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罪己诏产生并成为中国古代帝王的政治传统,除了现实的政治需要和禹汤"罪己"的示范外,有着更深的文化因素的作用:对君主"以德配天"的德治期求是主因,而"天人感应"的天命观是其终极根源。  相似文献   

2.
在对夏代和殷代发展总结的基础上,周公提出了"德""、礼"思想主张,其思想提出之后,周朝的统治者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认识到鬼神世界的神权政治难以维系和保佑自己的统治地位,因此逐渐开始专注于现实社会和体察民情的德治和礼制。孔子在周公"德""、礼"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并进一步提出了"仁学"思想,为春秋时期的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下面本文主要分析了周公"德""、礼"思想提出的社会背景,并探讨孔子对周公"德""、礼"思想的继承以及对"仁学"思想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周代早期卿大夫家臣的设置中,同族人担当的情况较多,体现了鲜明的宗法特征。春秋时期,由于社会结构的变动,家臣所秉持的传统忠君观念也发生了变化,诸多因素促使春秋时期卿大夫之家臣的来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周代早期卿大夫家臣的设置中,同族人担当的情况较多,体现了鲜明的宗法特征。春秋时期,由于社会结构的变动,家臣所秉持的传统忠君观念也发生了变化,诸多因素促使春秋时期卿大夫之家臣的来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曾国藩在处理天人关系上,既深知敬天知命的重要,又不是消极地听任天命的安排,表现出"尽其在我,听其在天"的天命观。其天命观念是本于学问所作出的合乎时宜的判断,是对中国传统天命思想的继承。  相似文献   

6.
在商人的天命观与周公的以道德为核心内容的天命观之间有两个重要思想环节,即武王的天命观与周公的早期天命观.武王的天命观主要由三项内容组成:天命是朝代兴替的主宰,天命是行政治国的依据,天命是永保统治的前提.武王的天命观与商人较为接近,而与周公的以道德为核心内容的天命观有较大距离.周公的早期天命观与武王天命观、商人天命观大致相同,敬畏天命,迷信占卜.由于在思想斗争中受到殷遗民假借天命的反制,加以对文王未竟事业的责任感,周公对天命进行了深入思考,最终完成了对武王天命观与自己早期天命观的超越,形成了以道德为核心内容的成熟天命观.由于天命观中包括了道德观、人生观、历史观,周公的成熟天命观实际上已经是探讨社会运行规律的天道观了.  相似文献   

7.
春秋时期,表面上看周王室仍是"亲亲、尊尊、长长"[1]499,实际上其内部已是暗流涌动。鲁隐公选择"初献六羽",[2]40一方面,说明鲁隐公是一个恪守周礼并能予以表率的诸侯;另一方面,也说明春秋时期周礼正在逐渐发生着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罪己诏产生并成为中国古代帝王的政治传统,除了现实的政治需要和禹汤“罪己”的示范外,有着更深的文化因素的作用:对君主“以德配天”的德治期求是主因,而“天人感应”的天命观是其终极根源.  相似文献   

9.
春秋时期,家臣对家主的人身依附关系不断削弱,家臣自身的流动性在不断增强。家臣所秉持的传统忠君观念也开始发生了变化,家臣择主而仕的现象日益普遍,家主与家臣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10.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竞相争霸,礼制在一定程度上遭到破坏,出现了"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礼乐征伐自大夫出"直至"陪臣执国命"的局面,但"礼崩乐坏"并不是时代主旋律,各诸侯国在外交活动中仍然遵从礼制.<左传>作为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反映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外交活动遵循礼制行事的社会事实.  相似文献   

11.
德艺并构是西周古乐文化的核心,周代礼乐体系中的人文精神,由天命观反思引发的时代道德构建,都对西周古乐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而使其带有中和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2.
春秋时期原来的社会生产关系被打破,经济秩序随之动摇,社会等级制度开始混乱。春秋时期也是战国的"法治"时代的准备期,各种关于社会治安管理的思想开始萌芽,民众们也正在通过种种媒介熟悉新的社会条例。  相似文献   

13.
师旷,春秋时期著名的音乐家,在中国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师旷将音乐与政治主张融为一体,从而使其音乐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好乐无荒"的音乐理念;乐与政通的音乐思想以及独特的音乐鉴赏与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春秋时期的宋国,有位清廉的政治家,名为子罕,他为官的清廉,其高尚的政治道德更是给后人树立了很好的学习榜样。以下本篇就从"不贪为宝"的典故中,一起探析春秋时期清廉政治家子罕的政治成就。  相似文献   

15.
德艺并构是西周古乐文化的核心,周代礼乐体系中的人文精神,由天命观反思引发的时代道德构建,都对西周古乐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而使其带有中和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对"立德树人"理念的肯定,将立德树人提到了全新高度。在此背景下,高校应全面深化立德树人理念,加紧立德树人育人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发挥图书馆立德树人的功能作用,使图书馆在新时期能够更好地肩负服务和培养学生的重任。  相似文献   

17.
"华"与"夏"起初的含义并不相同,至西周春秋时期,具有文化与族称的含义,二者连称与单称无别。经过民族融合与中国政治生态的变迁,清末民国初期,华夏的内涵与外延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华夏逐渐被中华代替。如今,中华民族的概念已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8.
魏鸿雁 《兰台世界》2017,(7):122-124
祝文是古代祭祀神鬼或祖先的文辞。出土于襄樊的郑臧公之孙鼎,其内容符合早期祝文内容"事止告飨"的特点,是较早的一篇祝文;但其对父母的哀情倾诉又使之具有哀诔的特点。这反映了春秋时期祭文类文体相互融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邹衍的"五德终始"说主张的是一种历史观念,因此,邹衍以这个学说来解释历史的变迁和王朝的更替。在"五德终始"说中,禨祥制度中的音乐音律,从"五行相胜"说,要有颂扬之德,从"五行相生"说,音乐要配合所当之时。  相似文献   

20.
"观念摄影"的初衷在于通过不同的视点和角度来捕捉现代生活的点滴变化。注重在影像表现领域的创意性展现,强调各个创作形态完成与表现的手段。探究观念摄影在摄影专业教学中的多向性,利于凸显和培养影视、摄影等专业学生的个性化风格和创作手法的特异性,使学生具备独立思考与观察的创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