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教材分析高中生物选修本“光合作用”一节共讲述了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 ,包括三个步骤 ;二是C3 植物和C4植物 ,主要讲述C3 和C4植物叶片结构特点及C4植物光合作用的特点 ;三是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效率 ,虽难度不大 ,但与生产实际联系紧密 ,十分重要。本节内容是必修本有关知识的加深和扩展 ,更加符合光合作用的原理 ,教学中应充分联系必修本相关内容 ,激活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 ,为新知识的同化做好准备。本节内容还是学生学习第六章“人与生物圈”中几个生态系统的作用和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的知识基础。2 教学目…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背景与目标 1.教学背景 光合作用整个生理过程复杂而抽象,它包含发生在叶绿体中的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蕴含着物质转变、能量转化,涉及较复杂的概念、原理、规律,且一切的变化过程和规律在日常生活中又很难观测到。因此,本节的教学应以多媒体实验教学为主。  相似文献   

3.
<正>一、教材分析"酶"是高中生物必修Ⅰ模块《分子与细胞》中的内容,本节基本知识相对比较简单,但是其潜在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比较高。了解酶的特性的基础,是日后学习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等重要代谢过程的前提,是理解"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内环境稳态的意义"等难点的关键突破点,也是展开选修Ⅰ生物技术实践"酶的研究与应用"教学的铺垫。对照实验规范、变量分析能力和生  相似文献   

4.
<正>一、教学目标分析本节主要介绍轴对称图形、图形的轴对称的概念、轴对称的基本概念等内容,通过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通过丰富的实例认识轴对称,体会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它的文化价值,能够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根据大纲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七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本节课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欣赏、折叠等活动,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共同特征能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及对称  相似文献   

5.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问题诊断和改进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灵魂和先行军,是教师期望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后达到的行为变化程度(加涅,2004)。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英语教学目标的确定方面出现了不少积极的变化,如根据ABCD的原则来确定和表述教学目标,即学生(audience行为主体)能够在本节课后通过什么(condition条件),做到什么  相似文献   

6.
1 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新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将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确定为:  相似文献   

7.
一、依据教学目标和媒体的功能选择应用多媒体 生物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借助媒体传递知识信息的过程。因此,在生物教学中设计多媒体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和媒体的功能来选择。如高中必修第一册,植物的《光合作用》一节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一个概念(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8.
教学设计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是落实新课程理念、实现课程改革的基本条件。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材分析——即教学内容分析,分析本节课内容在本书、本章的地位;分析教材内部的结构和联系。学情分析——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态度的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先于教学过程,是教学准备、实施的指挥棒,也是教学评价的依据。教学目  相似文献   

9.
"理解环境因素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是教学中的重难点,由于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取决于最小制约因子,建构"木桶"模型可以简单、直观、形象地反映不同环境因素的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使用该模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考点。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目标,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一节的项目化研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充分发展了学生能力。  相似文献   

11.
结合教学实践中产生的困惑,制作简易式光合作用反应盒,开展"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活动。通过改进光源、检测方法等措施,解决了原实验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杨丽娟 《考试周刊》2013,(81):160-160
一、理论依据与整体设计思路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提高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本节课我以自主探究为基本学习方式设计教学过程.利用数字化实验室使学生全员参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通过教师的精心引导,学生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通过小组展示实验结果、结论实现全班资源共享,并将探究结果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注重提高“探究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光合作用是怎样被发现的;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颜色及其吸收的光谱;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实质、总反应式、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具体过程、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及光合作用的意义;应用所学的光合作用的知识,了解植物栽培与合理利用光能的关系。教学重点说出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解释发现光合作用实验的原理;说明光合作用发现的意义。教学难点阐明发现光合作用实验的原理以及光合作用的过程。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4.
[教学思路分析]"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一课为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紧承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又是第8课"百家争鸣"的前提和基础。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勾勒出当时经济政治方面的时代特征,更是思想文化发展的先决条件。本节课教学重点是商鞅变法,难点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概况及其重要作用。本节课确定的教学目标有:(1) 了解战国七雄、商鞅变法、都江堰等基本史实,感知战国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15.
陈笛 《考试周刊》2014,(90):164-165
<正>我向大家呈现药品市场营销课程中《药品市场细分》的教学设计,将从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教学组织活动、总结与反思三大板块进行汇报。一、教学设计思路(一)目标确定。高效的药品市场营销教学始于明晰要实现的教学目标。根据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药品市场营销课程标准、药品购销员资格考试大纲、学生实习及工作岗位能力标准确定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1)能力目标:我校培养的是具有综合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1 教学目标及制定的依据蛋白质是继油脂、糖类之后 ,向学生介绍的第三类营养物质。蛋白质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物质 ,它的有关知识是学生认识生命的开端 ,因此是十分重要的课题。本节内容包括蛋白质的组成、性质和用途几个知识点 ,由于没有涉及氨基酸的性质及蛋白质的结构 ,因此蛋白质的性质是本节的重点。本节内容的教学目标是 :认知目标 :使学生了解蛋白质的组成、性质和用途。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 :( 1)通过介绍我国在世界上第一次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事例 ,向…  相似文献   

17.
在“软体动物”一节教学中,依据课程标准和学情,基于前概念设计本节概念教学,确定核心素养目标。为实现素养目标,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挖掘学生的前概念;通过问题呈现科学概念,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借助实验探究,构建完善的软体动物概念,完成本节学习目标,将学科核心素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学科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一、说教材本节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三单元中的一节课 ,它是在学生认识了圆柱 ,学习了圆、长方体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节课包括了以下教学内容 :1 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2 圆柱体体积公式的应用。根据大纲和教材的要求 ,确定本节课教学重点是圆柱体体积计算 ,教学难点是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本节课教学成功与否 ,直接关系到圆锥的教学 ,因此这节课又是第三单元教学的重点。通过本节课要达到以下教学目的 :1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认识数学的严密性。就本节课来说 ,圆柱体的体积是推导出来的 ,是…  相似文献   

19.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7年级上册第5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中的第1节是“叶片与光合作用”。该节要求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叶的徒手切片,了解并识别叶片的结构,理解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本节内容涵盖了7年级上册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包括光合作用、叶片的结构,徒手切片、临时装片的制作,显微镜的使用,绘图等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本节教学在整册科学课中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分数乘除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学好这一部分内容将对以后的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