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文从民间信仰视角对六朝志怪、唐人小说、宋元话本、明清小说的创作内容、题材、方法以及中国古典小说的内在传承演进动因等问题进行了论析.认为中国古代小说创作渗透了强烈的民间信仰意识,民众信仰的对象往往成为创作的重要题材,民间信仰的特点直接影响古典小说创作过程中对非现实情节的采用.创作者对民间信仰的对象不是简单地照搬、模仿,而是倾注了自己的思想感情,融进了自己的艺术天才,使其与民间信仰的原初形态有了一定的区别.  相似文献   

2.
张恨水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中著名的通俗文学大家,更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全能报人.报人角色贯穿了他全部创作的始终,对他的创作产生了非常直接的影响.从传播学的视角出发解读张恨水,可以得出一些新的结论:新闻事实作为题材直接进入小说的创作,使得张恨水的小说具有"信史"的价值;报人的职业特点,对他的创作转型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而张恨水一直坚持的小说创作的趣味性,实际上与民营报纸的市场运作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纤维创作的总结和思考,论述了纤维艺术中理性与情感的辩证关系.这相反相成的两部分存在纤维艺术创作的整个过程,并指导纤维创作者如何更好的思考和创作,在创作者、作品和观赏者之间形成理性与感性的共鸣.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韩少功的小说创作分为三个阶段 ,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 ,本文分析了韩少功小说发生叙事转型的深层原因 ,认为在其转型的背后 ,呈现出知识分子在新时期言说语境和启蒙心态的变化 ,这种变化有着深层的社会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5.
周瘦鹃在翻译生涯的早期,把看过的外国电影用影戏小说的形式介绍给了读者,从这些影戏小说可以看到在创作影戏小说时,周瘦鹃将电影的拍摄手法运用到了文学作品中,实现了早期文学作品的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6.
年青时的李乔因为家贫,无法继续在东陆大学预科的学业.在一位同学的资助下他历尽艰辛转道越南来到上海,进入立达学园学习.当时的上海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聚集了一批进步的文化名人.李乔在这里初次接受了新思想新思潮的影响,阅读了大量进步作家的文学作品,为自己走上文学创作道路做好了思想和艺术上的准备.一九三○年李乔写下了自己的第一篇小说《未完成的争斗》,参加《现代小说》杂志的征文评奖,名冠榜首.上海求学的这段经历对李乔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确立为人民大众写作的创作方向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恨水深受佛教和道家思想的影响.其小说创作体现了明显的宗教意识,前期小说主要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后期创作则主要道家思想的影响.张恨水小说中的人物,是一种文化.镜像",体现了张恨水的一种文化思考.  相似文献   

8.
在近代科学大规模东传过程中,西方科学小说也被翻译过来,并带动了国内科学小说的创作.而近代传入的西方科学成为晚清科学小说家进行翻译与创作的科学知识资源库.反过来,晚清科学小说翻译与创作又成为传播近代西方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的一个新途径.作为一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体裁,晚清科学小说记载了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科学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9.
池莉八十年代末期的小说构建了中国式的以务实为价值取向的爱情婚姻模式,其中所蕴含的男女双方须担负起维护家庭的义务和责任是值得肯定的人文内涵.她九十年代的创作敏感地把握时代的脉动,揭示了社会的转型对婚姻爱情的冲击,但仍执着的是以传统的眼光去审视生活的裂变.  相似文献   

10.
郑和下西洋与明代海洋文学刍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壮举,大大推动了明代海洋文学的繁荣与发展,并使之成为继宋元海洋文学之后的又一座高峰.一是进一步扩大明代海洋文学创作者的视野.既继承了宋元海洋文学所具有的海洋文化的开拓性,又表现出明代独有的对海外事物更主动的追求.二是促进明代海洋文学创作体裁的多样化,使小说、歌赋、戏剧、碑文等成为明代海洋活动的艺术表现载体.三是拓宽了明代海洋文学的创作题材,在航海技术、海洋贸易、海外关系,文化交往、海洋神灵、海外风物、海防意识等诸多方面得到充分的展示.  相似文献   

11.
王安忆对鲁迅的敬仰和推崇表现在创作手法和创作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上:在小说的选材、主题的挖掘开拓上,王安忆秉承了鲁迅的"选材要严,开掘要深"的原则.成功地创作了都市、农村、知青题材的作品,她笔下塑造的底层小人物、妇女形象十分典型,呈现出深邃之美.另外,在小说创作方法上,王安忆还沿用了鲁迅惯用的心理描写和白描的创作手法,从而形成了小说鲜活、逼真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2.
施蛰存作为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大多以上海为背景,反映大都市人物的病态生活。另外,施蛰存的作品中还融入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意识流等新兴创作手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感觉派"小说。施蛰存这种将现代派的手法与小说融合的做法,丰富和发展了新感觉派小说的艺术性,使得新感觉派小说成长为中国最完整的现代主义小说流派。  相似文献   

13.
丁玲的文学创作经历过三次深刻转型。从1927年丁玲创作小说《梦珂》至1933年的小说《奔》,是丁玲文学创作的第一次转型。这一时期,丁玲从忠于自己身份与内心的女性主义书写转向了激进反叛的社会革命书写,从自由浪漫的五四精神之女转变为冷静尖锐的左翼文学战士。这场文学转型是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双重合力下的复杂产物。自此,丁玲成功开辟出主流题材书写,成为革命文学先驱,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娜拉自我审思、自我拷问的意识。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以来,包头本土作家在小说创作和艺术特色表现方面都展现出雄厚的实力.他们的作品在全国及自治区等评比中屡获殊荣,屡获好评.其创作成果丰硕,值得骄傲.这充分显示出包头小说创作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5.
元小说又被称作"小说的小说",即作家以小说的形式反思小说创作并同时进行小说的革新.纳博科夫的反传统小说<洛丽塔>表面上是讲述一个荒诞、畸形的爱情故事,实际上内涵了深厚的文学、文化底蕴,成为一本关于小说的小说,具有典型后现代元小说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张恨水小说成功地实现了传播,其隐性原因在于准确定位传播者与接受者关系、立足报纸副刊、引雅入俗,创作出雅俗共赏、富有文化内蕴的小说文本;其显性特征表现为通过现代传媒成功实施了小说的文本传播和影视剧传播.张恨水的经验为当代通俗文学创作及其传播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范本.  相似文献   

17.
新历史小说在学术界有多种定义,新历史小说、新历史主义小说、新历史题材小说、女性新历史小说等等,都是其诸种概念中的一种。厘清新历史小说的不同称谓及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于全面回归和了解新历史小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新历史小说在经历了短暂的辉煌后,遁入了困境,不少新历史小说家纷纷转型,寻求新的创作路径。  相似文献   

18.
迟子建的小说始终保留着一份质朴而炽热的对乡村生活的眷恋,深刻的乡土情结成为她创作不变的情怀.迟子建的乡土情结,是她创作的原动力,也构成了她的乡村题材小说的思想精髓和情感元素.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篇典型的鸳鸯蝴蝶派小说,<红鸳语>完全符合作者们娱乐消遣的小说创作价值取向,但是在这种价值取向的背后却也隐约透露出这些鸳鸯蝴蝶派作家们某些初具现代性特征的人物价值观和小说创作观.本文试图从人物性格、集锦小说形式和尴尬的小说结局形式三个方面来论证这篇小说的现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20.
穆时英是20世纪30年代上海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小说以用创新的手法描绘大都市的生活而著称。文章从穆时英小说的都市性入手,对他的小说创作特点作了深入的分析阐释,认为他的小说中描绘了大量的具有都市特征的都市景观,并且体现了当时特有的精神感悟。根据穆时英小说中出现的各种都市景观升华出小说所蕴涵的各种诸如焦躁、不安、虚无等等的精神世界。又在中国现代都市文学的比照中确定了穆时英独特的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