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测候丛谈》作为国内首部完整阐述西方近代气象理论的科技译著,行文以大气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归纳及理论演绎的研究方法,通过译者有意识地再创造,译文更加接近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其系统的学术体系,对我国近代气象学科构建起到了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深入研究《测候丛谈》的译介背景,对理清我国洋务运动期间科技翻译的译介思路与选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译介学》增订本主要关注的是翻译研究不能只停留在“怎么译”的问题上,也不能停滞在两种语言翻译的问题上,而要更加高瞻远瞩地从文化层面上展开对翻译的结果、翻译的传播与接受等的研究。该书的研究为译介学和翻译文学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开拓了国内翻译研究的新领域,加速了翻译文学走向世界的进程,并为翻译文学找到了归属。  相似文献   

3.
典籍译介是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和国际话语影响力的重要途径。我国蒙学经典之一《三字经》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人生体悟和人伦关系准则,译介历史漫长,译本繁多,学术研究成果丰富。德语译作由德语为母语的译者自主自发译介,融合译者主体的研究、翻译、阐释、介绍、出版、传播等内容。宏观层面的德语译介传播史梳理和微观层面译本特色分析表明:百余年来,以《三字经》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在人类多元文化系统中始终对世界有吸引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5.
彭诚 《东南传播》2020,(10):71-76
不久前随着疫情的突如其来,"乌合之众"一词频现报端,而其出处《乌合之众》一书不但常居各大畅销书排行榜前列,且有着逾百种中译本。通过收集《乌合之众》的所有中译本及译者、出版社的相关资料,勾勒《乌合之众》在我国的译介与传播历程。借助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核心概念对之加以阐释,发现在译者、书商、自媒体等行动者的参与下,《乌合之众》的早期译本较为严谨忠实,后期译本多为粗制滥造。而当下此书则跳脱出了文字的局限,以漫画、有声读物、短视频等形式继续传播。通过梳理《乌合之众》的译介与传播轨迹也可为"中国文学"走出去提供反向启示。  相似文献   

6.
惠特曼是对中国新诗影响较大的诗人之一,其《草叶集》在中国大陆的译介已有9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文学与历史现代化的不同阶段,《草叶集》的译介与传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五四时期.它是民主的象征与革命的艺术符码;在抗战时期它是救亡图存、鼓舞人心的战斗号角;在文革以后,它是张扬自我、独自喧哗的一棵大树。它在中国大陆的本土化过程恰恰彰显了传播者与接受者自身的品格。  相似文献   

7.
《叶普盖尼·奥涅金》是俄罗斯著名作家普希金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晚清至五四时期,通过介绍性的文章及文学评论,其主要内容被介绍进中国社会;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片段节译和译著开始出现;建国后,在政治因素的影响下,其译介经历了高潮和低谷期;改革开放后,日益开放的接受视角使其译介进入了多元化时代。随着中国历史的百年沉浮,《叶普盖尼·奥涅金》最终构筑了其在中国的经典地位。  相似文献   

8.
在自谦为"游击战式"的西方文学译介活动中,萧乾以深厚的英语语言功底和对西方文学的长期关注与敏感度向中国读者译介了大量优秀的西方文学作品。尽管期间波折不断,但依然促进了现当代中西文学的交流传播。  相似文献   

9.
10.
近年来,网络文学作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支劲旅与一张名片,引发了人们对其海外译介与输出现状的思考和关注,也引起我国政府与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我国网络文学海外译介与输出现状究竟如何?其长期远播世界还存在哪些问题?需要以什么样的策略去应对?这些都是我国政府与相关部门应该高度重视的问题,也是文章着力研究与理清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李耀 《东南传播》2021,(10):92-96
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及国家海外形象建构已成为国家和学界层面关注的焦点,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作品,《孟子》的英译史已逾百年,译本高达70余种,当前还未有学者从翻译传播学的视角考察《孟子》译介各环节中的影响因素.研究从翻译传播学的经典理论出发,结合《孟子》外译的特异性表现,从译介过程中主体、客体、媒介及受众四个层面展开研究,总结出不同层面下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新时代典籍外译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翻译不仅是语言交流的桥梁,更是一个文化交流的过程.文章以传播学与翻译学研究的学科交叉点为蓝图,以“5W传播模式”为理论基础,以《文心雕龙》的英译活动为例,考察其译介模式和内部的动态制约关系,总结其译介的成功经验,以期为“东学西渐”提供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以译介学理论为理论支撑,以《三体》《兄弟》等当代中国文学英译作品的海外出版发行为例,从译介主体、译介内容、译介途径、译介受众和译介效果五个方面探讨中国文学如何成功“走出去”,实现中国文学在西方强势文化中的传播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简·爱》自20世纪初传入中国以来,不同时期的国内译者对《简·爱》进行了译介,译本众多,各具特色,但都体现了译者所处年代的时代特征.文章以接受美学和翻译研究文化学派的多元系统理论为基础,介绍了《简·爱》在中国的译介概貌,并结合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语境,分析了读者的期待视野和《简·爱》译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16.
陈平 《出版广角》2016,(14):87-89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研究》一书以译介学为理论支撑,借鉴新近传播学理论,并结合莫言的英译作品加以论证,探索了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葛浩文式译介模式.本文借此对中国文学“走出去”翻译出版中“译介主体”“译介内容”“译介途径”“译介受众”和“译介效果”五个维度进行再思考,以期拓展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出版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口众多,文化多元.译介出版作为开路先锋,面对不同文化圈的人群,要以读者取向为原则,通过接地气的译介策划和译介策略,解决译什么和怎么译的问题.以读者取向为原则的译介出版就是拿出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译介作品,去服务读者、影响读者,继而互学互鉴、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8.
左漪漪 《现代传播》2023,(12):117-126
在中西美学对话的语境中,译介是不可或缺的环节,研究对西方美学的接受情况对于当下美学学科的建设来说具有重要意义。1978—2000年这一时段内,思想解放的浪潮和学术热情的高涨使我国对西方美学的译介工作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关注的时代、流派、美学家也较为全面。德、法、美、英四国占据着译介的主导地位,罗兰·巴特、尼采与弗洛伊德成为这个时代影响力最大的思想家,由此初步建立起了我国接受与研究西方美学所遵循的基本学术思路。将之放置在建国以来中国对西方美学接受的整体历史框架里,这一时段对于我国接受西方美学总体特征可以总结为“重启”与“开新”,出现了三种重要的“范式转变”:认知的改变,自主性的选择以及本土问题意识的引入。这些转变促进了西方美学与本土美学的进一步融合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末期,外国传教士与维新派在传播西学方面作出的努力,以及20世纪初的出国留学潮,改变了中国知识界对于西学的态度。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大力介绍西方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历史,号召人们推倒清朝统治,当时先进的知识分子,纷纷以平等、自由、博爱的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物竞天择”的进化论。考察现状,总结历史,探求救国救民的方案,新书报竞相创刊发行,如从1899年到辛亥革命前,仅留日学生创办的革命刊物就有30多种,并渐以东京和上海为轴心,形成了介绍西方社会科学的报刊网,大量刊载相关的译著。“自1902至1904年,几乎一半翻译书籍与历史和制度有关”。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丛报》是晚清由美国传教士在广州创办发行的第一份综合性英文月刊。办刊20年间,该刊不仅发表了大量关于中国历史文化与社会的文章,而且对中国的典籍进行了译介,很多是中国典籍的首次译介,为西方认识和了解中国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