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陈竹君  张金慧 《兰台世界》2017,(12):108-111
清末,直隶省举办警政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其在划一警制、规范警务,严格警察的督察以及培养警务人才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但是,人员素质低下、经费不足、薪资差距大等因素制约了清末直隶警政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王琪 《兰台世界》2012,(27):18-19
在清末新政时期,四川警政从草创到基本完善,逐步建立了贯穿通省的近代化治安警务体系,这是四川地方社会行政近代化的重要步骤,也为日后民国时期四川警政建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川政统一后成都警政当局依据《四川省整顿警务暂行通章》对四川省会公安局进行了调整和规范,此举遏制了成都警政进一步衰败的势头,为抗战期间成都警政的进一步好转和警察效能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刘锦涛 《兰台世界》2012,(30):45-46
兴办警政是清末政治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时局的推动下,清末警政迅速在全国铺开.为达到统一指挥及切实推行新制于各省,清廷决意创建巡警部,这是中国采用现代警察制度之嚆矢,标志着清末警察制度建设开始步入正轨.  相似文献   

5.
清末警察制度的创建是清政府加强社会控制的一大举措.在此过程中,清政府通过加强警政来强化对社会的控制.关于清末警政,学界已有一定的成果,但对于清末警察的奖惩制度,目前尚无专论.  相似文献   

6.
清末,直隶省在兴办地方警政的过程中,在广大州县乡镇采取了"官督绅办"的办警方式,并为全国所效仿。地方士绅参与建警是历史的选择,虽然有一定的弊端,但是对清末警政的推广更具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谢明刚 《兰台世界》2012,(18):27-28
清末,直隶省开始兴办基层乡镇警政,取得了一定成绩,收到了一定实效,但也存在有巡警来源多逢、素质较低的问题,从而大大影响了警政效果.  相似文献   

8.
陈竹君 《兰台世界》2012,(22):19-20
袁世凯是清末创办地方警政的代表人物。清末新政时期,袁世凯被清政府委以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之重任,在直隶创办警政,内容包括设立警察机构、制定警察规章、举办警察教育等各个方面。在此期间由袁世凯创办和提倡的各种形式的警察教育成效显著,对我国近代警察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一、袁世凯在直隶创办警察教育的背景清末直隶省警察教育,是在新政初期清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近代警政史上,袁世凯是颇有建树的.他顺应时局之需要,力主警政变革,并着力付诸实践.在推动清末警政变革,筹建地方警察机构,兴办警察教育,促进警察事业近代化等方面作出了不容磨灭的贡献.其警政思想内容广泛而丰富,至今仍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清末警政是在非常时期、基于非常目的而创建起来的,具有三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有着外部因素的影响,是一种外因促动的内生型变革;二是带有浓厚的军事性质,并着力于公共事业管理;三是警政建设初成,但区域创建与发展不平衡。  相似文献   

11.
东北警政建设肇基于赵尔巽奉天办警,历经徐世昌等主政者的逐步完善,随着警务管理机构及各级警察组织,附设医疗卫生机构、探访局、侦探学习馆、巡警学堂、巡警教练所等相关设施的建立,东北警政建设得到很大进展。  相似文献   

12.
庄琳 《兰台世界》2011,(10):21-22
清末我国现代警政思想的萌芽深受租界西方警察机构的影响,一些有识之士呼吁清政府仿效西方警察制度进行本土化改革。清末我国警察机构的实践与创设包括湖南保卫局、京师工巡局、京师巡警总厅等。  相似文献   

13.
晚清警政建设是清末新政的重要内容之一,警察制度的引进在当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置身于晚清政局腐败的大环境下,很快走向腐败。其腐败表现在: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扰民滋事,警匪勾结,警察嫖、赌、毒,警察为贼,媚外,警容风纪差等几方面。晚清警察腐败对清廷警政建设产生了严重的销蚀作用,使清末政局恶化程度向更深层次发展,对晚清及民国初年政局均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清末我国现代警政思想的萌芽深受租界西方警察机构的影响,一些有识之士呼吁清政府仿效西方警察制度进行本土化改革.清末我国警察机构的实践与创设包括湖南保卫局、京师工巡局、京师巡警总厅等.  相似文献   

15.
任会来 《兰台世界》2012,(36):73-74
清末警察教育是清政府筹办警政的重要内容,警察教育在中央和地方分别开展,地方上袁世凯管辖的直隶开展得最好,起到了很大的模范作用,本文拟对此情况加以略述。  相似文献   

16.
阎锡山统治山西时期的警政制度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产生并发展的,在山西长达38年的执政过程中,历经辛亥革命、军阀割据、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在这种动荡不定的社会背景下,阎锡山顺应了近代警察制度发展的趋势,创设了有山西特点的警政制度,有效地维系着山西的社会稳定.一、警政发展的三个阶段1.初创时期(1911-1917).1911年10月29日,辛亥革命领导的太原起义成功,阎锡山被推举为山西省都督,之后被任命为山西省督军兼省长,控制了山西军政大权.1912年4月,阎锡山在山西都督府设置了警察机构,承袭清末警察机构"巡警道"的称谓和设置[1]384.警察机构在结构、职能划分和人员配备等方面都比清末复杂和庞大,成为山西保障社会秩序和阎锡山维持山西统治的重要工具.这一时期山西警政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侦缉和警卫,各州县警察部门均设探访队,派有暗警进行侦察和缉捕.  相似文献   

17.
川岛浪速,日本长野县人,光绪二十六年(1900)来中国。光绪二十七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警务学堂,特聘川岛为学堂监督。光绪三十二年,清民政部创办高等巡警学堂,川岛继续被聘为学堂监督直至清末。川岛在华期间,结纳不少清廷上层人物,辛亥革命后,他为谋图清室复辟奔走于日本东京与我国北京、天津及东北等地,成为日本在华的著名政治阴谋家。现从馆藏巡警部全宗和民政部全宗档案中,选出有关清廷聘他任警务学堂监督的几件档案予以刊布,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8.
第三章 军统局的扩张阶段四、军统局公开组织的发展和变化(续)侍从室警卫组组长黎铁汉。警卫组是整天跟着蒋介石转悠,对老蒋的言行、脾气都摸熟摸透,这一切都为戴笠靠拢主子、及时应付主子提供了方便。这也是戴笠成为蒋介石亲信的十分重要的条件。除随节警卫组外,还有一个300多人的特别警卫组,比较固定驻扎在蒋住所周围,人员都由军统局派出。内政部警政司司长酆裕坤是由戴笠介绍过去的,军统特务汪弼在该司任科长。该司主管蒋管区警务工作,对军统在警察中伸展起到了很大作用。后内政部警察署成立,警政司结束工作,酆裕坤任副署长…  相似文献   

19.
为了能很好地研究民国时期的警政历史,提高此时期的整体研究水平,文章对国家图书馆等多个图书馆开展了入馆文献调查,同时对国家图书馆网站的民国时期文献联合书目、CADAL等民国专题数据库和多家图书馆在线书目进行检索,全面梳理了民国时期警政图书出版和收藏情况。在此基础上对民国时期警政图书从版本、作者、内容、时间等角度展开分析,以期对民国时期警政制度变迁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文梳理清末民初日本图书馆学传入中国的四个阶段:洋务运动时期国人对日本图书馆的考察,维新变法时期日文“図書館”一词的传入,清末新政时期日本图书馆学论著的翻译与介绍,以及民国初年对日本图书馆学的研究。日本图书馆学的传入对中国图书馆学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图书馆”一词逐渐被官方认可并广泛使用;图书馆学研究由译著发展为国人自己撰写论著,理论体系日臻完善;“东洋式之图书馆”影响了当时中国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表3。参考文献4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