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高中《思想政治》之《生活与哲学》第九课第一框【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①识记和理解对立统一的观点。②识记和理解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概念,并掌握二者的辩证关系。③识记和理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概念,并掌握二者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意义。2.能力目标:①通过理解矛盾的含义,培养辩证思维能力。②在理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的基础上,提高抽象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够坚持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相似文献   

2.
学案应该为教学服务,发挥导学和导教的作用。它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将新学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形成联结,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着力点;另一方面,也要帮助学生对新学知识进行多方面的加工,以利于学生形成更为牢固的知识体系。因此,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教与学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学案内容设计不应遵循固定模式,但应该紧紧围绕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考试标准  相似文献   

3.
<正>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学活动的全过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类微课网站、微课比赛方兴未艾。这些优质的微课,既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宝贵的资源,也为教师备课授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我也尝试着将一些微课引入自己的课堂教学环节,改善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教学反思被看作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因素.本文以《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一课为例,围绕教学设计过程中的亮点、不足以反教学反思,对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提升教师教学水平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情境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笔者在人教版高中二年级必修四《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一课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陈建军 《考试周刊》2012,(57):118-119
一、情境导入(多媒体课件展示材料)美国对我国包围圈由"V"型逐渐变为"C"型,国庆六十周年庆典上,国防工业成就展。某处路面曾经非常泥泞、破烂,而今路基实在路面平整;锁具的不断升级换代得益于小偷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二、推进新课以上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学生回答:(略)。  相似文献   

7.
<正>哲学始终是鲜活的,"是自己时代的精华"、"是文明活的灵魂",然而初入哲学殿堂的中学生感觉哲学理论枯燥乏味、哲学语言晦涩难懂、哲学课堂"波澜不惊"。巧妙整合多样化的哲学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奋点,使哲学课堂不仅有世界观、方法论,更有"诗意和远方"——思维的激趣碰撞、心灵的震撼与情感的共鸣。"翻转"哲学课堂,以下是笔者结合《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与动力》一课的教学实践。一、深挖文本资源——串起散落的"经典名言"  相似文献   

8.
有个学生给我写信,信中写道:哲学是个奇怪的东西。每个字都认识,但组成一句话却不知究竟,看得懂文字却弄不明白它的意思;课本上就是那么寥寥几句,可任何一个词语的误用都能使哲学的本意发生改变;预习时似乎就理解了课文,老师讲解之后反而增加了诸多的不理解;是否就像别人所讲学哲学“就是简单问题复杂化”。一次次的测试后,我对哲学的兴趣悄然离去。  相似文献   

9.
"哲学神"思想是理性与信仰斗争的产物;"神"到哲学家那里成为"哲学神",成为逻辑分析的产物,成为思想(理性)的代名词;哲学家从"神"那里拿走的是"神圣性"而不是神本身,进而确立了理性至上的原则。以古希腊罗马哲学与宗教的关系为例,探讨理性与信仰的矛盾运动如何产生并发展了哲学神观念,展现理性和信仰既对立斗争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哲学课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巧用哲理诗词,能够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化平淡为神奇,使课堂教学充满诗情画意、充满活力激情,提升学生的素养和品位,同时也有利于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此,在教学"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一课之前,我大量收集和整理了与"发展观"相关的历代哲理诗词及相关的  相似文献   

11.
梁蓓 《人民教育》2012,(Z2):44-45
有创新思维,才会有进步,关键是我们必须思考。当我尝试的第一节哲学方式课失败后,我才发现,真正的原因是我自己不会多角度思考。于是我在教学困境中开始了反省,在反省中和学生一起成长。一、我们都是套中人。哲学方式的操作流程是:教师随意给出一个素材,如笔、纸、一段阅读材料、一句话等,要求学生观察和思考;然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此提1~2个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2.
薛燕 《现代教学》2011,(11):37-38
初中"社会"学科的案例大多可以营造出一个与学习内容密切相关、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建立问题与已有知识经验密切相关的"链接",来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后"茶馆式"教学理念以议为核心,充分暴露学生的相异构想,  相似文献   

13.
"智慧教学"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是简单的"传道、授业、解惑也",而是需要教师用"智慧"来教,学生用"智慧"去学,这样的教学让生物课堂充满活力。而微课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是传统教学方式的补充与优化,教师如何利用微课,达到智慧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分析了小学语文基于微课平台的教学流程以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在平时的数学课堂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过于简单的问题,不需要动多少脑筋的问题,学生都很感兴趣,但是稍微难一点的问题,学生却很怕动脑筋,只有很少几名同学参与进来.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个人到学校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是获得聪明.因此,我们主要的努力就不应该仅用在记忆上,而应该用在思考上.所以真正的学校应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必须让学  相似文献   

16.
正一、研究背景实施高效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促进学生的发展。然而,我们在追求高效课堂时,考虑更多的是教师如何教,却往往忽略了从学生学的角度审视教学的适应性。因此,从学生学的实际需要出发实施教学,应成为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基础和目标。关注学生的学,涉及内容广泛,包括教材呈现、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基础、学具操作能力等,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载体,如何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合理恰当地运用和处理教材?学生在学习新知前,对已  相似文献   

17.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是叶澜教授"新教育基础"改革的核心部分和精华内容,是现阶段素质教育课堂改革的方向。把课堂还给学生,就是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是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出发,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探索总结而来的,通过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等教学环节,把"疑"字贯穿课堂教学始终,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发现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让学生养成敢于质疑、善于表达和不断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使高等教育课堂的教学变革与创新成为必然选择,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背景。在总结传统教学模式弊端的基础上,对PBL教学模式和翻转课堂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结合“管理哲学”课程的特性,提出基于PBL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以PBL模型为基本架构,充分汲取翻转课堂的精髓,借助MOOC平台、微信公众号“易简萃升书院”及企业实践,构建了一个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利于解决传统课堂中的问题,充分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9.
赵利娜 《考试周刊》2015,(20):172-173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是叶澜教授"新教育基础"改革的核心部分和精华内容,是现阶段素质教育课堂改革的方向。把课堂还给学生,就是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是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出发,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探索总结而来的,通过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等教学环节,把"疑"字贯穿课堂教学始终,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发现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让学生养成敢于质疑、善于表达和不断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能量的释放和利用”一课为例,就“体验式教学”在生物课堂中的运用进行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