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播电视作为城市的主流媒体在本地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中,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肩负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职责。从十年前的3·16爆炸案到2008年三鹿事件、2009年暴雪灾害,石家庄作为几个影响全国的突发事件的源发地,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汕头市2013年发生的“8·17”洪涝灾害灾情严重,引起高度关注。快速、准确、适当地报道灾害事件,是新闻媒体实践其监测环境、满足受众知情权等重要社会职责的体现。本文从此次“8·17”洪涝灾害报道入手,浅析报纸在灾害新闻报道中的优势和劣势,并探讨如何扬长避短,从而实现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成功突围。  相似文献   

3.
2008年,重大突发事件频发,从南方冰雪灾害,到3·14拉藏打砸抢事件、5·12汶川大地震,到三鹿奶粉事件、杭州地铁塌方事件,年末,国际金融风暴又接踵而至。在面对一连串重大突发性天灾人祸时,中国媒体的成长、进步有目共睹,  相似文献   

4.
告别2008     
徐立军 《视听界》2009,(1):117-117
2008,对于每个新闻人都是太特殊、太难忘的一个年份。从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5·14拉萨骚乱,奥运火炬海外受阻,5·12汶川大地震,奥运会,神七问天,再到全球经济危机,新闻人在大喜大悲中度过了忙乱的565天。在这样的年末,在即将告别2008的时候,我想把思考的起点放回到逻辑的源头——新闻对于媒体,意味着什么?在任何一个媒体包括电视台里,做新闻的人与做其他的人有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5.
从年初百年难遇的南方大雪灾,到四川汶川的5·12大地震,突发性灾难使中华民族经历着一个个严峻的挑战。在地震、暴雪等灾害面前,我们的媒体充分体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心。他们采用滚动播出、  相似文献   

6.
七月底的河南,一场特大暴雨让国人格外揪心. 伴随着暴雨灾害的蔓延,既有的关于灾害的记忆被一再唤醒,成为危机处置现场教科书.此次与郑州"7·20"水灾关联在一起的既有灾难事件就有驻马店"75·8"洪灾、北京"7·21"水灾、上海"11·15"大火等.按照常识,既有灾害中的教训和经验会成为解决同类灾害的智慧坐标,以降低社会...  相似文献   

7.
2008年无疑将在中国的历史上写下令人难忘的一页.回顾2008年的舆论热点,从年初雨雪冰冻灾害、西藏"3·14"事件、到奥运圣火在欧美传递中的风波,再到5月的汶川大地震,以及随之而来的北京奥运会、三鹿奶粉事件,到年终盘点时又出现了全球金融危机,可以说2008年是突发事件集中,同时又是中国在国际舆论中受到密集关注、  相似文献   

8.
从"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到被网友调侃为"成都,一座来了就走不脱的城市":从2008年的"5·12"大地震,到2009年5月的全国首例H1N1流感,再到"6·5"特大公交车燃烧事件,这一年的成都,走得非常艰辛.在2008年年底揭晓的"2008年最具幸福感的城市"名单中,成都意外地却又在意料之中地被排除到了名单之外.在H1N1流感事件和"6·5"公交车燃烧事件之后,特别是公交车燃烧事件之后,有相当一部分公众通过网络或者人际传播对成都形象发表了一些负面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档案灾害的种类很多,其发生、发展、演变等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此在档案灾害研究中不能简单孤立地看待档案灾害,有必要从系统论角度来分析和认识档案灾害.论文着眼于系统论视角,从整体性、联系性、层次性和最优化四个角度来认识档案灾害,构建档案灾害系统,为档案灾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现在社会上流行一个说法,说今年对中国而言是个多灾之年。南中国的雨雪冰冻灾害、山东火车脱轨、拉萨3·14骚乱、奥运火炬传递境外被袭扰、汶川8.0级特大地震,年未过半,天灾人祸频发。但多难兴邦,坏事也可以转化为好事。从拉萨3·14骚乱、奥运圣火传递到汶川大地震前后国际涉华舆情的变化情况来看,也从某些方面验证了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11.
《中国灾害通史·先秦卷》2007年8月到稿,次年9月付梓出版,其中出版流程历时一年。《先秦卷》是该丛书的第一本,无论是学术价值,还是到稿时间,都是最早、最重要的亮点卷次之一。该卷作者是研究先秦灾害史的专家学者,写作中付出了大量的艰辛劳动。而出版社先后也有数十位专业人士参与进来,  相似文献   

12.
杨彪 《军事记者》2009,(12):17-18
作为编辑部的派出单位,记者站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结合2008年西南战区发生的特大雨雪冰冻灾害、“3·14”拉萨打砸抢烧事件与“5·12”汶川大地震中的报道经历,笔者对此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新闻工作者如何面对"灾从天降",如何在突发灾害事件中履行职责?笔者认为,要强调和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第一时间赶赴新闻现场 灾害事件所带给受众的震撼是常规新闻不能比拟的,要求记者必须争分夺秒地在第一时间赶赴第一现场"抢"新闻.采访首先要用眼去看,用心去想,快拍、快写、快送.  相似文献   

14.
晋有文 《中国广播》2014,(10):37-38
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中房山区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在这次暴雨灾害中平峪村没有一人伤亡,广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后,平峪村将更加重视应急广播的建设工作,更好地发挥应急广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时代,救援信息传播的中介化机制为自然灾害发生时的救灾援助创造了许多新的可能。本文对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期间社交媒体中传播的救援信息进行研究发现,本次灾害中救援信息传播存在的“可见”与“连接”两种中介化机制,不仅为受灾人员提供了稳定的情感联系与社会支持,还在社会中凝聚起救灾援助的共识。  相似文献   

16.
阴良  张志安 《新闻实践》2010,(12):47-49
从3·14拉萨打砸抢烧事件到北京奥运会,从新疆7·5骚乱事件到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更加频繁地出现在世界的聚光灯下,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倾向也根据特定议题呈现出不同特征,但总体上以负面题材为主或正负面相结合基调为主。  相似文献   

17.
2008年注定是电视新闻的大年。新闻的热点转换之快令人目不暇接——从年初的抗击冰雪灾害到"两会"报道,从3.14拉萨打砸抢事件到胶济铁路重大车祸,一直到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世界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现场,一次次地摆在一个国家大电视台的面前。  相似文献   

18.
郑恩 《新闻窗》2009,(2):88-89
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从年初的冰雪灾害、5·12汶川地震到8月北京奥运会、9月25日神舟七号飞船升空,各种突发事件和重大事件直接塑造着传媒的“议程设置”,娱乐节目全线缩阵。后奥运时代,各地卫视蓄势待发,市场饱和度趋满,“零和博弈”效应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19.
丁建庭 《青年记者》2021,(17):11-13
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是对新闻媒体应急传播能力的一次检验。本文以此次灾害事件为观察样本,总结当前应急传播的现状与不足,分析新闻媒体在"圈群"时代如何发挥独特作用,如何与受众形成良性互动,如何进行舆论引导。  相似文献   

20.
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从年初起,贵州遭受百年不遇的凝冻灾害,之后又发生瓮安"6·28"打砸抢烧突发事件.两次重大突发事件,考验媒体应变能力,议程设置能力与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