同时也探寻了称谓语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中的秦可卿作为全书诸人物中辈份最低、出身卑微、着笔不多、结局最早的人物形象 ,在小说中起着联结主要人物王熙凤和宝玉的作用 ,在《红楼梦》的命意和结构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何凤霞 《考试周刊》2012,(67):14-15
中西方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文化,这使得人们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感受,给东西方的文化交流造成了极大的障碍,造成了文化的不可译性。《红楼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包含了典型的东方文化。本文通过对《红楼梦》中哲学观点、文化典故和人物名字的翻译来阐述文化的不可译性。  相似文献   

16.
<正>《红楼梦》作为一部不朽的文学巨著,不仅反映了复杂的社会生活,而且成功塑造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在《红楼梦》塑造的众多的人物形象中,王熙凤给读者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王熙凤是《红楼梦》里最活跃、个性特征最鲜明的艺术形象,王昆仑写的《王熙凤论》,也是《红楼梦人物论》中最精彩的篇章之一。他这样写道:"王熙凤是作者笔下第一个生动活跃的人物,是一个生命力非常充沛的角色,是封建时代大  相似文献   

17.
文学作品塑造人物群像在中国古代小说中非常普遍。《红楼梦》之前的古典小说人物群像的特点是类型化的,而从《红楼梦》出现以后,“一切传统的写法被打破了”。曹雪芹善于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的人物群像,形成了性格化的典型人物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小说为无声之戏,戏曲为有声之小说。《红楼梦》中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所听到的十二支曲与戏曲中的家门一样是小说主体故事的总括和主要人物命运的总设计,《红楼梦》人物外貌的定格描写与戏曲中人物上场亮相近似;《红楼梦》人物视角中的人与景给人以生动的临场感。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中的人物姓名皆具深意,本文联系脂评和《红楼梦》的思想内容,通过分析贾姓,贾府五代男主人,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以及其他人物的姓名,说明《红楼梦》人物姓名的寓意。  相似文献   

20.
一部《红楼梦》不知倾倒了多少代人,而《红楼梦》中那些精彩绝伦的诗词曲赋不知让多少人为之慨叹、伤情、迷茫。这些诗词不仅构思巧妙,切合人物身份,更是作者讲述故事情节的手段,有些诗词完全融于小说故事的情节中,如作者喜欢欲先隐写人物的未来命运,于是,这些诗词往往具有预示的叙事作用,可以说,读懂了《红楼梦》中的诗词,才能真正读懂《红楼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