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次成年小说"饥饿游戏"三部曲的畅销,特别是同名电影的上映,正在使一个冷僻的名词——"反乌托邦"成为热门词汇。"饥饿游戏"三部曲为《饥饿游戏》《燃烧的女孩》和《嘲笑鸟》,通过十六岁少女凯特尼丝·艾佛丁之口,叙述大灾难后的北  相似文献   

2.
摄影记者凯文·卡特曾与1997年在苏丹拍下了一张名为《饥饿的小女孩》的照片,照片上一个饥饿的黑人小孩几乎快要昏倒在去救济所的路上,旁边是一只等着进食的老鹰。  相似文献   

3.
渭河南岸的陕西华县曾是渭河平原最富庶的农业区,然而与农业的富庶相对的是,旱灾、水患和丰年交替出现,构成了这里"丰灾相继,三载一收"的农业特色。饥饿总是伴着灾害一起到来,这片历史上的丰腴之地的居民,却大部分经历过饥饿的折磨。  相似文献   

4.
在历史上,饥荒曾经无数次在世界不同地区侵袭着古老的文明。现代社会的技术手段足以让全世界免除饥饿的侵袭,但还是有成千上万的人在饥荒之年失去生命。更多的人在正常年景中忍受着饥饿的痛苦,这无论如何都是人类的不幸。阿玛蒂亚·森等经济学家将热情和精力长期地投入贫困和饥饿的研究上,近期出版的《饥饿与公共行为》和他前期的研究成果一起构成这一研究领域的经典文献,为人类知识宝库增添了一个闪耀着智慧之光的集合。在这本书中,作者对饥饿的研究视角与传统的研究视角迥然不同。传统研究侧重在对食物的供应方面,只考察诸如食物总量增长…  相似文献   

5.
骑车人雨中摔倒组照与《饥饿的小女孩》近来,《东南晚报》记者的一组"骑车人雨中摔倒的连续动作"的照片再次引发了社会对"先救人还是先采访"的争论。再次看那组现场感极强的照片让我想起普利策奖得主、南非摄影家凯文.卡特和他的作品《饥饿的小  相似文献   

6.
李珊 《中国传媒科技》2012,(16):206-207
改变自畅销小说的电影《饥饿游戏》,讲述了一场架构在未来虚拟世界的残酷生存竞赛.无辜的二十四个少男少女,作为国家维稳政治目的的贡品参与一档电视真人秀节目“饥饿游戏”,游戏内容是杀人或者被杀,最终只有一人能够生还.该故事指涉了当代社会传媒话语、视觉文化、公共空间等内容,敏锐地观察到了现代社会的变化及其特征,并通过隐喻对这些变化做出自觉的反思和阐释,是一部较好的现代性分析文本.  相似文献   

7.
阎博士: 您好! 审读完了您的大作《台湾风云》,有一种大海捞珠、深山探宝的跋涉感、兴奋感。本来出版人的角色定位是替人作嫁、甘居幕后的。今天,我竟有了一种感慨万端、不吐不快的表现欲,禁不住要发出出版人的声音了。创作与出版的双重突围我非常赞同您的说法:创作与出版是交互型的,创作是首次开发,是原创,是铸造;出版是二度开发,是加工,是推广。没有好的书稿,出版只能是无米下锅,徒兴饥饿之叹。我觉得,现在我们正面临一种创作与出版的双重困顿。现在每年出书十多万种,长篇小说几百部,说得上精品的,却为数很少。我们遭遇了创作的疲软和出版的迷失。产生了一种发人深省的背反现象:众多里的贫乏,繁杂中的肤浅,喧闹下的消退。当前精品产生的困顿,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世俗文化的泛滥,大众传媒无孔不入,经典作品淡出,经典阅读的  相似文献   

8.
1994年7月27日,约翰内斯堡的一条小河边,普利策摄影奖获得者、南非著名新闻记者凯文&;#183;卡特,将一根橡皮管连到排气筒上,自己坐在车内,结束了年仅34岁的生命。他以反映苏丹大饥荒的照片《饥饿的女孩》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同时这幅照片电给他带来了沉重的压力——人们指责他不从人道主义出发去拯救饥饿垂死的孩子。  相似文献   

9.
业余作家卡夫卡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卡夫卡是一个业余作家,他写作是因为他必须写作,并没有写作之外的任何理由,正如饥饿艺术家饥饿是因为找不到适合于自己的食品一样。卡夫卡因而超越了功利的和意识形态的束缚成了一个真正纯粹的作家。  相似文献   

10.
经验法则"成功来自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自经验,经验来自错误的判断。"你击球的次数越多,你获得的经验越多,你成功的几率越大。饥饿法则用著名励志演讲家雷斯·布朗的话来说,为了成功,"你一定要饿,饿,饿"!你是如此之  相似文献   

11.
中华书局     
《全国新书目》2012,(12):93-95
1942:饥饿中国孟磊、关国锋、郭小阳等编著2012-12 30.00元978-7-101-09049-9这是交织着饥饿与恐惧的一年,中原大地,饿殍载道。这是1942年,一场大饥荒正在肆虐。时隔70年,《河南商报》派记者沿当年难民逃亡线一路向西;历时半年,行走3000里,搜集第一手历史细节,重返几经变迁的历史现场,访问历经劫难的灾荒亲历者,力图复原那一段被掩埋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南非著名新闻摄影家凯文·卡特为了真实再现战乱中百姓的苦难生活,1993年远赴硝烟弥漫的苏丹,在一个叫伊阿德的村庄的一棵大树底下,发现了一个异常瘦弱,饥饿得无法站立的黑人小女孩,蝇虫在她黑小的身躯上乱舞,肮脏不堪、惨不忍睹。卡特选好角度,准备拍摄。忽然天空飞来一只饥饿的老鹰,恶狠狠的盯着女孩,最后停在了皮包骨头的女孩身旁,仿佛随时都会  相似文献   

13.
再一次翻开<告别饥饿>,扉页上写着:"小米留存.傅上伦,2008·10·31."我收到这书,仅仅半个月后,傅老师就因病匆匆地走了.追悼会上,他的学生这样写道:  相似文献   

14.
涂蕙 《编辑之友》2010,(12):94-95
饥荒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诅咒. 从人类出现的那一刻起,人类就开始了与饥饿作斗争的历程.饥荒绝非纯粹地由自然灾害造成,即使在物质生产高度发达的今天,饥饿和饥荒现象依旧存在,其给人类带来的伤害远共于战争、瘟疫等.  相似文献   

15.
<正>精神的饥饿是"文化大革命"中一个知识分子最大的苦难。1967—1970年,那是最疯狂的岁月,有人在那个时期因私下听外国音乐被捕入狱。在那窒息年代里,偶而也会有美好的瞬间。有一次,我上完夜课回家,已经晚上十点钟左右。途经华山路近武康路的一幢公寓,忽听得有人在拉小提琴,且技术十分娴熟,是拉罗的"西班牙交响曲"。我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在精神普遍饥渴的荒漠之中,居然  相似文献   

16.
浮世与浮想     
我曾说过我无法优雅。生在上世纪60年代的乱世,于饥饿贫困中长大,青年时代又颇有点济世匡民的想法,虽屡屡受挫,也慢慢认识到自己的确虚妄可笑,但心里最关注的仍然是现实,有时不免瞋目发指,那时我就更加优雅不起来了。  相似文献   

17.
正作为人,其实真应该好好享受这种人较之非人更其为人的享受,而不必非要等到物质短缺的饥饿时代才肯想到它。在"高级老头"北岛老师"充满了可感性细节"却不免被视为怀旧的《城门开》里,有篇《读书》,读来不免令人心有戚戚焉。北老师说,"读书与上学无关,那是另一码事:读——在校园以外,书——在课本以外,读书来自生命中某种神秘的动力,与现实利益无关。"今天的少  相似文献   

18.
当年的"饥饿"沉默在乡村里,吴文光和一群80后年轻人试图展开一次跋涉,一点一点去寻找那些记忆,以免它们永远被埋葬吴文光留着圆寸,戴着黑框眼镜,穿着黑色对襟中式外套,在草场地并不引人注目,对于初来乍到者而言,他就像这片北京东北部城郊结合部的本地居民一样,自然地融化在灰色混杂的环境里。这位1956年生于云南昆明的导演,经历丰富,1974年中学毕业后到农村当"知识青年"务农,1978年国家开始推进改革开放时,吴文光进入云南大学中文系读书,  相似文献   

19.
本书由新闻故事组成,故事的主人公,大多是不满18岁的孩子,都有着各自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本刊选取了一个3岁女孩的故事。她,一个人,被关在一间停止供电的黑房子里,在寒冷、饥饿和恐惧中死去。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甲骨文中的"■""■"两字的含义进行了全面梳理分析。文中指出"■"和"■"作为一字异体,在用法上虽存有通用之处,如都可表灾咎义、治理义和割刈之义,但也存在一定区别:表治理之义时多用"■";而"■"可作为方国名"辝"的省写,也可读为"?",表女性年长或尊贵者。关于"■",过去学界多将其与"■""■"等字混同。文中指出"■"与"■"为一字异体可能性较大,可隶定为"?"。其与"■"区别明显:字形上,"■"是镰刀形农具,而"?"是一种挖凿之具;用法上,"?"与"■"未见有通用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