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寻根》2006年第1期发表柳哲《柳宗元佚文〈谱牒论〉》,说:"笔者以为该文为柳宗元所写无疑。"他把伪作看成佚文,而且说得这样肯定,对读者产生误导,需要澄清,以免伪文流传,混淆视听,误人不浅。今从五个方面进行考辨。一、关于"贞观十三年论世家"问题史书一律记载,贞观十二年《氏族志》修成。伪《谱牒论》云贞观十三年,误。唐太宗对高士廉的训话,古代无录音,柳宗元不可能听到,只能于文献中看到。今将《贞观政要》、《旧唐书》、《资治通鉴》、伪《谱牒论》所载太宗对高士廉的训话,全文对照如下:  相似文献   

2.
档案在修志中的重要作用早已为人们所认识。唐宋时期就开始运用官府所藏的簿册、文书等档案资料编修方志。如《括地志》就以"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大簿"的记载为基础,全面记述了政区的建置沿革,并兼记山  相似文献   

3.
史伟 《兰台世界》2012,(18):44-45
"贞观谏风"形成因素众多,唐太宗重谏纳谏的贤君作风为一关键因素;而贞观谏风之勃兴亦对唐初言谏制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贞观谏风之勃兴及唐初言谏制度的发展,为此后唐代历朝的重谏风气奠定了政治与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4.
新旧《唐书·孝友传》皆载有陆南金与其弟陆赵璧事迹,兼及其世系。《旧唐书》卷一八八《孝友传》云:"陆南金,苏州吴郡人也。……祖士季,从同郡顾野王学《左氏传》,兼通《史记》、《汉书》。隋末,为越王侗记室兼侍读。侗称制,授著作郎。……贞观初,为太学博士,兼弘文馆学士,寻卒。"《新唐书》卷一九五《孝友传》的记载与《旧唐书》内容一致,文字大同小异。今按,两传中关于陆氏世系的记载其实有误。据周绍良主编的《唐代墓志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中两通墓志铭,我们可以得到更为清晰的陆士季家族世系。《大唐故朝散大夫护军行黄州司马陆府君墓志铭》(页1125)明确  相似文献   

5.
唐代职官制度是古代具有深远影响的政治文明,其在继承隋朝官制后有过"随时署置,务从省便"的调整,但最终在贞观初期又重新设置尚书六部侍郎。综合来看,唐初的制度规定是转折时期对唐代基本制度的确定起到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梁滢 《兰台世界》2012,(13):50-51
一、南宁地名以"塘"命名的不同情况南宁自贞观六年(632)得名为"邕州"。唐朝《元和郡县志》卷三十七:"武德四年于此置南晋州。贞观六年改为邕州。因州西南邕溪水为名。"《说文解字》川部:"邕,四方有水,自邕城池者。"可见,南宁是以其水资源丰富的  相似文献   

7.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的新闻生产和传播模式,催生了公民新闻这一新事物。公民新闻又称参与式新闻,是指相比于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而言来自公民的或经其参与的非专业新闻报道。本文在阐明公民新闻发展背景的基础上,利用个案研究法就贞观微信公众号对公民新闻的探索进行了分析,思考贞观的运营模式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后续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贞观政要》是唐史官吴兢编撰的一部政治性论著,学界对其政治伦理思想的研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其他领域的伦理研究尚待起步。而目前的研究成果也存在内容与方法等方面局限性,这必将肇始《贞观政要》伦理思想研究的新高潮。  相似文献   

9.
贞观时期之所以成为历史上有名的盛世治世,与唐太宗和众多贞观重臣的政治思想密不可分。本文旨在探究贞观时期主要政治思想的形成原因,并分析这一时期政治思想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
蔡茂 《兰台世界》2016,(18):153-155
贞观前期,唐王朝也曾遇到诚信问题,解决的办法首先是以儒道诚信文化为本位,然后以分权、制衡、监督等政治制度为诚信文化的保障,并将诚信作为选拔官员的标准,最终走向"贞观之治"。当前,中国社会也遇到了严峻的诚信问题,成为"中国梦"实现的障碍,探讨解决诚信问题的办法紧要而且迫切,贞观朝诚信文化建设无疑会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古老多民族的国家,很早就已经有翻译活动在历史舞台上活跃了,不过其记载比较少,翻译人员的记载更是凤毛麟角。下面本文主要对明朝时期"教习译写番字"四夷馆对翻译人才的培养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推翻蒙元统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明朝,在"法祖汉唐"思想的指导下,统治者对《贞观政要》一书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因此该书对明代的皇室教育、史籍编纂、书籍刊刻等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曙光 《新闻世界》2007,(8):19-19
说起"身份证",其实早在隋代就开始使用了,但真正意义上的"身份证",是唐太宗李世民在贞观年间为官员们颁发的"鱼符"。  相似文献   

14.
陈星宇 《兰台世界》2017,(22):105-107
贞观十五年(641)唐与薛延陀进行的诺真水之战,由于若干史籍对其记载的谬误和相互矛盾,加之战后朝廷对胜利的过度渲染,使得后世夸大了唐军战绩和战役影响。通过对各类史料的对比和分析,笔者发现诺真水之战双方实际直接参战兵力并不多,唐军斩获也较有限,而薛延陀军大部损失是在撤往漠北途中遭遇暴风雪所造成的非战斗减员。五年后,薛延陀汗国灭亡的主因也不是该战役的重创,而是夷男死后国内汗位纷争导致薛延陀对回纥等草原部落控制力的下降,最终回纥在唐朝的支持下取代了薛延陀汗国在漠北的势力。  相似文献   

15.
《文选钞》是保存在日藏《唐钞文选集注》中一种重要的《文选》注释。今据一些史料,能对一些基本问题进行探讨,即从所称的"今地名"、引用颜师古《汉书》注、初唐新修《晋书》、以及《文选》学圈的消长等,能推断其撰写最可能的时间段为贞观九年到垂拱元年。这有助于对《文选钞》的深入理解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贞观政要》一书的写作背景、目的、内容、体例、写作态度及写作手法的分析,《贞观政要》的作者吴兢,不愧为一名卓越的文献学家。  相似文献   

17.
廖铭德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1):140-148
历代史籍对梁元帝萧绎“江陵焚书”卷数的记载存在歧异,通过比较分析相关史料,认为“江陵焚书”十四万卷为确切之数。以此伸展分析,《梁书》、《南史》、《隋书》及《志》不载和散见《金楼子》是因为在唐史馆臣在编修贞观诸史时未见《金楼子》一书。《金楼子》复出的时间约在唐中、晚时期(约八至九世纪),两宋时期已入秘府收藏。探讨“江陵焚书”的卷数,还有助于明晰当代历史文献学对这一图书厄难史实的歧异。
  相似文献   

18.
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八月,侯君集平高昌,唐廷旋即于其地立西州,这在史籍上有明确的记载,本不成什么大问题。但由于大量吐鲁番文书的出土与刊布,对于此一时期吐鲁番地区乃至整个大唐帝国的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因此,对于西州成立时间的认定也就有了更严格的要求。本文就是对此一问题的一点考察,其目的非但在于具体问题的解决,还希冀对于唐代的通讯速度、行政效率等等有所认识。《新唐书》卷二太宗纪称:  相似文献   

19.
《畴斋文稿》,不分卷,稿本,元张仲寿(1252—1323)撰并书。一册(存七开),每半叶十二或十三行,行十八字。今藏国家图书馆。张仲寿,史书无传,唯陶宗仪《书史会要》载:"内臣张仲寿,字希静,号畴斋,钱塘人。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行草宗羲、献,甚有典则,亦工大字。"其著述传世者有《畴斋二谱》(《墨谱》、《琴谱》)。《畴斋文稿》迭经名家收藏,流传有序。书中有"畴斋"、"自怡叟"二印,乃张仲寿自钤。又有"宋景濂氏"、"子京父印"、"墨林秘记"、"棠邨审定"、"蕉林"、"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诒晋斋"等印,知此书于明代曾为  相似文献   

20.
唐玄宗开元、天宝时期是唐代发展的鼎盛期,也是它走向衰落的转折期,因而有关这一时期最高权力机构的人事组成和政局演变,是研究唐代政治史所不能忽略的重要问题。本文拟就唐玄宗选任宰相的用人方针以及玄宗朝中枢政局的演变略作分析,以期引起重视。一、姚、宋仕相与中枢的相对稳定《唐语林》卷4《企羡》略云:"玄宗既诛韦氏,擢用贤良,革中宗之政,依贞观故事。"玄宗即位时上距贞观已逾六十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