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大事件从字面上理解是发生的事件本身超越了一般事件,其重要性已引起受众的极大关注;而重大突发事件则是事件发生的时间和性质带有不确定性,是在受众完全不知情的状态下不期而至。因为这种不确定性易造成受众心理恐慌,社会层面随之产生波动。当前新的传播语境与新的传播格局,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党报如何在提高快速反应中准确把握导向,已经成为当前提升党报传播能力与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命题。快速反应,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把  相似文献   

2.
周洋 《报刊之友》2010,(12):159-160
近年来重大突发事件较高频率的发生,给人民生活、社会环境造成较大程度的社会影响。突发事件由"非常态"转变为"常态",客观上要求新闻媒体提高应急报道能力,遵循新闻报道原则,注重新闻报道技巧,建立相关应急机制。  相似文献   

3.
正突发事件往往是短时间甚至瞬间以内,在不可预知的情况下,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例如,影响较为重大的非典、"9·11"事件、汶川地震、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事件等。突发事件,不仅考验了党和政府处理危机的能力,考验着新闻媒体的应变能力,也考验着身处新闻报道第一线记者的社会责任。及时准确是第一抢点世界上几乎每天都有重大的突发事件发生。在这种情况下,新闻报道不能无动于衷,从一定意义上讲,对突发事件能否予以及时、准确、全面的报道,是对新闻媒体能力和水平的检验,也是媒体第一抢点。  相似文献   

4.
突发事件报道中纸媒现状 所谓突发事件,国务院在2006年1月颁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做出了如下的定义: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具体来说,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相似文献   

5.
面对突发事件,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及时客观公正报道、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是新闻工作者必备的基本素质和义不容辞的职责。所谓突发事件,又称"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的,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突  相似文献   

6.
突发事件,尤其是重大的突发事件,往往伴随着不确定性,潜藏着危险性。如果政府处理不当或媒介引导失当,将对社会造成极大危害。本文主要从媒体角度出发,分析突发事件是如何演变成危机事件,浅议新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应如何履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社会中,经常会有各种各样的重大突发事件,会给社会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而在进行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过程中,电视媒体作为一种重要的主流媒体,在信息传播和沟通过程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相对于现代化的各种新媒体而言,在信息传播公信力以及信息获取资源方面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所以为了充分发挥出电视媒体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的作用和价值,需要电视媒体方面,对相关的内容报道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且保障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质量。本文对电视媒体进行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意义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进一步探究了做好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8.
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对记者的要求较高,对记者的职业素质、人文素养以及敬业精神都是一种考验。通过近年来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情况来看,媒体记者素质有待提高。下面本文将针对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提升记者素质展开全面分析,无论是从专业报道能力,还是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深入探讨如何有效促进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记者素质的培养,进而促进新闻舆论引导能力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9.
重大突发事件是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重大生态破坏的事件,或者是对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稳定构成重大威肋和损害的紧急事件。在互联网快速发展、无所不在的今天,新兴的网络媒体已成为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  相似文献   

10.
突发事件是指由社会矛盾引发的,形成一定的规模、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危害社会稳定、干扰正常的社会秩序的事件。突发事件已成为社会转型时期的突出问题。及时、准确、全面地报道突发事件,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疏缓社会矛盾,是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因此,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时,要认识社会转型期突发事件的特点,把握突发事件报道的原则,提高突发事件报道的艺术。  相似文献   

11.
2007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明确界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搞好重大突发事件的摄影报道.既是媒体的责任。也是读者的需求。同时还是实现新闻摄影者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而对于一个军事新闻摄影人来说.要拍摄出优秀的突发事件摄影作品.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矛盾不断加剧。我国目前进入了重大突发事件频发时期,各类重大突发事件所造成的财产损失以及人员伤亡对公众心理造成了巨大冲击,此类事件具有极高的新闻价值,被许多新闻媒体视作"饴糖",新闻媒体需要在新形势下不断更新理念,对受众进行科学的心理分析,从而定制出一套科学的报道策略,才能够不断健全重大突发事件传播机制,获得最好的报道效果。  相似文献   

13.
重大突发事件一般是指突然发生的,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事件,常常会对全国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影响。当下的报业竞争,拼抢突发事件,尤其是拼抢重大突发事件往往是第一层  相似文献   

14.
俱孟军在《中国记者》第6期上撰文指出,“天有不测风云”。古往今来,人们不曾预料的事件从未停止过。人类社会发展越快,突发事件越加频繁。及时、准确、全面报道突发事件,不仅是媒体传播新闻之责,也是历史责任和社会责任。一个媒体,对广受关注的突发事件迟缓报道,甚至默不作声,是对历史对社会不负责任的表现。重大突发事件,既是媒体的报道重点,也是报道的难点。突发事件报道,大都是严肃而沉重的话题,来不得轻松潇洒,更不能随心所欲。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有利于事,应当始终贯穿于报道之中。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既是新闻行…  相似文献   

15.
毋庸置疑,做好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会大大提升媒体的公信力。地市党报如何在突发事件尤其是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抢抓机遇,重兵出击,高调亮剑,提升报纸的公信力?公信力有着广阔的提升空间在传统理念中,公众对媒体寄予了很高的社会期望。随着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竞争的日益加剧,一些媒体为吸引眼球、拉升广告而采取的短视行为,或因急功近利、素质不够而造成的客观失误,  相似文献   

16.
重大突发事件档案的特点与完善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锐 《中国档案》2006,(2):12-13
重大突发事件是对危害公共安全的、难以预测突发事件的通称。重大突发事件档案即人们在预防、应对,抗御及善后处置由各种天灾人祸造成的重大突发事件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真实历史记录。深入了解与掌握突发公共安争事件档案的特点与规律,对于形成、积累、管理、利用好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档案,进而探索总结在公共安全领域的得失成败与经验教训,增强社会应对处置危险肆虐的莆大突发事件的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与世界关联的日益紧密,国际新闻已经成为我国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对国际突发事件的报道更是不时占据我国电视、广播、网络或报刊的头条或要闻位置,如何做好国际突发事件报道也由此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所谓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①国际新闻突发事件则指发生在中国境外的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如地震等)、事故灾难(如坠机等)、公共卫生事件(疾病爆发等)、社会安全(如政变等)以及战争爆发等新闻事件.2010年,中央电视台在国际新闻突发事件报道中无论是从报道速度、内容、编排还是效果等方面都可圈可点,这也是中央电视台加大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成果体现.本文通过对央视2010年国际新闻突发事件报道的分析,探寻突发事件报道的原则、技巧和编排策略等.  相似文献   

18.
本文所称重大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重大生态环境破坏,影响或者威胁本地区甚至全省、全国经济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定局面的,有重大社会危害的,需要政府立即处置的危险、紧急事件。根据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大致可以  相似文献   

19.
新闻媒体能否牢牢把握舆论导向,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对于报道突发事件、缓解各方矛盾、降低社会恐慌以及减少不良效应的扩展与传播的关键作用,绝不仅仅是个技术性问题,更是事关党的执政能力与构建和谐社会成效的重大问题。由业可见,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新闻媒体的责任之重大。[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刘旭 《中国记者》2023,(7):117-119
<正>突发事件是指发生突然,与社会公众密切关联,极有可能造成或者已经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的事件。突发事件大体分为四类:一是突发的自然灾害事件,包括地震、洪水、台风、沙暴、暴风雪等;二是突发的政治军事事件;三是突发的重大交通事件;四是其他突发性事件,如火灾、劫机、爆炸等。在全球化背景下,新闻传播的地域限制不断被打破,一些重大的国际突发事件往往成为受众瞩目的焦点。驻外记者身处事件发生现场,具备天然的地理接近性,这为记者提供了报道优势,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本文结合驻外实践,探讨驻外记者应对国际突发事件报道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