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通过并购过程中与领导行为相关关键环节的分析,把企业的领导模型以及并购的过程管理进行有机结合,系统性地建立了一个基于并购的领导行为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2.
在高技术企业并购浪潮下,为有效提升并购效率,提高企业并购收益,引入进化博弈理论,对高技术企业的并购定价策略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高技术企业的并购中,主并企业的吸收能力将有效提升其平均期望收益;并购双方向接受策略进化受并购双方谈判破裂发生概率、报价以及目标公司对自身的估值影响;通过进化博弈推导出主并企业报价策略,当主并企业不断学习了解目标公司信息并根据报价策略进行报价时,并购效率和收益将能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3.
从20世纪70年代起,跨国并购已经成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途径,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从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特征以及可行性的角度展开分析,针对跨国并购面对的障碍提出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论企业并购     
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企业并购已成为企业增长的重要方式,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经济现象。  相似文献   

5.
付二晴  蔡建峰  杨敏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4):109-110,122
分析在并购的不同阶段参与并购的战略主体的演化及其同一战略主体在并购的不同阶段的不同行为。  相似文献   

6.
在明确企业并购文化整合运行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了考虑两方群体策略的文化整合演化博弈模型,并提出不同参数条件下的群体策略发展规律.采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建立企业并购文化整合的SD仿真模型,对比分析各因素变化对演化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群体初始策略比例、改变文化成本、改变文化超额效用和抵制文化改变风险对博弈双方的演化策略具有显著影响,制定合适的文化整合方案,需要着重考虑上述因素.  相似文献   

7.
国内企业跨国并购行为的一般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世纪70年代起,跨国并购已经成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途径,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从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特征以及可行性的角度展开分析,针对跨国并购面对的障碍提出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要得到有效率和稳定的博弈结果,参与人必须进行深入合作。中外双方进行合作博弈才能实现双赢,主并企业有并购战略,目标企业也有被并购与否的对策。主并企业与目标企业双方既联合又斗争、存在一种博弈关系,应用博弈论来解释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与中国企业形成的博弈过程。  相似文献   

9.
将群落内企业的创新行为博弈看作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进化博弈,构建了2×2鹰鸽博弈和3×3鹰鸽扩展博弈两个进化博弈模型.模型研究表明在企业群落内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合作竞争性,同时还证明这种合作竞争创新行为具有很强的进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将群落内企业的创新行为博弈看作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进化博弈,构建了2×2鹰鸽博弈和3×3鹰鸽扩展博弈两个进化博弈模型。模型研究表明在企业群落内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合作竞争性,同时还证明这种合作竞争创新行为具有很强的进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知识型企业并购是基于价值创造的投资行为,但并购的价值创造依赖于并购投机价值和风险损失的实现情况,风险损失的减少就意味着并购价值创造的增加。本文分析了风险损失和价值创造的内在关系,以及风险控制的选择如何影响并购的风险损失和价值创造。  相似文献   

12.
钢铁企业横向并购中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在西南地区钢铁企业横向并购过程中采集的数据,对企业并购过程中影响知识转移的相关因素进行了探索性路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钢铁行业中,收购企业与被收购企业有关知识的先天条件对于知识转移的层次、实施过程以及转移效果均没有显著影响,而两者却对于并购动机产生正面影响,且呈显互补关系。收购企业有关知识的先天条件对于知识转移投入没有显著影响。并购动机正面影响知识转移层次与投入,知识转移层次只正面影响实施过程,而知识转移投入正面作用于实施过程与转移效果,知识转移实施过程对转移效果有正面作用。最后本文分析了上述结论的内在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企业内员工间知识互换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吴建祖  宣慧玉 《科学学研究》2004,22(Z1):120-122
通过建立基于知识互补性假设的两人知识互换效用函数,运用无限次重复囚徒困境博弈模型,分析了企业内员工间知识互换的主要障碍和解决途径。研究表明,在无限次重复博弈中,如果对于不合作的制裁威胁是可信的且未来收益的贴现因子足够大,则有效的知识互换均衡是可以达到的。  相似文献   

14.
戴园园  梅强 《科研管理》2013,34(1):2-10
为研究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选择行为的内在决策机理,借助演化经济学研究工具,构建了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博弈模型,并对策略选择进行了演化动态稳定性分析,用数值仿真演示了决策参数的不同取值和初始条件的改变对演化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演化系统收敛于两种模式,一种为理想状态,一种为不良"锁定"状态;通过调节参数可以跳出不良"锁定"状态,诱导企业朝着期望的方向演化。  相似文献   

15.
朱雪忠  徐晨倩 《科研管理》2021,42(6):112-119
337调查是美国对我国企业建立贸易壁垒的重要手段,一旦企业被签发制止令和排除令则会丢失其美国市场。本文根据337调查的特点,构建了中美企业间的三阶段动态博弈模型,从成本收益视角分析了影响双方和解的因素。模型结论表明,被申请人的和解概率与其检索无效证据的概率、申请人的胜诉概率以及申请人由于被申请人损失的美国市场份额成正比,与申请人的花费以及要求的许可费成反比;申请人的和解概率与被申请人检索无效证据的成本成正比。文章以我国LED行业遭遇的两次337调查作为案例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结论的有效性。最后,基于模型结论,本文从企业的视角出发,提出了应对337调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苏屹  郭稳  张傲然 《科研管理》2022,43(9):48-57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有效促进企业对隐性知识的识别与提取,提高创新效率。基于隐性知识本身固有特征和并购双方“有限理性”特征所引发的双方关于隐性知识逆向转移策略的多重选择问题,构建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企业并购中并购双方隐性知识逆向转移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同因素影响下并购双方在隐性知识逆向转移中策略选择的演化路径。研究表明:大数据知识整合技术能力、大数据预测分析技术水平、目标企业隐性知识的敏感程度、转移成本与预期收益的比率等是影响双方策略选择的关键因素;处于一定范围内的大数据技术分析水平对隐性知识逆向转移有促进作用;对目标企业的补偿率存在最优区间;成本与预期收益比率的变化将导致并购双方的博弈策略向不同的方向演化。  相似文献   

17.
郝琳娜  侯文华  刘猛 《科研管理》2014,35(4):111-120
企业RD创新需要有效利用内外部创新资源,基于众包竞赛模式的企业RD创新能够充分挖掘和激发大众的创新智慧,助力企业RD创新,已受到企业界的广泛重视。考虑RD创新模式溢出效应的不同情况下,针对企业创新模式及其投入策略选择,以及众包竞赛模式下企业间完全竞争和合作时的决策问题,建立了相应的博弈模型,分析了企业的决策对RD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较仅依靠内部资源的RD创新(A策略)收益,企业通过设置合理的奖金并结合内部创新和众包竞赛模式(B策略)是占优策略;B策略下,企业间处于完全竞争或合作的状态时,溢出效应的不同对众包竞赛模式创新能力的贡献度造成了影响;此外,企业收益、RD创新水平、消费者剩余及社会福利均与众包竞赛模式的贡献度正相关。最后以宝洁公司采用B策略对RD进行创新的案例验证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8.
黄新飞  刘登 《科研管理》2005,26(1):76-80
随着中国入世后,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将进一步加大.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双头垄断模型,得出R&D与竞争对手、研发人员的工资、知识产权、科技转化水平、研发投资环境等有关,对跨国公司在华R&D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扩大跨国公司在华R&D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剖析技术创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多重前因的联动效应,基于商业模式冰山理论构建了商业模式创新的前因要素模型,以31家技术创业企业为样本,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分析了技术创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多重前因的联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技术创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具有"多重并发"和"殊途同归"的特点,单一要素难以构成商业模式创新的必要条件;(2)网络嵌入与资源整合能力的协同作用对技术创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至关重要;(3)在高度的环境不确定情况下,资源整合能力和机会识别能力的协同作用,以及网络嵌入和战略柔性的协同作用是技术创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途径。本研究进一步发展了商业模式冰山理论,丰富了商业模式创新前因的研究成果,为解释既有研究的分歧提供了新视角,也为技术创业企业根植自身情境实现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对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作用日渐突出。但技术创新活动因其风险大而且整个创新过程充满着陷阱,使得企业,特别是技术实力相对薄弱的中小企业经常面临创新的两难困境,因此,中小企业实施技术创新战略势在必行。本文以浙江中小企业为例,通过大规模访谈获取翔实数据,并运用结构模型分析法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实施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