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启,作为官员向皇帝陈述政事或谢恩的文书,正式出现于西晋.启有两种不同的表现形态:一种是专用于向天子或太子进言的启文,习称奏启;另一种是臣民朋旧之间交往时使用的书信,属于书牍类,为平行文书.柳宗元启类文均属于与地方官长日常交往时所用的平行文书.  相似文献   

2.
奏议是古代臣下向君王或朝廷言事的公文。数千年来,名称繁多,但体制均大同小异。远古至商周时代,有奏议之实,而无奏议之名。战国时,奏议始称上书。在秦代,臣子的上书也称奏。汉朝制定礼仪,则有章、奏、表、议。魏晋南北朝增加了启和笺。唐宋时又有榜子、札子。元代奏议大体沿袭汉制。明、清奏议有疏、题奏、表、奏本、弹、疏、启、揭帖、奏折等。  相似文献   

3.
词萌于唐而盛于宋。静安先生曾在《人间词话》中将词的特点概括为:“词之为体,要眇宜修。”意在指出词这种诗歌体裁,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皆具修饰精巧之美。与诗相比,词可谓更富性灵,以情胜,以韵胜,最是怡人心目。  相似文献   

4.
明初,京内外大臣皆以奏本具奏,但因奏本用细字,字体必须用洪武正韵,又要于末幅标明字数及用纸张数。所以,永乐年间出现了书写较为方便的题本。自是题本、奏本并行。奏本自明代洪武年间定制至清代乾隆十三年废除,行之近三百八十年。对奏本是否用印问题,长久以来,学术界一般认为“清承明制,公事用题本,私事用奏本,题本用印,奏本不用印”。清代典籍认为这是沿自明代的规定,如《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1042《通政使司》载:“乾隆十三年谕:向来各处本章,有题本、奏本之别。地方公事,则用题本;一己之事,则用奏本。题本用印,奏本不用印,其式沿自前明。”吴振棫《养吉斋丛录》卷23亦载:“顺治二年,命各衙门皆缮本章,而有题本、奏本之别。公事用题本,一己之事用奏本。题本用印,奏本不用印,沿明旧式也。”但据笔者考证,明代奏本不但可以奏公事,且规定必须用印,而公题私奏和奏本不许用印的规定,是雍正二年才开始实施的。  相似文献   

5.
李文芳 《大观周刊》2011,(52):123-123
通过极富感染力的导语使学生人情、移情、陶情,一言概之则是以“导”激“情”:而知识启迪型的导语设计方法则是工具性的体现:教师更多注重的是已有知识的运用,一言概之则是以“导”启“思”。  相似文献   

6.
奏折是清代专有的一种文书。又称折子、奏贴或折奏。因以折本缮写而得名。其特点是无官印。奏折之称最早是于顺治十三年,最初仅限于皇帝指定的少数亲信官员,后雍正皇帝即位后扩大了使用范围,除了康熙时期有奏事权的地方的将军、督抚、提督和中央的大学士尚书等人外,一些翰林、科道甚至地方上低微之员亦允许上奏折。  相似文献   

7.
杂——编辑的职业优势常言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编辑工作,早先是不是包括在这个“常言道”里,笔者缺乏考证。不过它也是一行——以他人作品为其劳动对象的一行,这似乎是毋庸置疑的。既是一行,自然也应有本行的“状元”。那么,“编辑状元”,以何见长?它比起其他行业来,应该有哪些职业上的优势?概之以一字破底,曰“杂”。  相似文献   

8.
清代的地理学与疆舆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文化史上,作为文体的赋与作为文化一分支的地理学关系极为深密,究其原由,主要有二:一是早期地理著作对“九州”的铺叙直接影响了赋体的形成;二是赋体直陈描写的方法最适宜对山川形胜的再现。 我国地理学的开山之作《尚书·禹贡》。就用1193个字依天然的江、河、湖、海为线界划分“九州”。铺写全国地理概貌,从政区到农业、物产、贡赋、山河、交通等内容均作详密表述,使自然区、经济区与行政区融为一体。构成综合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整体图式。而其描述方法,则以铺叙见长。如“厥贡惟球琳琅玕”一节云:“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会于渭汭。织皮昆仑,析支渠搜,西戎即叙。导岍及岐。至于荆山,逾于河。壶口雷首,至于太岳;底柱析城,至于王屋;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句式整饬,韵散兼行。他如《周礼·夏官·职方氏》描述“职方氏”“掌天下之图”、“掌天下之  相似文献   

9.
陈勇  刘祥平 《中国出版》2012,(12):39-40
我国现代著名的新闻教育家和报人谢六逸在报刊编辑领域建树颇丰,他的编辑思想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通俗而不媚俗;二是"小中见大,短中见长";三是内容和形式"宜求其‘杂’"。  相似文献   

10.
论新闻文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新闻文风,有必要弄清“文风”一词的含义。文风之说,自古有之。《文心雕龙·宗经》篇提出“六义”:“一则情深而不诡,二则风清而不杂,三则事信而不诞,四则义直而不回,五则体约而不芜,六则文丽而不淫”,其笔力所指,正是文风的基本要义。文风问题一直伴随着历史的进程而存在,在  相似文献   

11.
飞花拾零     
如何博读 (一)凡用例子证明文体者,读时如懂得其理,则对其例证或论证,可略而不读;应用此法,可增读书的速度、涉猎学术著作及报刊论文,可用此法。 (二)凡用注疏文体写出者,读时,如懂得其主句,则对于疏解或释文,便可略而不读;经史子集和典籍均可用此法。 (三)凡用小说体写出者,读时可注意其对于第一角色描写,把握其结构之承接处,至其枝节,则可略不读;欣赏纯文艺  相似文献   

12.
道德篇     
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唯有道者处之──《六韬·顺启》德厚足以安世,行广足以容众。──《晏子春秋》德,国家之基也。有基无坏。──《左传》大其牖,天光入;公其心,万善出。──方孝孺《杂铭》守己严,待物以正。-王夫之《读通鉴论》治性之道,必审己之所有余而强其所不足。──《资治通鉴》道德篇@李建国  相似文献   

13.
奏折列衔与清代地方大员自主奏事权息息相关。按例,地方寻常事件,主管官员可自行具奏;涉及钱粮等较重要的事件,则相关官员需会奏,包括会前衔和会后衔,其中,“特旨交办事件”及“事属改制”的重大事件,相关官员需会前衔具奏。但是,在实际执行中,会后衔往往有名无实,尤其是隔省大员之间,更是如此。而官员对于会前衔的处理,则往往较为郑重。会奏是清廷用以保持地方大员互相牵制、制衡的重要机制,而对于各地方大员来说,会后衔往往意味着能自主其事,会前衔则会遭到掣肘。  相似文献   

14.
高妍 《兰台世界》2016,(16):135-137
吴澄是元代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诗人与散文家,他的散文在元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书信尤具文采,在宋元书信文学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全元文》收录其书信98篇,因其私密性的特点而真实反映了吴澄的情感和文风,表现出了语言质朴、逻辑缜密、形式活泼、情感真挚的美学特色。吴澄在江右文化中成长,推崇唐宋七子文风,在书信中表达的文论思想也体现了"会和朱陆"的主张。这批书信还透露了他一生的交际圈,元中期的临川郡崇仁地区已形成了以吴澄为纽带的学术群体。  相似文献   

15.
记棚民事     
余为董文恪公作行状,尽览其奏议。其任安徽巡抚,奏准棚民开山事甚力,大旨言与栅民相告讦者,皆溺于龙脉风水之说,至有以数百亩之山,保一棺之土,弃典礼,  相似文献   

16.
隋文帝恤民     
乘舆四出,路逢上表者,则驻马亲自临问。或潜遣行人采听风俗,吏治得失、人间疾苦,无不留意。尝遇关中饥,遣左右视百姓所食。有得豆屑杂糠而奏之者,上流涕以示群臣,深自咎责,为之彻膳不御酒肉者殆将一期。及东拜太山,关中户口就食洛阳者,道路相属。上敕斥侯,不得辄有驱逼,男女参厕于仗  相似文献   

17.
都统青保等为报布鲁克巴再起兵戈遣员前往探信事奏折雍正十一年七月十九日奴才青保等谨奏,为奏闻事。雍正十一年三月十三日,接准办理军机事务大臣·大学士·伯鄂尔泰等咨称:臣等议奏,据青保等奏称,布鲁克巴之诺彦林亲·齐类·拉卜济、噶毕东罗布业经和好,其所遣请封使人拟来年与颇罗鼐之使一并送京。嗣后若于收粮之季,自颇罗鼐处选一贤能格隆、自我官员内拣选一名人可且又干练之人,少带随人前往其接界适中之地,传宣布鲁克巴办事首领前来,宣谕皇上仁化,将未解之事公平办理,则伊等渐会安宁。等语。俱宜准如所请。惟其所遣之员,宜令青保等务必…  相似文献   

18.
古汉语小试     
《图书馆》1981,(3)
下面是人们常引有关分类的古文,请你为其标点断句并翻译成白话文。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共之共则有共至于无共然后止……推而别之别则有别至于无别然后止——《荀子·正名》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同牵条属共理相贯杂而不越据形联系引而申之以究万物——《说文解字》  相似文献   

19.
谈人物特写     
特写,是从消息和通讯中派生出来,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报道形式。 特写与消息一样,都是简要迅速报道新闻事实。不同的是,消息报道新闻事实的全过程,以简洁、全面见长;而特写则抓住富有特征的片断,以生动形象取胜。 特写和通讯都注重形象思维,区别在于:通讯展示新闻事实的纵断面,特写则描画其横切面。 顾名思义,特写借鉴电影电视中“逼近表现”的  相似文献   

20.
将天理解为意志之天的哲学家以董仲舒为主要代表。他断言天是宇宙方物的创造者:“天执其道为万物主”,“万物非天不生”。至于天人关系则是“人副天数”、“人之为人本于天”。他创立的“天人感应论”就在于要论证天是有意志的人格神,能主宰万物和人,而天人亦能相通并相互感应。积极意义:以神权限制君权;还具有人本主义的萌芽:人最为天下贵也。圣人不以身役物,不以欲滑和,是故其为欢不怜而怜,其为悲不慑慑,万方百变,逍遥而无所定,吾独慷慨遗物而与道同出,是故有以自得之也,乔木之下,空穴之中,是以适性,无以自得。世.虽以天下为字.万民为臣妾.不是以养生也.能臣于无乐者.则无不乐.无不乐则至极乐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