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国际环境与我国社会转型的新形势下,如何让高校学生党员在多元信仰并存、交锋、碰撞的信仰供给场域中自觉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促进学生党员"灌浆"灌得饱满,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能否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然而,当前高校在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从而制约和影响了信仰培育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信仰不是对历史规律的宿命论式的顺从或浪漫的理想化,而是对人类历史规律的应有感受。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我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科学的崇高的信仰。大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后备力量,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他们是否信仰马克思主义已经不再仅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三观是否正确树立,也会影响到我国未来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甚至是关系到社会的长足进步和伟大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河北拥有独特区位优势,是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排头兵,要坚持立足省情,传承红色基因,以强化理论学习、躬身实践为民、从严管党治党等方面为抓手,切实做好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工作。  相似文献   

4.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信仰与理想问题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问题,也是制约人生观成熟发展的关键因素.然而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淡漠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信仰问题的存在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客观认识大学生对国家主导的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深刻分析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努力探索解决的办法和措施,是一个有重要意义的课题.重建大学生的精神家园,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前途,这也是高校政治理论工作的重心,是每一个高校理论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13年8月19日的讲话中指出"在我们党员、干部队伍中,信仰缺失是一个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在一些人那里,有的以批评和嘲讽马克思主义为‘时尚’、为‘噱头’。"以上这些问题反映在我们的一些高等院校则表现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缺失,如: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研究的教材不能很好地进入课堂,即使进入课堂其对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国家意识形态价值观的教育也不尽如人意。针对当前高校大学生存在的这些问题,加强高校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增强他们对国家主流意识价值观的认同和认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的改革,给政治、经济、科技和教育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给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也带来了很多挑战和选择困惑,虽说当代大学生的物质世界是很丰富,但是在精神世界中面对一些多元化的知识和文化,使血学生不知所措,导致当代部分大学生出现信仰危机或信仰缺陷的现象。本文首先分析了马克思心眼教育的现实意义,进而阐述了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现状,最后提出了马克思信仰教育对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现代社会部分高校大学生对马克思提出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价值目标产生曲解,一味追求现代社会"人的自由"而陷入信仰缺失的困境。片面追求"尊重人性"而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缺少科学审视,以至于在学习、生活中丧失方向和信心。笔者主要探讨如何超越现代性的困境重塑高校大学生信仰。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化语境下,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极其必要的。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需要,是应对外来消极价值观影响的需要。纵观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应该承认还存在着高校主阵地、主课堂地位未充分显现、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等问题。因此,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应该重点抓好两个方面的工作:全社会积极营造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良好氛围;学校充分发挥主阵地、主课堂作用。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既是科学的理论,也是崇高的信仰,对科学理论的认知、认同是确立崇高理想的坚实基础。中共"十八大"要求,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状况,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关系着中国的未来与发展。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对重庆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和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的原因分析,并对如何提高重庆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作为国家未来和民族希望的大学生,肩负着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历史重任。然而,当前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培育普遍存在新媒体的虚拟化与现实文化自觉培育脱节、人文学科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网络素养不足、新媒体背景下教育的合力作用发挥不够等。新媒体背景下,培育大学生文化自觉应从人文教育、发展校园公益文化、营造校园网络文化等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11.
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其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力量.文化自信是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最深沉的内在动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是其他三个自信的本质源泉[1].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其是否有文化自信的自觉意识,既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  相似文献   

12.
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有弱化的倾向。其原因与整体社会环境、价值观、西方文化影响有密切关系,其中当代高校对大学生的信仰教育也是一个重要成因。信仰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信仰不是自发形成的,是需要学习、探究和培养的。高校可以从信仰体系的构建、方式方法的创新等方面加强创新和管理,进一步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建设者。  相似文献   

13.
新形势下大学生信仰呈现出新特点,要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必须加强领导,建立健全教育工作机制;突出重点,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遵循规律,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自主探索;注重引领,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表率作用;拓展阵地,不断创新教育的载体和平台,特别突出文化育人;促成合力,构筑整体化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当代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以及认可程度,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培养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本文主要从学校、家庭以及社会三个方面探讨了有效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文化是民族之魂,是国家的精神和血脉的延续。文化贯穿着整个国家与民族,决定着未来的整体发展趋势。文化自信是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对价值取向的自信。新时代的大学生肩负着民族兴旺、国家富强的使命,秉承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如何培育其文化自信成为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性,阐明了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原因及研究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一个国家的明天,取决于青年。一个民族的未来,寄望于后辈。当代大学生是我们国家的明天,是我们民族的未来,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任,大学生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但当今社会上各种思潮的涌现,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出现了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个人主义、功利化以及价值观念弱化等思潮,这都会极大地影响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形成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塑造。因此,国家、社会、高校、家庭以及大学生自己都应该认识到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共同努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微公益活动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成为公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大学生是组织和参与微公益活动的主力军,培育他们的微公益意识,提高其参与微公益活动的积极性,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本文分析了目前大学生微公益意识普遍欠缺的现状,力求从政府、高校、大学生和高校微公益组织四个维度入手,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微公益意识,打造立体化、全方位、多角度的大学生微公益意识的培育体系。  相似文献   

18.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其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前提和方向保证,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则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向指引和道路保证。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实质包含三方面的内涵: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高度自信,对美好共产主义理想的真诚信仰。只有坚持和贯彻马克思主义信仰这三个方面的内涵,才能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伟大进程中防腐蚀、创特色、见实效。  相似文献   

20.
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要坚持理性实践,在变革理性思维中突破二元思维的局限,关注人本的内在向度,领悟生存的真正含义;在价值取向意义转变中认清价值原点和价值终点,将意义追寻转向为意义赋予;以安身立命的终极寄托领悟终极形上之道,在深度反问人生意义下自觉履行社会道义,通过理性实践思维确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真正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